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众生、轮回或者所有的生命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

基督教以及现代科学等宗教与学科,都对宇宙的产生表明过自己或清晰、或模糊的观点。基督教等外道认为,世界是由上帝等造物主创造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则认为,雨水的聚集汇成了海洋,在海洋当中形成了有机物,有机物又形成低等生物,就这样逐渐地从海洋动物、两栖动物演变成爬行动物,从而进入陆地,最后慢慢进化成人类。






佛教的观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为什么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轮回中经历过无数次生死,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统计出我们转生轮回的次数,正因为轮回的漫长遥远,所以说是“远在天边”;又因为每个众生在每一次生死、每一天的深度睡眠、每一个念头的产生与消失之际,都经历了轮回的开始与结束,所以,又可以说轮回的开始是“近在眼前”。 

地球没有诞生之前,天体物理学家称之为“真空”的状态,他们认为:在真空当中蓄积着能量,在能量挤压之后,就产生了原子核等微小粒子,众多微小粒子的聚合,就形成了肉眼所见的物体,继而产生了星球以及星球上的万事万物。

最远的轮回

佛教认为,在这个没有佛、没有众生、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没有山河大地、没有任何星球、没有时间概念、没有东南西北上下等方位的,非常宁静的空间中,只存在着如来藏的光明。

如来藏的光明是佛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凡夫感官思维的范围,无论说如来藏的光明是有还是没有,都同样不能如实地表述如来藏的本体。但以我们的语言来描绘如来藏,就只能说它是光明,因为它一尘不染、清明纯净,不存在任何污垢、烦恼与执著。因此,我们可以说,生命的起源是如来藏,物种的起源也是如来藏。

众生的第一个念头,产生于如来藏光明的境界

为什么从光明清净的境界中,会产生具有执著的不清净念头呢?因为,虽然本基如来藏是清净无垢的,但由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产生过轮回,也没有经历过修行,所以具有某种非物质的、产生执著的可能性或者能力。这种可能性,佛教称之为习气或者种子。因为这种习气的存在,所以在如来藏中随时都可能产生第一个念头。

这就像水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微风的吹拂下,就会泛起层层涟漪,吉他、琵琶的琴弦,在经过轻微的拨动之后,就会发出声响一样。

在第一个念头产生之后,就会产生各种幻觉

如同中阴身所看到的一样,一旦这些幻觉产生,众生就立即将这些幻觉分成了“他”、“我”、“内”、“外”,“我在里面,幻象在外面”的执著。此时还没有形成外面的物质,只是一种内在的感觉。随着执著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就逐渐形成了外面的山川草木等等幻象。这就是最远的轮回起源。

“近在眼前”的轮回

除了因车祸、暴病等而突然死亡的情况之外,每个人的死亡,都会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因为人体具有独特的气脉明点,依靠与其相应的意识,就可以感受到其他五道众生所不能感受到的特有程序,在这些程序结束之后,所有的人都会昏厥,这才是死亡的最边缘。

昏厥的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的是几分钟,有的是几小时,有的是一两天,在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之后,就会进入轮回尚未开始之时的、既非轮回也非涅槃的境界。 

谁进入?

虽然说是“进入”,但这只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便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不进入、由谁进入、进到哪里等等的概念。以前所有的意识,以及在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有概念、观点、感受都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如来藏。这里的如来藏,与轮回尚未产生之前的境界完全是一回事。

无垢光尊者说过,无论这个空间存在的时间是一小时、两小时,还是一天,此时的境界与佛的境界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佛而言,烦恼永远也不会再生。虽然凡夫也能在片刻当中处于这种境界,但因为没有修行,就不能阻止烦恼的产生,而只能让这种境界停顿一会儿,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回,并产生新的中阴身。中阴身的第一刹那,就是在这个境界中产生的。由此可见,这也是一种轮回的开始。这种轮回的开始,与生命诞生初期轮回之始的境界、过程是毫无差别的。





西藏的修行人是如何利用死亡的


很多西藏的修行人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修行当中,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际,他们深知:虽然在其他时候也存在解脱的空间,但只有在死亡之时,这种空间才是最明显的。在这种境界来临之际,如果能好好把握,就有可能于这种境界中获得成就。因此,他们一直在迫切地等待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死亡对于这些修行人而言,非但不是不愿接受的可怕灾难,反倒是个稀有难得的突破口。

