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棋的曹操刘备们
欢迎大家扫码关注我的新公号
今天,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易中天教授再聊三国。
在视频里,易教授对“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赞不绝口,说实话,实在不敢苟同。当然,也许是所处的角度不同。我实在是无法站到“英雄”的视角来看三国时代,如果我穿越到三国时代,大概率只是曹操所言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里的白骨。
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本质上是人口断崖式大灭杀的时代。
公元156年东汉人口5500万,从27年之后的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西晋建立的公元265年,短短81年,人口断崖式降到800多万。
就这么一个惨绝人寰的时代,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英雄时代的印象,而且还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国时代谁最英雄?
毫无疑问,就是曹操口中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然,还有那个“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
先说刘备,据说刘备很仁义。虽然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杀伐决断毫不含糊,而不是那个演义里哭哭啼啼的形象,但并不妨碍刘备的“仁义”形象。
别的不说,就是史籍不见有刘备屠城的记载,也不见他有夷灭别人三族的记载,从这点来说,有六次屠城记录的曹操、一次屠城记录的孙权算残暴的话,刘备真还可以算仁义。
当然,我曾看到这样的评论,认为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待曹操、孙权的屠城。
在那个动荡的乱世,曹操如果不采取雷霆措施,何以平定、统一中国北方?其实就是说曹操、孙权们在下一盘大棋。
曹操自己都说他所处的时代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但这并不妨碍曹操下大棋。
曹操的大棋之一就是一个常备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且不仅仅只是针对守城的军人,也包括城内的百姓。
于是仅见于史书者的屠城就有:攻张超屠雍丘;征徐州两屠彭城;征乌丸屠柳城;征关中、陇右屠兴国、枹罕、河池;征侯音屠宛城;攻袁绍坑杀降卒八万。
《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与《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关于“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令都有记载,而且是一条常令。曹操军令如山,可想他手下的将领们执行起来也是不敢打折扣的。
曹操屠城有史籍记载的是六次,没有记载的呢?不知道,但以其令行禁止的作风,根据“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令,恐怕应该在少数。
当然,操粉们对此是很有质疑的,因为曹操是在下一盘大棋嘛。
而且操粉们还认为在唐朝之前,屠城的义项和后来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指屠民,也可以指屠军,还可以指值得称颂的战斗。
看看,说得多好,果真是在下一盘大棋,还是“值得称颂的战斗”,只是操粉们穿越回去,大抵都会是在这样“值得称颂的战斗”成为被屠掉的棋子。
曹操的屠城到底是什么样的屠?是屠民,还是屠军?亦或是值得称颂的战斗?
据《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传》记载,初平四年(公元193 年),曹操征讨陶谦:破彭城傅阳……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陶)谦者皆歼。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百姓流移依(陶)谦者皆歼。” 这个算是大屠杀吗?还是值得称颂的战斗?
“攻袁绍坑杀降卒八万”,杀降即使在中国自古以来都一直是被谴责的,白起坑杀赵兵降卒,项羽坑杀秦兵降卒都是被史家谴责的。
但操粉们怎么能理解曹操们的苦心呢?这不都是为天下苍生计么,这不都是大棋么,这个大棋没办法不下。
再说了,阿瞒不是也是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么?
雄才大略的曹操喜欢下大棋,“仁义”的刘备下棋吗?
当然下,只是下的棋不一样而已。
刘备怎么下大棋的呢?
魏蜀吴三国经济实力不同,作为实力最弱的一方,蜀汉自始至终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更好的榨取钱财,刘备使用强硬手段,铸造直百钱来榨取四川老百姓使用五铢钱。
这就是刘备的大棋,“直百钱”即“值百钱”,表示这枚钱币值一百个钱,它的基准就是五铢钱。
直白钱最初重量约10克左右,大约是原先五铢钱的3倍,可刘备集团强迫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小民百姓必须当100枚五铢钱来使用。
这等于抢了豪强也抢百姓,相当于用通货膨胀来收割。
这么看起来,“仁义”的刘备可比曹操会下棋。
刘备集团通过割韭菜,以同样多的铜去换取民间三四十倍的物资和劳务,物价至少也要涨个三四十倍。
这种用通货膨胀来收割的方式确实有效,“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刘备死后,诸葛亮治蜀十余年,直百钱的成色越来越差,重量甚至不到0.8克,但按规定购买力却还是相当于一百枚五铢钱。
诸葛亮下起大棋来可一点不比曹操、刘备差。
有人说刘备集团这种割韭菜方式尽管没有血腥的杀戮,可比杀戮还要残忍几分。
请收起你的小民利益,没看到蜀汉君臣为了汉室复兴殚精竭虑吗?
外有曹魏、孙吴等虎视眈眈,内有益州本土势力离心离德,你要先帝、丞相怎样?
只有臭名昭著的董卓不装逼,说了实话“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