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忏悔实在

太重要了






·业报差别

 

业的果报,可分为三种或四种。

 

第一是现报:也就是即生造业,即生成熟的果报。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生承受果报以后,就不再需要承受果报,而是从现世开始,直至下一世,再下一世,都要承受该果报,这往往是非常严重的罪业或极大善根的果报。比如,供养或伤害刚刚从修慈悲心、修四无量心的禅定中出定的人,其罪业和善业就是现报。此处所说的慈悲心与四无量心,是在四禅基础上的标准四无量心。从这种四无量心的禅定当中刚出定的人,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类似果报,都属于现世报。

 

第二是生报:这一生当中不会受报,也不是第三世、第四世或之后受报,而是下一世再投生的时候,一定会受的果报。五无间罪就属于生报。

 

第三是后报:此生与下世不会受报,是第三世或以后需要承受的果报。

 

第四是不定报,下一章节将作介绍。



 

·果报成熟的条件

 

在以下六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无论是做善事,还是造恶业,果报一定会成熟。

 

1、强烈的动机。比如,杀生的时候,有强烈的嗔恨心;偷盗的时候,有强烈的贪心等等。造业的过程,都是故意而为,就会完成第一个条件。

 

如果在造杀、盗、淫、妄等罪业与布施、持戒等善业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烈的动机,只是在无记的状态当中无意间完成了,果报就不一定会成熟。

 

2、完成所做业。比如,杀生的时候,不仅仅是想杀和准备杀,而是确实结束了对方的生命;偷盗的时候,也不是想偷和说要偷,而是偷到手了。只要完成了任何罪业或善业,就会完成第二个条件。

 

3、不后悔。如果杀盗淫妄都做了,却一点都不后悔,就会完成第三个条件。

 

4、随喜心。比如,杀生后不但不后悔,反而高兴万分、洋洋得意,就会完成第四个条件。

 

5、没有对治。比如,杀生后从来没有后悔,也不去忏悔,就会完成第五个条件。

 

6、有漏之业本身,就有成熟报应的能力,所以第六个条件也具备了。


只要具备上述六个条件,就一定会成熟上述的前三种果报。

 

如果不具备六个条件,那就是上述的第四种果报,虽然造了业,却不一定有果报,这称为不定报。什么不定呢?首先是时间不定,第二是成熟的方式不定,第三是不一定有果报。

 

如果不想有果报,就要设法尽量消除其中的条件。只要其中一两个条件不具备,果报就不会成熟。《大乘阿毗达摩》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任何罪业只要做过忏悔,即使没有全部清净,也不一定会有果报,所以,后悔、忏悔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皈依能够清净罪业,菩提心就更不用说了,但五加行中还是有专门的忏悔修法——金刚萨垛修法,就是因为忏悔实在太重要了。






 

·果报成熟的时间

 

有些对因果持怀疑态度的人经常说:有些人一生罪业累累,却一辈子都很健康、有钱、有权、工作顺利、幸福美满;有些人很善良,信佛、学佛,经常行善,却身体不健康、工作不顺利、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所以因果不成立。这都是对因果缺乏了解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种庄稼求收成,都需要等待。有些农作物只需要等几十天,有些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成熟,有些水果的成熟,又需要等待好几年。既然庄稼的成熟都有早晚,因果的成熟也是如此。

 

打个比方,假如一个农民把家里的大多数粮食拿来播种了,在庄稼还没有成熟之前,他已经弹尽粮绝,面临着饿肚子的境况。这时候,有些愚蠢的人也会说,你种了这么多庄稼,为什么还没有粮食吃呢?又有一个农民前一年获得了丰收,虽然今年一点地都不种,却依然仓廪丰实。这时候,又有愚蠢的人过来问,你今年根本就没有种地,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粮食可以吃呢?道理都是一样的啊!

 

即使有神通的人,也有过这样的怀疑。《梵网经》当中讲过,有些外道有神通的人通过观察发现,此生一直行善的人,死后却投生到了恶趣,所以认为因果不成立。外道的神通虽然超出了普通人,却仍然不够深广,只能知道轮回当中的一个片段,无法了解更长远的因果关系,更何况普通人。即使是阿罗汉,都无法了知最长远的因果,更何况外道。这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更不能推翻因果学说。

 

“欲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今生幸不幸福,是由过去的业来决定的;今天的罪业与善业,又决定着来世的幸福和痛苦。杀生、偷盗的人这一生过得好,只能说明他前世做了一些好事,积累了一些资粮,但他现在做的坏事,一定会在来世成熟。同理,善良的人过得不好,也是前世恶业成熟的结果。今天所行之善,也必定会让他在来世获得幸福。从时间的角度来讲,果报成熟规律就是这样的。

 

佛教在任何问题上都讲逻辑,而且这些逻辑都非常严密,加之因果本身非常复杂,想用简单的逻辑去推翻因果,是根本不可能的。

 




智慧照亮人生

愿慈爱温暖您的内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个人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