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百亿独角兽要IPO了

黎曼 投中网 2024-03-0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5.5亿企业数据、4亿用户,估值近100亿人民币。

相信阅读此文的每一位金融相关人士,手机上都有一个“某某查”一类工商查询APP。它们最早从2014年工商数据改革而来,走过爆发期、营销大战、盈利关,开始进入IPO收获期。


最近,据中国证监会网站信息披露,企查查上市辅导备案获江苏证监局受理。根据辅导进程安排,企查查将于2024年5月完成辅导验收。企查查联合创始人杨京此前透露“目前虽然还没确定去哪个板,但是企查查每年都是盈利,也达到了主板盈利要求,感觉未来会定位成为一个大盘蓝筹概念。”


企查查不是业内第一家冲刺IPO的,启信宝也已于2021年9月申请科创板IPO获受理。成立10年之际,企查查冲刺IPO正计划给市场、给投资人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上有几个关键数据:5.5亿企业数据、4亿用户;估值近100亿人民币;在苏州园区投资3亿建了近4万平米的大楼。



从苏州园区走出的企查查



2014年早春,东南大学文昌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陈德强、杨京、施阳三名青年创办了一家小公司,提供企业工商信息查询服务。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大家熟知的“企查查”。


当时还是苏州当地IT公司高管、收入稳定的三人创办企查查其实有一个“无心插柳”的故事。


因热爱运动,三人本想做一个体育场馆租赁项目,但在寻找场馆的过程中发现碰到的都是中间人,无法知道正主。恰好当时江苏省已开放了工商信息,他们便利用此前做过的车辆违章信息查询服务的技术原理,做了一个公众号查询工具,输入场馆名字后找到了这些“正主”。


原本是公众号的配套服务,却意外受到欢迎,“谈客户之前一查,就知道对方大致底细了”。恰逢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商系统数据得以全面披露。于是三人凑了点钱,把全国的数据接了进来,收费使用。仅三个月,用户就从200增长到7万,“赌对了。”


紧接着,三人辞职、定方向、开干,名字就叫“企查查”,简单直白、朗朗上口。身边做生意的朋友、苏州地区的创投人员、政府招商部门的工作人员……用的人越来越多。


启动时,一笔雪中送炭的资金来自苏州园区。当时得知企查查团队遇到资金压力的困境后,苏州工业园区政府部门辅导企查查申报科技领军企业评比,拿到了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帮助其渡过了创业前期的难关。


这里多说一点,苏州市政府对企查查的支持不仅有这一次。根据启信宝数据,2018年8月完成的B轮融资里就有苏州高新创投的参与。苏州高新创投成立于2008年,曾推动斯莱克、苏试仪器、柯利达、莱克电气等60多个项目IPO。它与与另外两家国资投资平台——元禾控股、苏创投共同撑起了苏州创投圈。


有了一些资金来源的企查查其实很快就跑通了商业模式,据悉其在2015年底就有了盈利。企查查主要通过技术获得公开数据,再将数据进行整合,服务于B端和C端用户。其中,C端大部分服务基本免费,更深的服务是定制会员,用户需要购买会员资格或充值、付费后才能使用特定服务。企查查VIP会员一年收费388元,SVIP会员一年收费1800元。但企查查的盈利点多数在B端,通过给专业机构提供服务,从而收取服务费。


产品上,企查查除了上线了全球第一款商查APP,然后上线企查查专业版、SaaS产品的应用,今年也推出了全球首个商查大模型“知彼阿尔法”。


目前,企查查已拥有覆盖全球近5.5亿家企业的企信数据库,用户数超4亿,累计查询量超10万亿次,汇集国内80个产业链、8000个行业、6000个细分领域的商业信息,成为行业头部玩家。


苏州园区培育了企查查,企查查也在反哺苏州。企查查的大本营一直没离开过苏州。从东南大学的国家科技园到慧湖大厦,再到高贸产业园区,现在企查查自己建一栋楼近40000平方米的总部大楼,成为了一张江苏省大数据名片企业。


“想为所有的企查查人修一个图腾——劳有优获,在曾经被称为互联网荒漠的苏州,让所有企查查的小伙伴都安心工作,享受很好的工作福利。”陈德强也说,“对苏州而言,企查查可谓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  



