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短片 | 央视纪录片《镜子》敲响家庭教育的警钟

公众平台: 教养孩童

的风景,想自己的问题,不要总着别人如何,总是羡慕别人的辉煌,嫉妒别人的光鲜,阴暗的是自己的心,损耗的是自己的光阴,磨损的是自己的人格。有人说:“人生如棋,一步错则步步错”可我却认为这样的比喻太过决绝,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人生的旅途,山高海阔,天涯路远;而渺小的我们总是容易迷失,以至于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无论怎样的错误,只要勇于承担和改正,就不算太糟。佛家有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无论我们走多远,错多少,只要肯回头,就总会有更好的出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犯错、是漫长人生中,人一辈子必不可少的;人生需要犯错,因为有过错,才会自省,自醒,自我领悟;从而才能更好的善待人生。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误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因为一时错误去否定别人的人生,人活一辈子,并不是因为一个错误就能改变的。不要轻易气馁和妥协,因为今天所有的错,都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考验,也是为了那个更精彩的明天。人生于世,总是好坏各半,对错相交;有些事、做错了不必懊丧,有些路、走错了不必惊慌。人生旅途漫漫,路上总会有些起伏的波澜,总会有些错误的遗憾。我们应该庆幸,因为在前进的旅途上,每一次错误,都是人生的又一次的成长,而我们也只有不断的探索和犯错,才能找寻到属于自己正确的方向。可是漫漫人生路,我们前进的旅途,永远不可能是笔直的,总有崎岖和泥泞,总有坎坷和艰辛;而我们选择前进的方向,也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确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总会有选择错误的时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生总要经历一些别样磨砺,才能更加的坚强。不要总是担心会犯错,因为有时候错,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对。我始终认为,人生所有的对、都是从错开始的!如果我们未曾经历过错,又怎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对。只有走错过路、我们才会明白,有些路不对,只有爱错过人,我们才会明白,有些人不配。或许人就是这样,只有经历过糟糕,才能学会享受美好。只有经历过错误,才能学会审视人生。就像我们如今仍会在某些问题上出错,但明天,在同样的问题上我们绝不再错一次,因为错过一次,我们学会了谨慎,因为错过一次,我们学会了改正。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并且不断的尝试和改正的过程;所以我们都不用担心会犯错,因为今天所有的错,都会是我们明天最大的收获。人生风雨路,有甜亦有苦;漫长岁月里,有笑亦有哭。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也没有谁可以做到无忧无悲。但我始终坚信,走过平湖烟雨、踏过岁月山河,那些历尽过劫数、尝遍过世间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漫漫人生路,总会错几步,但是那错的几步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让你在往后的日子里对上几十步,或几万步……渐渐的,我们长大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与人交往。时间长了,我们便有了情趣相投的好朋友,有了相互关心的好搭档,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像去摘一朵花似的刻意的去撷取,慢慢的,我们被一种叫做“伤害”的东西侵蚀着,渐渐的,我们有了提防。我们总是很坚强,总是微笑,虽然我们身上带有伤害的创伤,但我们依旧平淡的生活着,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恰恰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情时,对方并没有刻意的指责我们,而我们心里却很惭愧;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别人说说笑笑,冷落自己时,我们会难受;当我们被别人的讥笑怒骂充斥的时候,他们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不文明的话语萦绕在我们身边时,我们也许会叹息,也许会愤怒,更多的则是一笑而过。当我和朋友闹翻时,我会很难受,但我绝不会让朋友看见,因为我不想让朋友一起陪我伤心,一起陪我流泪,陪我叹息,当我一天无数次的听到重复的,别人那冷言相对时,我总是沉默不语,耐心的听完他的话,有时候会叹息,更多时候我会想:也许吧!也许他说的对。当我跟朋友绝交时,我很心痛,只不过是离开朋友,没什么大不了的了,我总想让自己不去想,不去忧伤,但更多时候是自己在伤害自己,自己在回忆,自己在在乎,对于朋友本身,自己从来没有多想过...... 我总是对朋友说:“有什么不对的可以指出来,我会改正。”但更多时候,朋友并不告诉我这些,当最后因彼此伤害,忍无可忍时,才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那一刻,我要崩溃,伤害我的不仅是自己,而是那惨白纸上模糊不清的文字,任凭眼泪藏在眼眶,心里一阵一阵伴随着跳动的疼痛而难受。提及伤害,还是自己伤害自己,更多时也是无意间伤害了别人。我总想逃避,想一个人,但那是不可能的,时间久了,自己会变的安静,变得孤独,变得不想多说话。那时刻的伤害才是最重的。人生之路毕竟很长嘛,我们要向前看,要学会为自己减少伤害,学会让自己珍惜所拥有幸福的感觉,珍惜目前所能拥有的一切,我们要学会放弃,使我们不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网罗住,要不然不仅把自己折腾得伤痕累累,也妨碍了自己行进的步履。不伤害自己,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我们拥有平和的心境,使我们能踏踏实实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不妨说,在人生旅途行走时,要时常叮嘱自己:别伤害自己。?

央视纪录片《镜子》首播,这部纪录片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镜子》第一集


《镜子》第二集


《镜子》第三集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就像孩子们在培训结束时,为父母朗诵的诗:“我是一面镜子,我将用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孩子叫你“妈”还是“妈妈”?背后的变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2021-11-12

教育不是比较,每个有梦想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2021-11-11

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看到!

2021-11-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