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EW  BOOK

2020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

《宝鬘庄严论》43




往期: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1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2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3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04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5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6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7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8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09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0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1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2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3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4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5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6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7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8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19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0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1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2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3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4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5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6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7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8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29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0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1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2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3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4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5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6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7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8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39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40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41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宝鬘庄严论》42







五,不成为烦恼之对治的窍诀,如同病人只拿着药袋,无有实义。

                                                             

凡是不能作为烦恼对治的窍诀,即使再高深,也没有意义,就像药囊装药却未服用,疾病永远不能痊愈一般。


听了再多的窍诀,却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贪嗔痴疑慢毫发未损,这些窍诀也没有意义,就像一个病人背着装满各种妙药的药囊,却不服用妙药,又怎能治好自己的疾患呢?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像儿童教育要从三岁做起,三岁决定了人的一生一样。初学佛法的人,就像两三岁的孩子,早期习惯的培养与引导非常重要。这时候我们必须将学到的知识现学现用。养成好习惯以后,学到的东西才能用得上。如果坏习惯已经养成,就积习难改了。


另外一种教育方式,是把佛法当成学问或文化去研究,一直都在学,却一直都没有修。比如,将《入行论》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记得一清二楚,却一句都没有用,一个偈子都没有修,只是把所学的东西,当成衡量别人长短的尺子,根本不观察自己的过失,却吹毛求疵地去查找、挖掘别人的毛病。


因为学了很多,看别人的缺点就更容易,任何的不如法,都逃不出他们“博学多才”的眼睛,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就是掌握了很多佛教知识,却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始终没有进步,最终成为法油子。


这种情况目前在家人中比较少,藏族出家人当中有。因为出家人学得多,整天都在背书、辩论,如果一直不修行,尽在学习方面用功,就会走上这条路,这非常没有意义,我们千万不能走这条路。在家人本来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不是很多,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全部的所学,都变成观察别人的工具,那是最大的失败!





我们曾经反复强调,要将佛法用于生活,这也是如今很多法师与佛教徒的口头禅。但怎样用到生活当中?除了将修行所得的戒定慧用于生活以外,不会有别的东西可以用于生活。戒定慧是通过修行获得的,如果没有修行,就不会有戒定慧,更不可能融入到生活当中。


比如,一个生意人受戒以后,就可以将戒律运用于生活,不撒谎、不欺骗、不伤害他人等等。同样,无论是官员、老师、医生、商人,都尽量地利他,就是慈悲心落实到生活当中的一种表现。如果没有慈悲心,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




即使做了,也只是做给别人看而已,实际上不是帮助别人,不是扶贫和献爱心,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还是爱自己。此时的外在行为,只是充当了“自我”的生力军,是一种对自己更有利的手段而已。


就像先要有钱,之后才能投资一样,佛法融入生活,前提是自己要有佛法,之后才能融入。很多人以为,佛法融入生活的意思,就是不需要闭关修行,只是在生活当中实践佛法的理念。虽然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理念并没有错,佛陀也告诉我们,大乘佛教不能脱离世间、脱离生活。如果有能力,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去帮助所有人解决痛苦,如果有别人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给予,这就是六度的核心。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自己要有智慧和慈悲,否则不可能有能力帮助他人,也不可能愿意无条件地帮助他人。


所以,我们不需要学太多,只学自己修行需要的那部分即可。比如,如果要修四无量心,就先学好慈无量心,之后修持慈无量心,修好以后,再把慈无量心落实到社会,落实到世间,落实到生活当中。然后,再进一步去学悲无量心,也是按照学、修、用的次第。学修过程中,要目标专注,不要学太多东西。如果在学悲无量心的时候,又学中观,又学因明,可一个法都没有修,一个法都没有用,最终学不学都是一样的。


要知道,知识和体会是截然不同的。通过闻思所得到的智慧,是储存在意识上面的;而证悟的体会,却与我们的感官与意识没有关系,它是储存在智慧上面的。最终的证悟,已经完全超越了所有的意识。随着年纪的增长,闻思所得的智慧会慢慢消失。比如,五年前自己的五部大论学得非常好,不但背得滚瓜烂熟,和师兄之间的辩论也无往不胜。但五年、十年过去以后,可能五部大论中的一个论典都背不了,五部大论中复杂的思维逻辑也忘得一干二净,和当初不学没有太大区别,这就是闻思的缺陷和不足。而修出来的体会,哪怕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与菩提心等意识范围内的亲身体悟与感受,却永远不会忘记。


打个比方,一个是长时间地研究蜂蜜的来历、成分、营养价值等知识,另一个是直接去品尝蜂蜜的甜味,过了十年八年以后,有可能知识都忘掉了,可蜂蜜的甜味却不会忘记。




虽然在死亡的时候,意识全部会归零。下一世投生的时候,一切又从零开始,然后又复归于零。意识是变化无常的,即使今生学得好,来世也可能淡化到几乎为零的程度。但证悟是如来藏的作用,如来藏与意识的活动和变化没有关系。所以,明心见性以后,即使换了一个身体和形式,也不会遗忘。


莲花生大师的伏藏埋在什么地方?不是埋在阿赖耶识中,也不是埋在第六意识中。否则在经历这么多的生生死死之后,即使伟大的伏藏大师也会忘掉,所以必须埋在证悟的境界当中。如果是一个标准的伏藏大师,那起码要是一个开悟的人,否则无法将伏藏品埋在他的如来藏当中。我们平时以为,伏藏都是埋在湖泊、岩石等等里面的,其实这只是一种符号,依靠这些符号,可以激活、唤醒伏藏师内心的伏藏。当他们一看到这些符号,立即就能想起当年莲花生大师所埋的伏藏内容。


所以,最妥当的次第,是先闻思,再修行。从知识转换到体会,从体会进入到证悟。未得一地前,还有可能退转。但证悟一地以后,永远都不会退转,其道理也在于此。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在学习中原地踏步。学习的同时,必须要修,必须要用。现学现用,才是最佳的学修方式。

 




To Be Continue






在家人本来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不是很多,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全部的所学,都变成观察别人的工具,那是最大的失败!


——慈诚罗珠堪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