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盘周记20230521]再来聊聊白酒(有声版)

奋进的罗辑 投资行者
2024-09-20

点击蓝字“投资行者” 关注罗辑

投资行者

罗辑

本文为第202篇原创

全文约2000字

阅读时间约6分钟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现在茅台是龙头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毕竟茅台的b格在那放着呢。


但是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个答案真的不一样。


所以,宏观重要吗?


好像不重要,毕竟那个离我们太远了。


但要说不重要就不关注,从而抛开国家发展阶段来看待行业格局,又多少有些「刻舟求剑」。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所以谁的产能大,谁就可以来当这个龙头。


那么在白酒这个行业我们就想到了什么?


没错,就是清香型酒。


酱香酒需要5年的出厂周期;


浓香酒又需要20年老窖池才能产出优质酒。


清香型酒挖个缸就能开酿,成本低、周期短、出酒率高,在那个时期真的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所以汾酒自然就登上了彼时白酒的龙头宝座。


1987年时,汾酒的营收是行业第一,超过了白酒前十名另外九名的总和。


1988年以后,价格管制放开,但汾酒却被要求既要做「名酒」又要做「民酒」,导致提价受限,最终被渠道上不断开拓、价格稳步提升的五粮液于1994年超越。


五粮液也就成了白酒的新龙头。


2000年时,五粮液的营收超过了后十位的总和,是茅台的6倍。


直到2013年开始,茅台的营收才开始甩开五粮液,逐步成为了今天的「茅台」。


与之前的产能为王、渠道为王不同。


茅台的此次崛起依靠的是「品牌」而之所以「品牌」会在时代中崛起,也正是受益于「消费升级」。


可以说,如果没有消费升级,现在的茅台是不是这样子,真的不好说。


那么,白酒的未来呢?


这里罗辑先聊一下我对消费品商业模式的看法:成本永远好于消费。


就是说,对消费者来说,如果这类消费品可以被看作成本,则比单纯的消费要好接受的多。


举个例子:A要去谈一个利润10万的生意,但要想谈下来需要喝茅台,他算了一下,就算喝8瓶茅台,也不过是2万4,依旧有得赚。


但如果A没有生意可谈,单独花3000买茅台去自己喝,可能就不会舍得了。


前者中,茅台就是生意的成本;


后者,茅台则是消费品了。


所以,当经济好时,酒更多的是作为成本,当经济不好时,酒很多时候酒变成了消费,而经济不好往往伴随着消费减少。


自然就开始进入下行周期。


所以未来白酒如何,还是要看消费会不会恢复,如果通缩真的开始了,那白酒肯定无法独善其身。


当然,现在酒在商业中的地位也在逐步降低。


随着品牌和供应链的完善,过去一桌酒就签一大单的模式开始减少,但这终究是一个慢慢降低的过程,可能要拉长10-20年来看。


就短期而言,还是要着重关注消费情况的改善。



而说到了白酒,就顺便再聊聊渠道问题。


其实渠道问题看起来高大上,说白了很简单就是经济学中的「牛鞭效应」。


这里的牛鞭不是壮阳的那个,而是指图形比较像甩起来的鞭子。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举个例子,小罗本来每个月需要5包尿不湿,于是每个月小罗都去商店买5包尿不湿。


突然小罗家有了二胎,于是每个月的尿不湿变成了10包。


但是由于过去小罗只买5包,商店也只留了5包的货,所以商店先给小罗5包,并让小罗下个月一起取15包(下个月的10包和欠的5包)。


接下来,商店朝经销商进货,定了15包。


经销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过去一直是一个月5包,突然变多了,我也没有啊。


于是,经销商说,我这只有5包,欠你25包(下个月的15包和欠的10包)。


于是经销商又找到了厂家,说我要25包。


可以发现,只是小罗的需求多了5包,传导到最终的厂家却多了25包。


并且在实际情况中,经销商为了避免出现没货的情况,会根据市场情况多要一些货,比如经销商直接管厂家多要50包,万一小辑也生二胎了呢?


白酒的渠道问题和这个类似。


当经销商预计卖酒越来越多时,就会加大进货量,从而使得大量的酒积压在渠道中。


所以很多看法认为,渠道压货是公司主动做的,并不全对,更多情况下,都是经销商主动的行为。



这里再进行一个延伸,就是什么情况会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也激发经销商、渠道商大幅补货呢?


答案就是:提价。


举个例子:有一种血液制品叫做纤原。


在2015年以前它是受到价格管制的,于是在放开价格管制的前夕经销商就疯狂补货,使得整个市场的增速走出了一个U字型,在涨价后很长时间市场都在去库存。



了解了这种特点后,也就知道了在不正常的高增速的背后,可能需要很多的时间去库存。


还继续聊白酒,都知道白酒行业的销售费率很低,但这真的是因为白酒很少做推广吗?


其实这也和商业模式有关。


比如一直被很多人诟病的「经销商」,好像他们就是在躺着赚钱一样,但在实际中,就是这些经销商承担了线下推广和稳价的作用,使得白酒保持了较低的销售费率。


换句话说,这种经营模式使得白酒得以将销售费用拿出表外。


所以经销商并不是在躺着赚钱,相反,经销商是企业很重要的合作伙伴。


因为这些销售门店,如果要公司自己去做的话,只会花费更多,甚至效果还会更差。


因为管理,是反规模效应的。


SUMMARY

本周实盘记录


如果你喜欢的文章,欢迎点击下面的名片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投资行者

罗辑

我是罗辑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欢迎「关注我」

或点个「在看」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投资行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