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强东痛批京东高管,拿PPT骗他

老电 电商报Pro 2023-02-14



刘强东重回业务一线。


出品 | 电商报Pro   作者 | 老电

痛骂高管,刘强东又上热搜了

刘强东又成了热搜上的常客。


近日,刘强东在京东内部管理培训会上痛批部分高管,称“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骗子”,表示部分高管醉心于 PPT 和奇妙词汇,或吹得天花乱坠。


“有人写了精美的PPT在会议上汇报,但业务的真实情况远非PPT呈现的那样。”部分高管专注于做PPT和造词运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做的一塌糊涂,“后来你发现他们是骗子,”刘强东如是说。


消息曝光后,立刻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刘强东痛批京东中高层拿PPT欺骗自己#在一天时间内就收获4.8亿次阅读,又一次登上热搜。


的确,这种“创始人王者归来怒斥高管”的情节,非常受舆论欢迎。在评论区,能看到不少用户对刘强东表示赞同,拿PPT美化,甚至骗人早就是行业痼疾了,可以称得上是大公司的通病。


但实际上“PPT大神”只是一个缩影,通过11月的“高管培训会”和12月的“线下经营理念学习会”,可以明显感觉到刘强东对京东的组织效率和集团的战略失焦,产生了很大不满。


刘强东认为,京东应该聚焦成本、效率、体验这些关键要素,并且重拾低价策略、回归用户。


图源:刘强东微博

无独有偶,就在刘强东痛批高管事件被曝光之前,在上周的腾讯内部会议中,另一位互联网初代大佬马化腾,也在内部“放出狠话”。


12月15日,腾讯在线上召开内部员工大会,同时有大约100多名员工现场参与听会。马化腾一改往年以鼓励为主的温和风格,言辞犀利,直言“留给某些业务的时间不多了”。


把很多管理干部知道但不愿意摆到台面上讨论的问题,都逐一指了出来。除了具体业务上的不满之外,内部的贪腐问题也被强调指出,“真的是触目惊心” 。


综合来看这两起事件,在2022的年尾,互联网企业们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难题,创始人亲自出面痛陈积弊,也表明这些平台确实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刻。


而对于外界来说,此次刘强东痛批高管,不仅意味着他在京东内部进行的大调整,更清晰地说明了,在二度放权之后,刘强东又一次回到京东的中心了。


这一次,他开始回归业务一线。


刘强东为什么回归

细细数来,最近十年,刘强东似乎一直在收权放权。


这一轮的放权,从2018年开始,当时京东发布公告,称京东商城将从即日起实施轮值CEO制度,由集团CMO徐雷兼任首任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轮岗,被市场视为是刘强东放权的信号。


而回首刘强东逐渐隐身的这三四年时间里,京东的发展其实十分稳健。


以徐雷为例,在他上任之后,搭建起京东商城的前、中、后台架构,带动京东进入新用户迅速增长的阶段。2020年京东80%的新增用户也都来源于下沉市场。2021年一季度,京东的月活用户提升到5亿的量级。


单论用户规模,相较2019年的3.05亿年度活跃用户,最新一季度,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数已经攀升至5.88亿,整体接近翻倍。截至2021年,京东的净收入增速也一直保持在27%以上。


如果再加上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的拆分上市,京东集团回港上市等几件大事,总体来说,在这群职业经理人管理下,京东的发展态势很稳健。


那为什么刘强东还要回归呢?


结合京东内部会议、京东财报数据等多方面消息,我们可以看出,刘强东回归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暴露出的大公司病,已经开始影响到核心战略方向了。


前文提到的所谓PPT文化,只是表象,而这种奇葩文化所要掩盖的就是真实的原因。


进入2022年以来,京东在业务增长上遇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大环境的持续变动之下,京东今年经历了“史上最难618”。在最新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徐雷也同样表示,“我认为最坏的时刻已经基本过去。”


今年前三个季度,京东总营收分别录得2396.55亿、2675.99亿和2435.35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95%、5.44%和11.35%,相较2021年27%的全年增速,京东的营收在放缓。


相较于营收上的放缓,刘强东更看重的则是京东在战略发展方向上的模糊,尤其是低价优势这个核心点,让以低价战略打赢多起战役的刘强东,十分在意。


比如在这次披露出的内部会议上,刘强东就提到了自己过去面对当当、苏宁时,胜利的关键因素就是价格。


关于这一点,在央视的“对话”节目中,刘强东进行过经验分享。在京东刚做大家电时刘强东喊出了这样一个口号“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从今天起京东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更便宜。


