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脆皮大学生”,自嘲or自救?

学术与讲座 当代学术 2024-02-1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讲座与学术”,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组建了若干微信群,每年开放1次,每人只能进一个群,若已进入我们的微信群系列,请不要再加。资源有限,望理解!


 下列四个群还有部分名额,限时开放  1.语言学2群;  2.简牍学2群;  3.文学艺术群;

  4.哲学教育群;


  请在公众号界面回复“加群”,获取进群信息~(不要发私信)






近日

#脆皮大学生#

#大学生别太离谱#

#大学生真的很脆弱#

等话题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在这个词条下

不少大学生分享了他们

各种“既脆皮又离谱”的经历

上一秒、前一天还好好的

下一秒、第二天就进了医院

……


比如

在宿舍转了个身

结果骨折被120抬走



东西掉了用膝盖挡了一下

髌骨脱位了



“吃刀削面,太好吃了激动大了,

心律直接飙到二百。”

“伸个懒腰,脖子断了……”

“炸个香肠给自己炸个二级烧伤。”

“侧躺玩手机确诊斜视。”


诸如此类让人意外

又哭笑不得的事件

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由于主人公绝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学生

网友因此给了他们

一个特别的外号:

“脆皮大学生”


何为“脆皮”?

“脆皮大学生”越来越多?


“脆皮”本身是一个游戏术语

指的是防御力低下

生命值微弱的角色

在各种版本的“脆皮故事”里

不少大学生以自己的

“惨”和“痛”现身说法

不一样的遭遇

透露出差不多的关切

当代年轻人

如何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


根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

“脆皮”现象的出现

与大学生生活节奏加快

和健康观念缺失等因素相关

日常生活中

不少人运动不充分

作息不规律

膳食不合理

再加上熬夜

意外受伤等状况

身体“亮红灯”也就不难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

大学生身体“脆皮”

除了健康意识不足的主动因素

也有精神压力过大的外界原因

从学业到就业

从情感到生活

年轻人的健康成长

依然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怀


“脆皮”的故事

遮不住“硬朗”的人生


当然

大多数人所谓的“脆皮”

既有夸张戏谑的意味

也有偶然意外的因素

更有自我打趣的意思

在好奇心强又敢于尝试的年纪

年轻人更愿意去体验生活


比起“脆皮大学生”的标签

我们更要看到

成都大运会上

青春身影奋勇争先

杭州亚运会上

青春风采璀璨夺目


2023年7月28日,四川成都,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举行,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入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相信

今天的年轻人不仅“文明其精神”

而且“野蛮其体魄”

身体机能处在最佳状态

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砺、扛得住摔打


关于“脆皮”的讨论或许只是玩笑

豁达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却弥足珍贵

对“脆皮”的故事我们不妨一笑了之

但对“硬朗”的人生必须严阵以待

去全力奔跑,去奋力攀登



文史优质公众号推荐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克强总理二三事


李克强:教育走的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


会议议程丨11月4日-5日第八届“汉语语法史青年论坛”


会议议程 | 11月5日第七届全国语言学博士论坛


白军鹏:写本时代“收”“牧”“放”的混同问题及古书校勘


简帛网|简读西北工作坊:《悬泉汉简(叁)》札记(二)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讲座与学术 )。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讲座与学术】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


最近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时间轴排列了。不想错过最新推送的你,就把“讲座与学术”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讲座与学术”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END


编辑:杨忠霞

审核:蔡章丽

来源:“人民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讲座与学术公众号

点个“在看”不失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脆皮大学生”,自嘲or自救?

学术与讲座 当代学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