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乐平】​教我们的那些“先生”

乐平之窗 2024-01-06


文艺乐平

编者按:乐平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物阜民丰、人文昌达,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农耕沃野、礼义之林、文明之邦。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乐平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以“中国古戏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核心标识的文艺品牌。为充分展现乐平别具一格的文艺创作成果,特开设“文艺乐平”专栏,介绍乐平本土文学艺术作者作品。




教我们的那些“先生”

-张邦富-

塾里替人教子教孙的古来都称为先生”。


旧时的先生俗气,十分地文。先生总是衣冠楚楚,使气也身穿长衫。平日里先生也抛头露面,下了学也足不出户。在一个村先生往往的是好几家的子,甚至有邻村的。先生不上户膳,都由东家轮供,菜茶水的一主妇,先生古板、嫌,从不搭话。先生住在大户人家,从不带家眷,多带一孩子作伴,安清规,只有到雨伞回去家人团聚。先的人品口碑夫子”里尺铸出来的,老班对先生信服得五体投地。


新社会乡村里有点、小或中,私塾没有,也就没有了先生,只有老。老师不穿长衣马褂,也不用送茶饭,也不要家的俸禄。老吃住在校,礼拜六可以回家过上一,老师是办公的,礼拜天必须返回。老师跟旧时的先生有很大的差别,但有一点没有变,都是教子教孙的。所以老班辈不改口,把教的老仍称为”。


先是我们村父老乡亲最熟悉的一位老,他是壁大村的人,上世纪七十年我们村由教学点改完小,他村当过几年校长。来我们村之前好几学校作过。那队刚几间教室,老师们仍在老祠堂里办公。祠堂紧靠大路,路边有口古井,全村人都来挑水。挑排队的时候,人们喜欢到办公室闲聊几句。祠堂两根贴着一副对联一一忠心耿耿踏热爱教育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培育祖国栋梁。这对联是用白纸成一个个圆用墨写,仔细描过红边的,很厚。这就先的手书教室后檐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班人”的巨幅标也是写,干净整洁,胸口口袋里插着钢笔,看过去就是一个文化人。他做什么都一丝不苟,虽然他离只两三里路,不到礼拜六绝回一趟家。当年校都实行工、食宿、办公三集中,每天晚饭,他都会把灯罩擦得干净如新。


当年的老师都是读几年私塾的,自为家底尚好。林先却例外,出贫寒人家,长抚成人的。他13岁那年,兄长人家嵌了笔头(田地买卖时地契上做伏笔),吃大亏。兄长服,一咬牙把即将成年的林苟送了私塾,改了一个大名一一耀榜。此林读上书,结婚后还读了几年,直二十多岁适逢解放才出学堂。他虽然没取得功名,却做一个老


富先调我们村教书家只有六。他参加作是在南岗公的一个校上班,家有七八十里。那时没有班车,往返都两条腿,来要赶启程,天黑才能。他在那里呆好多年才调回本公社。国富先家几代都单传,成年父就让他成亲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后,全是女儿。师个子大,却很勤,自留地一年四季都种,因为离街市不远,每天天亮就担上街去卖。调回本地,国富先就起早贪黑地做妻子的贴手果农事十分精通。他不管学校工作,校都把大队划拨给学校的田地交由他打理,种,,收,他安排得井井有条。香油麻、花等老们都可分些回家。学校每年能养一两头猪,年前了,大家还可回家过年。因此,每一校,国富都是务,兼管食堂。那时,大队领把老师学期都拔些粮食给学校,给校作为待客、活动、日聚餐的补贴,平都是自带菜之后,发饭票给老中晚都由大傅打饭。后来由于一些个人原因,学校就过学校的田地他照样热心。


都是书生子”出身,但大多劳苦。在壁大村读四年级,班的是王老所学校他是三进三出,他最应这所学校,年夏秋,吃过午饭就东溪捞一担须藻担回家去喂猪。他的家离学校六里,每都是冒日打回。那时我们吃过午饭去上,经过东溪,烈焰蒸腾打着赤膊把须一摞往岸抛的就是王老。他瘦瘦的,身子骨却那么实。在那个特殊年代,学生们纷纷写老的大字报,。有的老师被写了几十张,唯独写王老寻不到一张。王老师仅脾气好,课还上得好,特别的是他最有动人的本色。那时行一句话人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有一句:过现象


新社会的师不前的先生画,墨守规,顽古不化。他们于党的教育事业,跟时代,永远脱离人民群众。他们刻,追求上进,各有所长,有的写,有的画,有的会打球,有的表演,有拉弹。学校因为有这么个还真充满机。


李志才老是全公社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毛笔字首屈一指。他学生的作从不水笔,一直都用笔,学生的作文本的评也用毛笔书写,且写的是小楷。只闻其名,我并没过其人。我们村有个人是他的学生,某一日他拿了其小时候的作文本给我用毛笔写红色评语,全蝇头小楷,让我开了眼界,过目忘。


写字,读小时的李泽金校长是写黑宋体的高。那,附近坊的标语都出自他手。们老一队仓库上的提高惕,保卫我亲看他写的。那时我还在村的教学点天应该是礼拜,没有上学。标语竹架子上的,每个字都是一人高。记得写中途墨汁,教点的师就让我陪一个大个子同学去完小拿一大来。之后我见过李校长写的标语,一认出来。的黑体和宋体如同印上去的一般,不见一处败笔,墨色也十分均匀,露一点笔痕。


学校都有油印机、钢板、铁笔和蜡纸。老都会在板上刻纸,或试卷,有的,有的喜楷,有的会隶书。最流行的是宋体,高如林。当的字都写有板有眼,密不可分,是殊的年代别的方式几代老的书写力。


我们读小中和中,三分钟铃,校园里就歌声嘹亮。最难的是小学唱歌课。,老会把用毛笔抄谱和歌词的白纸在黑板,有的老师还带根笛子或一把二胡,甚搬来踋踏读四年级,教歌的是李永福老。李老师穿着全校最挺的。他平止温文尔雅,给人有涵的印象。他教唱歌每二胡带歌。他拉二胡十分沉就是莫大的享受,加上二胡特有的质,那优美的旋律就让。我听着旋律,看板上的歌词,唱得十分起。那年李老我们多歌,有那泰山上一青松》《浑身是赳赳》《雄伟的井冈山屹立彩云间》……


读初一那年,李泽金校长调走了,调来了石琪培校长。校长是北乡人,他原公社学的老写会画又能说会。那时他课,会给我们绘声绘声、声情并茂地讲《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三拳打死镇关西》《风雪山神庙》……一课一个故事。他的课是星期三上午最课,我们听得入,不知饥渴,放学,我们犹意未,从此就开始望下一个期三。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也幸福的。终盼到星期三,终于看到石校长向我走来,都抑制不住心内的动,教室静得有怦怦的心跳……


教我们的那先生我们的恩师我们的楷模,也化的播群体。他俱进,继往开来。他们似平,却平凡;他们看似平淡,却



作者简介

张邦富,乡村小学教师。童年时光,酷爱画画,喜欢写字,痴迷阅读。十六岁时成了一名赤脚老师,从此和土地深交,与田园共情。工作和劳作之余寄情传统文化,崇拜父辈,热爱乡土。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原创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推荐阅读


尹弘在景德镇调研:用足用好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让千年瓷都全面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江西225个城市公园公布,乐平这两处上榜!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总结反馈会召开

吴艳调研乐平工业园区项目建设


欢迎向《乐平之窗》投稿

投稿邮箱:lpzc2016@163.com

新闻热线:13767856365



值班领导:宁敏来
责任编辑:徐凡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