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酒谈》:白酒隐士的豁达人生观

曼谷的小象 知闲茶苑
2024-09-19

隐士


药都亳州的隐士、白酒行家里手三圣小庙出品。这本书值得读,精湛的白酒知识与豁达的人生观各占一半。
全书不厚,前2/3是白酒专业知识,非资深且热爱白酒之人难以如此深入;后1/3是「酒徒」的潇洒日常,喝鲜花酒、品荷叶粥、凭吊古迹,好不快活。

小庙是高人,以其在白酒领域的专业水准,朋(人)友(脉)广布的优势,略假力于人,分分钟可变现。但他没有,在小城怡然自得,不求闻达,无意大富大贵。
难得的豁达人生观。
不信请看:

腰有两文必振衣作响。


小庙好酒,结交天南海北的酒友。对于偶得的好酒,从不吝啬,乐于赠饮他人。

雪碧七喜美年达,可口可乐星巴克。


小庙好品茶饮酒,却不耽误一度对碳酸饮料着迷。不端着,一个真实的大俗人。

传统白酒


中国古代白酒是发酵酒,现代白酒是蒸馏酒,出现时间不长。小庙认为,传统白酒仅指“纯谷物固态法传统大曲白酒”,其他皆是新工艺白酒。传统白酒与新工艺酒的区别在工艺而非原料,须知,食用酒精也是粮食生产。纯粮酿造不是区别二者的关键。固态法工艺才是传统白酒的精髓。

大曲发酵时,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生热量,使大曲升温,低温曲40-500C,中温曲50-600C,高温曲60-650C。酒曲发酵时的温度决定酒的香型而非质量,高温是酱香,中温是浓香,低温是清香。不仅茅台,其他酱酒也是高温大曲。
从地理位置上看,通常最北边的酒曲发酵温度最低,由北至南越来越高。四川泸州以南,几乎全是高温曲。这与我们的认知是相符的,比如华北产清香酒,江淮、四川大部产浓香酒,贵州及毗邻茅台镇的四川泸州古蔺县产酱香酒。


一些知识点


厘清了白酒行业的一些谬传。
比如,某些酱香酒人士宣称酱香酒成本高,用粮最多、出酒率最低,以此作为酱酒纯粮酿造、真材实料的佐证。实际上“浓香酒1kg 耗粮11.6kg左右,而酱香酒1kg只耗粮6.2kg左右”。浓香酒从未将耗粮高作为卖点,而是一股脑比拼窖池年份。可以想想这么一个浓香酒的斗地主情景:
甲:“我的窖池年份近百年。”
乙:“管上,乾隆年间。”
丙:“管上,康熙年间。”
丁:“管上,大明 1573。”
其他:“不要,不要,过……”
比如,有些人宣称茅台传统工艺是女人踩曲,实际上旧社会裹脚束胸,妇女不可能去干踩曲这种重体力活。
换言之,腰肥膀圆的壮汉踩曲,不妨碍产出美酒。壮汉脚上的真菌也不影响酒的品质,高温蒸煮会将其通通杀灭。喝到微醺时,想象着口中酒出自美少女踩曲,从嘴里美到心里。也许,还会像电影《桥》中爆破队长“老虎”一样,发出一阵感叹:“厉害了,真是一杯好酒。”
再比如,茅台酒的四高、“12987”工艺,其实有宣传的噱头在里面。过去几十年间,“宣传水的、宣传粮的、宣传年份的、宣传工艺的”,造就了不同时期的豪杰,茅台居然一波都没有掉队,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可以说,茅台是最彻底与毒鸡汤“酒香不怕巷子深”决裂的,决裂地又早又果断。茅台酒数十年如一日重视产品质量,不妨碍其成为宣传造势领域的王中王。
点出白酒行业的一些真相。
比如,白酒企业逐级推出更高端的产品,实际上是旧酒装新瓶、卖更高价,原档次产品则被降质。三年年份卖得不错,哐,出个五年年份。把三年的酒灌进五年的酒瓶里,价格翻一番再说。至于三年的酒瓶,把原来装进光瓶的捯饬一下、勾兑一番,灌进来,略微提价。更多老百姓喝上了年份老酒,酒厂赚到更多,俗称白酒界的戴维斯双赢。嬴政看完,定会直呼:哦嚯,赢麻了!
比如,白酒企业的团购业务,其实就是直销。酒企由帅男靓女组成的团购队伍,可以让企、事、办leader们心甘情愿高价买酒,定有不足为外人道之处。小庙未说破。

再比如,随处可见的老酒回收。醉翁之意不在收,在卖。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微妙之处在于:如果我直接卖昂贵的老酒,还宣称保真,你们不信。那好办,我通过“收”,向你们传递出老酒来源可靠的潜台词。收之于民,卖之于民,都是老铁们的祖传好酒,岂能有假?自然引来生意不断。至于是否靠谱,小庙嘿嘿一笑:佛曰不可说,不能砸别人的饭碗。

金句


小庙读书多,诗词、典故信手拈来,金句频出,俏皮有趣话也不少。
如果多翻阅几遍,精彩段落朗读并背诵,或许可以让自己:文采飞扬,中国郎!
有意思的句子挺多,略摘录几句如下: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立身,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劳。



与艺多不压身的老话不同吧。



天下行行有利弊,人间处处有能人。



酒城盛产专业人士,都是能工巧匠,专攻酿酒的一个细分工种。不知深浅的old money是老本行的能人,但跨界白酒,只想捞钱,多半折戟沉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闲茶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