更近的轮回

更近的轮回开始就是每个昼夜的二十四小时所经历的轮回始末。在白天的一切活动都结束之后,就会进入深度睡眠,在深度睡眠当中,又有可能经历类似于前面所讲的空间—粗大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已经消失,但细微的阿赖耶识却没有中断。之后,这个空间会随着梦境的出现而结束。当然,如果整夜都处于梦境当中,那么这种位于深度睡眠之中的状态就不会出现。这也是一种轮回的开始。这种轮回的开始,我们几乎每个晚上都会经历,所以说它是“近在眼前”。

一个念头,一次轮回

离我们最近的轮回开始,就是一个念头的产生。每个人在每一刹那都会产生千奇百怪的念头,这些念头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也许是一秒、两秒,乃至百分之几秒、千分之几秒,虽然时间极其短暂,但其间也经历了一次轮回的始末。

修行人白天所修的光明,就是这种每个念头之间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光明。

最远的轮回开始,在轮回诞生之际;其次的轮回开始,在众生每次死亡之后;再其次的轮回开始,在众生每天的深度睡眠之后;最近的轮回开始,则在刹那刹那的念头之初。这些轮回的开始,既不可能用任何仪器来测量,也不可能用世间逻辑来推理,只有通过修行人自己的内证才能找到。一旦能找到这种开始,也就找到了轮回诞生的初始。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解释,就只有在密宗的经续当中去寻找。




五花八门的物种起源说

所谓“上帝造人”,以及“有机分子产生生命,大脑产生意识”的所谓轮回开始,以及物种起源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猜测而已。到目前为止,既没有任何人可以直接地感受到这一切,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用某种仪器来证实这一切。

以前西方也存在着人类有灵魂与没有灵魂的两种观点。后来笛卡儿创立了二元论,认为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体;后来又诞生了神经科学。神经科学认为,因为在大脑的某些部分受到破坏之后,就会对意识产生影响,所以意识应当是从大脑中产生的,继而这种思想成为一种主流。时至今日,很多人又对这种说法产生了怀疑。因为这种说法虽然可以解释某些方面的问题,但同时又出现了很多其根本不能解释的脑外记忆等生命现象。






依佛言教,斩断轮回

 

我们在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恍然大悟:轮回的开始、如来藏、光明、佛的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在生生世世、每一天、每一瞬间,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它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只是因为无明的阻碍,才将我们与解脱隔断,并使我们产生了烦恼执著。解脱与轮回之间虽然看似有天地之遥,但如果能够证悟,也就近在咫尺。任何人通过修行,都可以从凡夫俗子的境界到达光明涅槃的境界。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寻找轮回的开头是没有用的。因为,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每个人的经历都如同一场梦,如果在梦中去寻找梦的起源,是不可能有所收获的,同样在原本空性、犹如梦境的轮回中去寻找所谓的起源,也只能碰一鼻子的灰。当从梦境般的轮回中惊醒过来以后,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起源,一切都是一种幻觉而已。什么时候产生幻觉,也就是轮回的开始;什么时候幻觉消失,也就是轮回的结束。

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获得证悟

如果能证悟,则在睡眠的时候也能找到这种机会。在证悟之后,如果能在证悟的境界当中停顿五分钟,中阴的光明就可以停留五分钟;如果能停顿十分钟,中阴的光明就可以停留十分钟。在证悟境界中停顿的时间越长,中阴光明停留的时间也就越长。如果能认识光明,并不中断地在中阴光明中停顿一小时不起任何杂念,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从容地修行。 

证悟的基础,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等加行修法,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要想获得证悟,纯粹是异想天开。在所有的加行修完之后,就可以开始大圆满的修法,之后就有可能证悟。

证悟并不是万事大吉的最终结果

证悟之后还要经过一些阶段。在这种基础上,如果今生的修行始终没有太大的进步,就可以等待中阴的来临,这样才会有一些把握。如果根本没有开悟,却自不量力地妄想通过中阴法门来获得解脱,就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上的观点,是成千上万的拥有高度智慧的人,在佛陀的指导下,于我们自己的实验室里反复研究、实验的结果,它超越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物种起源之说。

 





慈诚罗珠堪布

微信公众平台


智慧照亮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