估值近百亿,曾有海外竞品开“天价”收购



不仅有苏州。


从一间办公室到4万平方的整栋大楼,从几个人到全国800多人,从一家小公司到一只独角兽,企查查的成长路途除了有苏州市政府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赶上了互联网技术与商用数据行业发展的红利,也吃到了VC们大手笔押注的鼎盛投资红利期。


企查查过往的融资历程如下:


  • 2015年2月,企查查获得了险峰长青参投的天使轮220万元融资,公司估值达到2200万元;同年7月,企查查进行了Pre-A轮融资,创东方投资,燧石资本参投1000万元,公司估值1亿元;5个月内估值增长3.5倍。
  • 2016年6月,企查查进行了A轮融资,涌金集团、苏高新金控、鼎兴量子、贵州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苏大天宫、竑观投资、信缘投资、易合资本参投,融资5000万元。
  • 2017年7月,企查查完成Pre-B轮融资,重庆悉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善登贸易有限公司参投。
  • 2018年8月,公司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苏州高新创投、北文投、鹏元征信有限公司参投。
  • 2019年,公司迎来融资大爆发,10月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万得投资、兴富资本参投,投后估值超30亿元。
  • 2022年12月,公司完成D轮融资,国方创新、元禾辰坤、兴富资本参投。
  • 2023年10月,公司完成D+轮融资,中信证券参投。有媒体报道,此时估值近 100 亿人民币。


企查查截至目前已完成了8轮融资,基本上维持着一年一融的节奏,已披露融资额高达数亿元,涉及超20家投资机构,最后一轮投后估值近100 亿人民币。2019年时,杨京就曾向媒体透露,2018年的盈利水平就可达到主板上市要求。


除了国内VC的青睐,企查查也遇到过外资竞品开出数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据杨京透露,2017 年前后,信息查询行业正处于爆发前夜,外资当时判断出未来这是块很大的蓝海,企查查成为他们的首选标的物,因而开出天价。


这样的经历,企查查经历过两次,但两次都“忍住”拒绝了。“这个过程是很煎熬,很难。”


之所以拒绝,杨京给出了三个关键考量点。第一是民族企业的情怀,如果卖了可能行业就没了。第二个是当时已经赚到了第一个100万,有了些信心。第三个是认识到平台的价值很重要,从“几乎人手一个企查查之类的APP”中看到了未来和肯定。



“三查一宝”不是竞争的终点



杨京认为商业查询类的产品是可以对冲周期的。企查查感受到市场爆发的苗头是在2018 年以后,时值资本寒冬,很多企业资金状况出问题,但越是在市场越差的时候反而用户就起来了,因为更需要控制风险了。


但随着市场的爆发,行业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市面上为人所知的就是“三查一宝”,即企查查、天眼查、爱企查和启信宝。目前市占率前三的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合计市占率超过85%。


“2017至2019 年,整个行业的营销战打得特别厉害,线上打到饱和后又开始往线下打。” 企查查聘请了代言人、电梯广告投放,杨京直言广告费用相当高,直到2021年,这场营销大战才停下来。


“大家不希望再用暴力方式去增长了,它一定程度确实违背了商业逻辑:很多公司为此花了很多钱,尤其是来自投资人给你发展的钱,企业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的研发本身。”杨京事后对这场营销大战总结道。


尽管卷入营销大战中,但企查查在广告花销上始终有一个成本控制线:保证当年不能有亏损。而这一底线也保障了企查查能更早冲刺IPO的原因。


营销大战过后,行业的视角也有所变化,大家如果仅盯着国内市场想当第一显然太窄了。企查查也在未来十年做了三个规划,第一个是打通国内乃至全球的数据,海外将成为下一个增长点;第二个发力产业链。不再局限于企业,而是更侧重于行业以及产业链数据的收集整理;第三个做垂直领域AI大模型。


就如杨京所言,所谓的“三查一宝”肯定不是竞争的终点,企查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未来要去和华尔街那帮人去 PK”。


转载、合作、加入粉丝群请联系小助理

(微信号:ChinaVentureWeixin)

随手点赞👍,戳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苏州百亿独角兽要IPO了

黎曼 投中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