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5期 总第386期
一
目录
访 谈
“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上)
项 飙 康 岚
青年文化
定位即锚记:地理位置打卡与城市空间生产
方格格 华伊然
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 :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
韩 敏 卢松岩
青年参与
家庭工作两相顾 :乡村治理转型中村干部性别更替现象的经验阐释
魏程琳
文化离合式迁移 :回不去的家乡与大城市的“诱惑”——以 S 地“211/985”高校研究生院校地就业为例
于杨瀚 刘玉照
数字化与青年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赵国栋
聚而不群:社交媒体时代青年“孤独社交”的现象透视与形成逻辑
成 倩
“拆箱”背后:社交电商平台的青年互动与消费——以小红书为例
吴晓璐
青年群体
青年女性犯罪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徐 菲
海外青年
芬兰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
张 霞 乜 勇
二
摘要
“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
——人类学家项飙访谈(上)
项 飙 康 岚
人类学家项飙提出“附近”的概念,尤其将“重建附近”作为对当下年轻人的一种劝说。《当代青年研究》近日对项飙进行专访,访谈分为上、下两篇发布,上篇访谈讨论了“附近”作为一个概念的缘起、背景、价值和所能扮演的角色。项飙认为,“附近”的概念受到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旨在发展一种“生活的人类学”,希望能使个体在无法改变整体性环境的条件下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而“附近”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现实的、小的突破口。通过对退出与逃避、生态与功能、“大”与“小”等几对关系的讨论,“附近”希望倡导一种态度,即用生态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周边和安顿自身,从而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社会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存在的合理性,从中看到它的价值,帮助年轻人可以勇敢地、智慧地为今天看似失控的生活重新找到一个“锚”。
定位即锚记:地理位置打卡与城市空间生产
方格格 华伊然
数字城市地图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各类适地性媒介中,地理位置打卡作为新兴的空间叙事手段,打破了资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霸权,为平民话语提供了参与城市空间生产的途径。通过对 24 名17~35岁青年的访谈,研究发现,地理位置打卡激活了人与地点互动的社会空间,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向文明空间转变,在此过程中,地点从物理意义上的建筑实体转换为具有文化意涵的符号与锚记。依据三重勾连理论,基于表征技术与信息场景的勾连、个人叙事与公共地点的勾连、网络空间自我与身体移动轨迹的勾连分析显示,青年用户利用地理位置打卡参与文化建构,挑战数字地图系统中的既定体制与资本话语权,进而增强了智慧城市文明空间的互动性与流动性。
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
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
韩 敏 卢松岩
“躺平”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青年网络流行语,其对抗性特质值得引起关注。通过深度访谈方式对社交媒体中“躺平”话语进行研究发现,“躺平”的内涵在传播中发生流变,出现词义和性质的脱逸:在社交媒体实用、情感等需求的驱动下“躺平”在使用中逐渐丧失了对抗性,衍变为强化主流共识的话语,逐步实现了对主流共识的确认与反哺。“躺平”话语衍变的路径体现了中国青年亚文化实践的特点,同时也显示出中国主流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国社会中“集体—个体”的互动关系本位。语义的虚浮性与社会文化的症候性是中国式对抗话语的总体性标识,这也成为迥异于西方青年亚文化语境的中国经验。
家庭工作两相顾:
乡村治理转型中村干部性别更替现象的经验阐释
魏程琳
在乡村治理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村干部年轻化、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皖南的村干部队伍出现了“男青年退出、女青年进入”的性别更替现象。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和农民家庭分工的策略性调适是村干部性别更替的深层次动因。乡村治理现代化推动村务内容服务化、村干部队伍职业化、村务运作规范化,以上变化使农村女青年的性别优势凸显。在“一家三制”式新家庭分工模式下,男青年外出务工保证家庭经济来源,父代在家务农并向子代提供劳务和经济支持,使在家的女青年能够从事村务工作,女青年的村务工资也成为其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与“顾此失彼”的男青年相比,“家庭工作两相顾”成为农村女青年长期、稳定参与乡村公务的重要优势。国家在未来有必要从职业能力建设和社会政策配套两方面加大对女村干部的支持,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文化离合式迁移:回不去的家乡与大城市的“诱惑”
——以S地“211/985”高校研究生院校地就业为例
于杨瀚 刘玉照
文章通过对东南沿海一线城市 S 地“211/985”高校研究生院校地就业的经验研究, 探讨了高学历人才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文化两者间的选择过程,并提出了“文化离合式迁移”的分析框架,以期对高学历人才的就业迁移提供一种文化解释。研究发现,高学历人才根据自我发展的内在价值取向,在比较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文化的关系结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后,认为在求学所在地的现代市场文化中,个人将会有更强的发展自主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与之相对,在家乡所在地的传统文化中,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多发展限制,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故而,高学历人才选择了与其价值取向契合程度更高的现代市场文化,也即留在了求学所在的院校地,而非返回家乡所在的生源地,文化离合式迁移由此生成。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
