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我本人而言,这一世转生在前译持明传承的教法中,而且遇到了光明金刚藏法理,自认为三传持明上师的加持融入了心相续,有获得如理自在拥有大圆满法义的缘分,总的来讲,这是邬金第二大佛等传承上师的恩德,尤其是上师麦彭仁波切的恩赐。所以,如果要依靠我来获得加持,就要依止麦彭仁波切的这些言教,甚至宗派间的关键性问题,连旁敲侧击也不能破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否则会阻挡加持之门。对我来说,看到他的四句言词,也会增上信心、悲心和觉受证悟,百论的难点都会迎刃而解,这种境界,大约七八天会一直萦绕在心里。因此,希望你们也以真挚的心至诚祈祷。
——法王如意宝







编者按:


今天是藏历四月廿九,全知麦彭尊者圆寂的纪念日。让我们共同学习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观心窍诀”,重温尊者的教法与功德。




在所有加行以及寂止修法修完,还没有修大圆满的正行之前,介于正行和前行之间,有一些接近大圆满的修法。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宣讲的“观心窍诀”。

一、提出见解

具体包括两个阶段:

(一)万法由心起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究竟如何?

世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更不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是一种幻相。物质或世界是由心创造出来的,是精神的产物。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大至三千大千世界、六道轮回,小至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精神的一种幻相。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所有现象实际上就是内心的一种投影,中观称之为自显,也即自心投影出来的现象,而不是外在客观存在的东西。

这个观点既不像唯识宗讲的“万法唯心造”那么复杂,也不等同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或显宗佛经的类似说法,而是无上密宗自己特有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思维,内心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内心是世界的创造者;第二,内心是世界的感知者;第三,内心是世界的毁灭者。就像做梦的时候,心是梦境的创造者,也是梦境的感知者,醒来的时候,它又是梦境的毁灭者一样。

其一,任何物质自身,包括石头、砖块、钢筋、水泥、汽车等无情物都没有精神,故而不会产生幻相。只有精神才会产生幻相。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幻相,所以,它只能是精神创造的。

其二,世界的好与坏,大与小,善与恶,痛苦与快乐,都是物质无法感受的,而只能是精神的感受。内心首先创立一个世界,然后由它自己去感受。如果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会知道世界的存在。

其三,当意识发现世界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幻相以后,它才会去毁灭幻相,也即毁灭世界。

(二)心性本为空

既然太阳系、银河系、无边无际的宇宙都是心创造的,那这个力大无穷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按照中观的观点,心的本体远离一切戏论,它的本性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中观在讲“无我”,尤其是“法无我”的时候,就告诉大家:内在的精神与外面的世界都是空性。山河大地、喜怒哀乐等所有一切,连微尘许都不成立。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精神每一刹那都在生灭,哪怕一秒钟的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都不会停留下来。如果以一秒钟的千万分之一作为当下,则之前的所有精神都过去了,也即已经消失了,与昨晚的梦境完全一样;之后的精神还没有诞生,所以也不存在;最后只有当下。而所谓当下,这个可能是千万分之一秒或亿分之一秒那么短得不可思议的时间单位,也可以最后分解到烟消云散,根本就不存在。



二、心如狂象当调伏

麦彭仁波切接着说: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难道还没有被折腾够吗?还不厌烦吗?还不生起厌烦心吗?

心在创造世界,也在创造幸福和痛苦,如果不用强制性的力量调伏心,心就会影响我们的生生世世。

但除了超越痛苦和幸福的修行人以外,我们一辈子的工作都可以归纳为:追求幸福,远离痛苦。

因为心的力量超过了世上所有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让它做好事,如果它继续一错再错,我们就永远没希望了。正如《入行论》所云:“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除了调伏内心以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放下。

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中,最了不起的成就者之一是萨拉哈,他也是龙树菩萨的密宗上师。他在道歌中说:“轮回自心起,涅槃亦自心,心若如意宝,顶礼如宝心!”世上没有任何超越内心的东西,在没有修行的时候,我们的心会被外在的物质诱惑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没有正知正见,没有修行,所以心很脆弱,内在的巨大力量没有释放出来。

任何一个学佛、修行或佛事活动,只要是修正内心的,就非常有意义、非常殊胜。若对调伏内心没有太大关系,则即使是善事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主宰世界的是心,内心不清净,世界就不清净。修行没有质变,不是我们念经数量不够,布施数量不够,而是修心没有到位。


