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盘周记20231210]一笔成功投资的前提条件丨2个故事,1个观点
点击蓝字“投资行者” 关注罗辑
投资行者
罗辑
本文为第237篇原创
全文约2500字
阅读时间约7分钟
这件事的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但咱还是得把铺垫弄长一点,为啥呢?
因为,人在心理上就是认为越难获得的知识,就越重要。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话题有「违规」风险,所以咱拉长战线,给审核员上上强度。
我们先来讨论两个事儿。
一、中国过去20年房企的高回报率,是因为开发商的努力吗?
当然不是对吧。
梅西要是早生200年,他也成不了足球巨星啊。或者他生在某神秘大国,兴许现在也996呢。
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而房企的成功,当然要归功于国家政策方向和城市化。
财税改革,将土地收入划给了地方,而房地产又可以满足上下游30多个行业的发展,所以理所应当的,它成为了支柱产业。
现在虽然房地产的黄金时期落幕了,但纵观中国的发展史,房企已经是「亲儿子」待遇了,尤其是和「股市」相比。
比如说15年的棚改货币化。
由于房企的库存高企,为了帮助房企降库存,国家把棚户区的改造,由过去的以房屋安置为主,改为了以货币安置为主。
三年内,货币化安置比例从2014年的9%上升到了2016年的48.5%。
人们手里有了拆迁款,自然就要去买房,这促进了房价上涨。
房价上涨,引发原本的观望者恐慌性购房,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
而商品房的火爆当然也影响到了土地市场,房企们为了利润又开始加速拿地。
这就使得,原本是为了「去库存」的政策,反而使库存变得更高。
2014年,我国房地产狭义库存是6.2亿;而2016年,库存则增长至了7亿。
如果说这一切的源头是房价的上涨,那好,我们限制房价上涨不就好了?
于是,2016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商品房限价令。
众所周知,企业的利润=单个项目的利润×项目数量。
既然限价令把单个项目的利润锁死了,那房企只能选择提高项目数量。
但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想提高项目数量,但是没有钱怎么办?
答案只有一个:借。
但借也是有讲究的,银行肯定更喜欢「大房企」,所以房企规模越大,借贷成本也就越低。
借贷成本低了,那么项目的利润就大了,进一步推动房企规模的上升。
于是可以发现,在限价令出台后,房企们开始了「杠杆比赛」,全国房企的负债率都出现了大幅度上升。
截止2019年,房企平均负债率达到了80%,总额更是从2014年的38万亿,来到了76万亿。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个房企的视角,面对整个行业的高库存,理应减少拿地。
但一旦减少拿地,市场就会被同行抢走,比如在18年高喊“活下去”的万科,在后来也依旧加入了「抢地大军」中。
这种经营方式正确吗?理性吗?
并不是。
但是身为房企只能选择跟随,游戏规则就是这样。
第2个故事,是国际上的。
1997年南非为了防治艾滋病修改法律,从而可以绕开药物专利,进口低价仿制药。
简单来说就是在创新药专利没过期的情况下,通过修改法律,让仿制药合法。
这时候其他的药企肯定不干了,你这么整,我利润咋办啊。
总不能你为了自己活命,不让我开豪车住豪宅了吧?
于是,39家药企在政府的支持下起诉南非。
但抛开道义,就法律上,南非还真不占理。
因为南非是世卫组织的成员国,它需要遵守TRIPS的国际贸易协定,它就要求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但俗话说得好:
“当事实对你有利,就强调事实;当规则对你有利,就强调规则;当事实和规则都对你不利时就敲桌子把事情搅浑”
于是南非政府选择把事情搅浑,发动了舆论攻势。
它声称,世界上有3400万艾滋病患者因为缺药而致死,按照药企们的开价每年1.5万美元,全非洲只有4000人吃得起。
通过舆论攻势,成功的把药企从施救者,污化成了施害者。
这一切当然有成果。
2001年3月5日,当药企起诉南非政府一案在比勒陀利亚开庭时,全世界很多人都聚集起来抗议制药公司。
南非,示威者在比勒陀利亚最高法院外面游行;
英国,他们在葛兰素史克的药厂外抗议;
美国,艾滋病活动家也在各大城市集会。
最后,南非胜利了。
4月,跨国药企宣布他们将撤销诉讼,并放开专利,让艾滋病仿制药在非洲廉价出售。
看看上面南非政府玩的多6。
我认为现在所有的网上写小作文的,都应该给南非政府磕一个,好好取取经,这才叫小作文的最高境界。
故事听完了,铺垫已经够长了,说说我的观点。
处于一个政府会经常干预的行业中,企业本身是没有经营自主权的。
而这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作为投资者,就应该远离这样的行业。
这就好像踢足球,所有人都在苦练带球,突然有一天规则改了,告诉大家可以用手碰球。
好嘛,足球变橄榄球了。
球王梅西当场失业。
而作为场外的观众,在这种环境下,又怎么可能成功预测哪队会赢呢?
需要强调的是,我不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是错误的。
相反,我认为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才是错误的。
过度自由的经济学主张听起来是很正确,但是仔细想一下,过去100年有任何一个国家,靠这种自由的经济学主张崛起吗?
美国不也是凯恩斯主义吗?
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话,其实可以避开最近几年很多的大雷。
比如:房地产、金融、教培、医药。
并且对他们的管制,也都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就是人们生活的三座大山:房产、教育、医疗,这肯定是政府强干预的领域。
其次就是金融。
和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金融多数都是国企,而国企当然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就比如说存量房贷降利率,在西方国家就不可想象。
再唠唠腾讯。
腾讯这个比较有意思,
它不算强监管的领域,但终究会被强监管。
举个例子,如果腾讯真的把屁股坐歪了,想对全国的人民做一些价值观上不正确的引导,它是比政府做这件事情更有效的。
也就是说在某些方面,他的权力是大过政府的,所以它当然会被强监管了。
从这个角度思考,很多企业都是从最初的扶持,慢慢变大,最终进入强监管的范围。
在快速发展阶段,政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变大变强后,规范发展当然是企业的义务。
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对企业的发展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
但是对投资者来说,一定是坏事,这会导致经营不可预测。
过去对企业的种种假设,在监管落地那一瞬间都要被全部推翻。
面对这种未知,投资者当然要远离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孟子·尽心》
# SUMMARY
本周实盘记录
如果你喜欢的文章,欢迎点击下面的名片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投资行者
罗辑
我是罗辑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欢迎「关注我」
或点个「在看」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