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赵国栋
科学使用互联网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文章基于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我国青少年学习、社交、娱乐三种互联网使用偏好及其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性别、户籍、地区、家庭背景等均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偏好,地区和家庭背景显著影响青少年的社交偏好,性别和户籍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娱乐偏好。基准回归和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学习偏好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正向相关,并显著作用于农村、中等阶层、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建议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协同联动,培育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素养,预防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不平等。
聚而不群:社交媒体时代
青年“孤独社交”的现象透视与形成逻辑
成 倩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形态、时空秩序与心理体验均产生了嵌入式的影响。一方面,社交媒体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关系空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畅通联结;另一方面,也使青年群体产生了“在一起”的场景幻觉,情感转化力与心灵融通力不断下降,最终呈现出“身显连而心隐匿”的“孤独社交”现象。文章采用深度访谈法,在勾勒青年“孤独社交”图景的基础上,从技术、平台与主体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与省思当代青年群体“孤独社交”现象的形成逻辑,进而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路径:一是建立“共鸣轴”,二是重拾独处,三是建构沉思的“精制环境”。
“拆箱”背后:社交电商平台的青年互动与消费
——以小红书为例
吴晓璐
部落主义为分析数字社区中的青年行为提供了新范式。文章立足于社交电商平台上新兴的“拆箱”现象,选择小红书 App 为载体,采用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探索部落时代青年的互动与消费。研究发现,社交电商平台上个体和部落相遇是集体情感驱动下的主体交互,并通过认同、信任和内在惠益的情感机制带动部落消费循环。“拆箱”背后是互动和消费相互嵌入、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社交电商以社会性情感为依托达成“消费—种草—消费”的正向循环。“拆箱”行为体现着消费部落化的倾向,蕴含着增进社会团结、促进数字时代社会互动和消费良性循环的潜能。
青年女性犯罪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徐 菲
青年女性犯罪是行动者主体因素与情境风险因素耦合交互的结果。以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剖析青年女性犯罪的生成机制,能更好地触及犯罪本质。文章综合运用 SPSS 和 AMOS 分析工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我国青年女性的低自我控制能力、性虐待被害经历、早期不端行为、不良同伴交往、越轨等因素与犯罪的关系,以及社会控制与法律犬儒主义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低自我控制能力、性虐待被害经历、早期不端、越轨均能预测犯罪行为 ;不良同伴交往在低自我控制与犯罪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社会控制在低自我控制对犯罪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法律犬儒主义在不良同伴交往与犯罪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旨在厘清与揭示青年女性犯罪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其复杂度提示应从个体决策维度、互动关系维度以及社会支持维度抵消、缓冲、改善行为的风险性,以预防和阻止犯罪发生。
芬兰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与现实启示
张 霞 乜 勇
芬兰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ECEC)以其公平优质的教育理念、灵活专业的多维体系及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享誉世界。文章从政策变迁的视角对芬兰建国以来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政策演变轨迹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发现,芬兰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政策经历了早期萌芽、巩固与扩张、多元化与精细化、国际化与现代化四个演变历程;其政策演变强调“平等”与“全面”的教育理念,兼顾“社会本位”与“儿童本位”的教育取向,协调“质量”与“多元”的主体驱动,重视“包容”和“家庭支持”综合发展的逻辑特征。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应优化学前教育政策结构治理体系,重视儿童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家庭婴幼儿服务保障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赵琪|审核
芦焱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