三、殊途同归的证悟之路

三、殊途同归的证悟之路

从小乘到大乘,从显宗到密宗,佛陀度化众生,不是死板教条、千篇一律的,而是应机而化、因材施教的。

针对不同的根机,佛陀传授的证悟方法也有三种:第一是中观推理,从而抉择心的本性为空;第二是密宗的气脉明点修法;第三就是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以及汉传佛教的禅宗。虽然方法不同,但最后却殊途同归。

密宗提供的修法之一,是让修行人首先不观察外面的任何事物,只需自己去思维:既然内心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感知者与毁灭者,我们的内心在主宰这个世界,外在的山河大地,内在的个人感受,都是心创造的,一切都是心的幻相。那这个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主宰万事万物的心的本质、本体又是什么呢?此时不需要往外去追求和观察,只需往里进一步观察心的本性,并直接安住即可。此处有很多方法,有依循上师窍诀的大圆满,也有建立于中观推理之上的实修法。

修行的前提是闻思。闻思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在闻思的同时,加强修行的力度,并逐步超越闻思,因为佛经内容太深广,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如果不修行,理论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就不管用了。仅仅理论上知道一切都是心的幻相,心的本性是空性,在断除烦恼方面还是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从善根的角度来说,哪怕在听闻之后,对空性稍微有一点合理的怀疑,将来也可以逐渐断除轮回,所以还是有很大功德。但从断除烦恼的角度来说,却收效极微。

修加行和其他修法,都是为了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是为了断除所有烦恼而成佛;成佛则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


四、修行的结果

证悟,就像金字塔的顶端内外加行,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唯识宗、自空中观、他空中观,则处于金字塔的中下部;大幻化网等密宗修法,则位于金字塔的中上部;大圆满的修法,则在金字塔的上端。

小乘佛经中常讲:假如给一位阿罗汉的右边用檀香水沐浴,左边用利刀去砍剁,对阿罗汉来说,左右二者都是一样的——对檀香水的沐浴没有贪心,对刀砍也没有嗔恨心,因为他内心中贪嗔烦恼已经从根本上断除了。既然连阿罗汉都是如此,那佛菩萨就更不用说了。

对菩萨来说,若有人对他拳脚相加、恶口相骂,他不会把对方看做异己;若有人对他推崇备至、恭敬有加,他不会把对方视为知己。虽然外境不同,但因为内心如如不动,所以不会有感觉上的差异。

对证悟者而言,诸如地球有四十五亿年历史等所有的过去,就像梦中的历史,因为实际上地球根本没有来处与去处,万事万物皆随因缘而显现,因缘和合的时候,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都会在空中显现。但这些都是并不存在的幻觉,没有实有的过去,未来也不例外。

众生不明白世界的本质,更不知道心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所以对世界充满了执著。在无明的驱使下,如来藏也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我们这些凡夫仍然会在轮回中流转,继续做着轮回的恶梦。


五、修空性高于一切

无明的力量很强大,它不仅在这辈子欺骗了我们,而是生生世世都欺骗了我们,让我们流转轮回、不得安生。

流转轮回的时候,为了不受苦,或是为了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些幸福快乐,我们会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不要说世间法上的操持,单单在善法方面,我们也放弃了很多世间享乐,连更熬夜地念咒、打坐、供养、布施……修了无数苦行。但麦彭仁波切却在论典中给我们当头泼下一瓢凉水:在没有解决我执的根本性问题之前,做再多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应该放弃毫无内心觉知的表面善法,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为断除我执而闻思修行。

这就像在梦中梦见洪水来了,无论怎样在梦中修筑堤坝、抗洪救灾,累得气喘吁吁,都不如设法从梦中醒来一样。佛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才广转法轮,把世界的空性真相告诉大家,让大家从梦中苏醒。而积累世间福德,则犹如在梦里修堤坝,无论做再多的慈善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麦彭仁波切告诉我们,没有比修空性更重要的事情了。无明和智慧,就如同黑暗和光明是对立和矛盾的。以前我们心里只有无明,没有智慧,所以形成了这样的世界。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力争培养智慧,让智慧占上风,把无明彻底赶出去,这样一来,世界就转化为清净世界了。

学佛的方向不能错。所谓学佛就是学习、追求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哪怕生起一瞬间的空性智慧也是真正的学佛。如果只是为了人天福报而做一些世间善法,这都不是学佛,更不是佛教的核心。

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才是我们的核心。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现证心的本性般若波罗蜜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