【圆桌笔谈】王雪超:论高校思政课与党的青年工作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2022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2013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稿60篇。这些系列重要论述,把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刊作为青年研究的重要阵地,邀请全国青联社会科学界别四位青年学者开展圆桌笔谈,学习贯彻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重要精神,以引领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
论高校思政课与党的青年工作
王雪超
高校思政课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全面论述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而且指出了思政课在做好青年工作中的特殊意义,对如何以思政课为载体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高校思政课
与党的青年工作的逻辑关系
主体人群具有交叉性
党的青年工作和高校思政课的领导主体、对象主体都具有交叉性。领导主体方面,无论是党的青年工作还是高校思政课,两者都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是两者的领导主体,对两者负全面领导之责。对象主体方面,两者高度重合。党的青年工作所指的青年群体具有广泛性特征。从年龄上说,我国将青年界定为14至35周岁之间的人群。从社会身份上说,党的青年工作对象涵盖农、工、商、学、政等几乎所有类别。从政治身份上说,党的青年工作对象包括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团员、群众等各类群体。在我国,高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思政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教学对象包括全体学生。高校学生从年龄而言,主体部分为青年群体;从社会身份而言,他们属于“学”的类别;从政治身份而言,他们中大部分为团员。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党的青年工作的对象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具有高度重合性。
主题目标具有一致性
党的青年工作和高校思政课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从总目标上说,两者都服务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时代主题。从育人目标上说,两者都是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上说,两者都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正是由于党的青年工作和高校思政课在时代主题、育人目标、根本问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中共中央明确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战略性不同于策略性,战略性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具有决定性意义;策略性聚焦于细节和短期,是为达到战略目标而谋划的具体方法。因此,“战略性”凸显了青年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的重要性。高校思政课可以看作党的青年工作在特定空间、针对特定青年群体的具体展开。“关键课程”“不可替代”则深刻指明思政课区别于高校其他课程在党的青年工作中的特殊意义。
工作要求具有相似性
虽然党的青年工作对象要比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更为广泛,但因两者面对的对象具有高度重合性,因此两者的工作要求具有相似性。一是都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青年工作的首要经验,也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二是都要始终把强化对青年的政治引领作为核心内容。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政治性置于共青团自我革命目标方向的首要地位,将坚守理想信念视为共青团的政治之魂。针对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将“政治要强”列为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首位要求,指出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三是都要遵循青年工作的基本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既传授科学知识,又指引人生方向,实现“经师”和“人师”的有机统一;遵循青年成长规律,根据青年群体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
和青年工作面临的多重挑战
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的认知危机
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当前,“00”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人群,他们普遍带有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敢于表达的特征。同时,作为数字时代的参与者,他们从思维方式到价值观念都受到网络的深度形塑。网络一方面为学生表达思想创造了空间,一方面又塑造了学生的认知行为。网络信息组织和传播形式的碎片化,推动学生的知识获取、阅读学习日趋呈现典型的碎片化特征。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容易导致学生陷入一系列认知困境。一是导致学生认知出现窄化现象。网络原本是人自主获取信息的空间,但近年来依托大数据技术进步,网络平台能根据不同人的兴趣爱好提供精准化服务,同质化信息汇聚加速了“信息茧房”效应。某些学生在“信息茧房”效应影响下,知识面逐渐收窄、视野日益收缩。个别人甚至迷恋“茧房”虚拟的“安全空间”,产生逃离现实的心理。二是阻碍学生系统认知思维的建立。碎片化信息由于杂乱无章,无法自发形成连贯的体系。学生一旦养成碎片、跳跃的阅读方式,在庞杂海量的信息之间频繁切换,就很难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影响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影响学生理性认知能力的养成。长时间沉浸于碎片化的信息中,学生会出现注意力涣散问题,其中自控力较差者,更是经常被大量有趣但无用的信息牵扯精力,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此外,由于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往往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学生缺乏足够的求证能力和精力,一些低劣信息或错误观点若被他们“吸收内化”,无疑会冲击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思潮激荡中高校学生的信仰困境