表面上不赚利润,实际上刘强东谋求的是未来和更大的市场,低价,也只是策略的一部分。


综合来看,这次刘强东对部分高管的痛批,其实是在敲山震虎,而在这场痛批之后,京东就重新调整为当年的战略:低价和效率,来应对新的竞争。


用业内人士的话来形容,刘强东在玩“复古”,用过去的战略,打一场新时代的电商战争。


只是今时今日,行业内的竞争形式早已不同以往,京东的增长速度能否跟着刘强东一起“王者归来”,我们还需要细细思量。


面对新的行业竞争,刘强东能赢吗

目前国内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非同以往。


先说大淘宝,和京东类似,大淘宝也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期,上任一年的戴珊,将淘宝“从交易转向消费”,不断强调做好内容,做好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近一段时间以来,淘宝直播对全行业新主播的渴求,对产业带商家直播的扶持,都是在内容战略下的措施。


大淘系这个老对手的实力和基本盘依旧深不可测,财报显示,截至9月末的12个月,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一万元的消费者数维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


仅着一组数据就表明,阿里仍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


除了老对手之外,行业里的新趋势更让人防不胜防。


没错,说的就是抖音、快手,这两个玩内容、玩流量的高手,凭借着不同于传统电商平台的内容种草基因,快速侵入市场。


虽然在当下,短视频巨头的电商交易额占比还不够高,但短视频内容持续侵占用户时间的趋势,已经几乎无法扭转。


最新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快手的月活破6亿,而日活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时长达到129分钟,超过两个小时的使用时长,让行业再一次震惊。于是就连腾讯,也把视频号视作“全场的希望”。


短视频巨头对用户时间的强势占领,进一步分走了电商平台的流量增长空间。


除了淘宝抖音快手之外,最近几个月来,拼多多在海外市场的强势逆袭,把低价电商的剧本发挥到极致,美团的即时零售和大零售体系,则凭借600万骑手,在同城零售市场中高歌猛进。


综合来看,站在2022年尾,京东面临的电商挑战和2018年已经完全不同,不仅有老对手淘宝、天猫、拼多多,还有新对手抖音、快手、美团,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


现在,如果刘强东将大权收回,亲自来管,面对这么多条战线,并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业绩的突破性进展。


但有趣的是,在舆论和用户层面,创始人王者归来怒斥群臣这种戏码,大家都喜闻乐见。在口碑营销上,刘强东正在为京东带来一波又一波流量红利。


从11月开始,刘强东已经上了不下五次热搜,给2000名高管降薪、给基层快递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分享阳性经历、京东物流驰援北京,再加上此次痛批高管,几乎每次都能掀起一波大讨论。


而频繁上热搜的刘强东,正在树立起一个可以听见底层声音的企业家形象,无论是对内快递员的扶持,对外快递行业的紧急支援,亦或是对高管的痛批,每次都能迎来评论区的广泛好评。


这份来自用户的朴素信心,是行业少有的,自然也逐渐投射到京东身上,帮助京东完成更深层次的品牌形象塑造和深化。


不夸张的说,虽然面临新的行业挑战,但京东和刘强东也具备着不少行业内的独特优势。


以电子产品类别为例,京东具有高效的自营物流体验,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体验。如果京东在这个基础上能重拾价格优势,保持现有优势,在电子产品电商领域将所向披靡。


在这个基础上,刘强东又身具创始人身份这层顶级buff,相较于京东的职业经理人、管培生,乃至当前的一众高管,刘强东都能调动更多资源,战略调整和业务扶持都将更有效率。


所谓的战略调整,其实还是“回归成本、效率和体验”,在所有京东高管面前,刘强东已经说了很多遍。


至于未来的仗会打成什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看到就是缘分,咱们加群聊 扫码加入电商社群,认识更多人脉


铁粉推荐

快递行业的2022,五大趋势出现

从阿里巴巴最新财报,看到未来趋势

快递双11数据公布,行业迎来关键转折


世界杯引爆流量,快递巨头涌入中东市场

谁拿下汽车云市场,谁就是云计算老大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65716396



点右下角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