对思政课而言,帮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当说,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但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仰困境。真理是信仰的核心内容,没有对真理的充分掌握和正确认知,谈不上真正的信仰。有的学生对信仰没有科学认知,在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从他人申请入党,出现信仰盲目化问题。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上各种浅薄庸俗的娱乐文化,只求“及时行乐”,不问理想信念,出现信仰淡漠化问题。有的学生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崇高理想,信仰入党皆为“精致利己”,将信仰转化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出现信仰功利化问题。以盲目化、淡漠化、功利化为表现的信仰困境,对思政课如何讲好信仰提出了重大挑战。如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建构起信仰和学生之间的有效关联,激发他们追求信仰的内在动力?如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分析中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生命力,用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如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同其他思潮辨析过程中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和主导性,引导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以上问题,思政课必须认真做出解答。
守正创新中教师群体的本领恐慌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讲好思政课,教师需要克服教学中存在的三类“本领恐慌”。一是不敢讲。不敢直面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顶着讲”,不敢回应学生困惑质疑“当面讲”。比如,当今学生是在全方位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敢想敢说,遇事习惯拿西方和中国比较,尤其喜欢拿西方所谓“好”的方面和中国所谓“不好”的方面比较,有时还得出错误结论。若教师对此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遇事就做埋头鸵鸟,就会造成思政课的“失声”。二是不愿讲。不愿讲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教师自身信仰认同薄弱,缺乏教师职业认同,不愿讲思政课;第二种是轻视教学,把精力偏重于科研,教学敷衍了事;第三种是对教学内容掌握不够全面,只讲擅长章节,不熟悉部分一带而过,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不会讲。理论修养不足,无法讲深;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陈旧,难以精准获悉学生的思想“痛点”,跟不上学生步伐,无法讲新;表达能力不足,肚里有货却倒不出来,无法讲清;教学方法落后,不会运用新型传播技术,不会使用鲜活案例素材,无法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讲“活”。从本质上说,不敢讲是担当问题,不愿讲是态度问题,不会讲是能力问题。如果这三个难题无法破解,思政课就难以完成党的青年工作提出的目标要求。
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
做好青年工作的实践路径
始终保持思政课的“政治性”
“政治性”突出的是思政课的意识形态特征。“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实现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该课程的重要目标是形塑学生的“三观”。思政课要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局外人,更不是破坏者和掘墓人。因此,作为课程的主导角色,教师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在马研马”“信马言马”“宣马行马”。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不是个人好恶的“表白墙”,不是负面情绪的“宣泄地”,更不是错误思潮的“鼓吹所”。对思政课教师而言,站稳政治立场是一个原则问题。站稳政治立场,教师需要增强政治领悟力和判断力,在政治方向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直气壮讲信仰,既不能做把党的信仰和主张庸俗化的“低级红”,也不能做打着学术幌子歪曲党的理论和政策的“高级黑”。需要注意的是,突出“政治性”不意味着将“政治性”和“学理性”对立起来,两者是方向和支撑的关系。片面强调“政治性”,容易流于空洞的说教;片面强调“学理性”,可能会偏离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材的目标。
不断强化思政课的“针对性”
“针对性”指的是思政课能否因材施教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直面学生关切,是强化思政课“针对性”的前提和关键。思政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广泛性和多元化特点。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专业特点和兴趣关切,要求思政课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思政课教师要在讲授教材既定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眼光向下”的意识和分类施教的本领,在交流中摸清学生的关心关切,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如此,才能提高教学的精准度,实现有的放矢。如果教师自我沉浸在书本中,从理论到理论,就会脱离不同学生的多元化诉求,影响思政课的实效性。从学生群体中发现问题是前提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是核心和目标。学生特点和需求不同,教学侧重点、案例选择、互动方式必然要有所区分。“针对性”提高了,思政课才会增添吸引学生的魅力。
着力提升思政课的“适应性”
“适应性”指的是思政课要顺应各种形势变化和现实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提升思政课的“适应性”可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适应世界之变。当前百年变局和疫情因素的相互叠加,导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复杂多变。思政课必须顺应世界之变,既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在世界变动中把准中国方位;又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分析世界之变中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在对各种思潮的辨析中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维护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二是适应中国之需。立足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改革等方面协调推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有用之才。三是适应学生之需。根据学生的群体特征和认知规律,丰富教学方法、挖掘新鲜素材、创新话语方式,打造他们喜闻乐见的思政“金课”。同时,思政课教师要通过交流、调研、访谈等形式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适时地在求学、婚恋、择业等问题上提供有效指导。
文章来源:《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
注:点击文字即可跳转
赵琪--审校
曲容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