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生学院成功举办“2023诺奖解读系列报告会”

10-11月,新生学院举办“2023诺奖解读系列报告会”,七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和一次科研实践,为全体新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1000余名同学走进讲堂与实验室,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明晰学术旨趣,激发科研理想。

10月21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邓正涛教授以“量子点背后的五彩故事——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为题,带领同学们共同领略以量子点为切入的纳米世界以及科学的极致之美,介绍了南大量子点实验室以及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月22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执行主任李茹恬教授以“从双螺旋到mRNA疫苗:核酸与诺贝尔奖”为题,回顾了人类对“遗传物质”这一“生命密码”深入探究的科学史,进而阐述了核酸与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渊源

10月23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俞寿云教授带来“从核酸药物的发展谈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学术讲座。他从“核苷碱基修饰”与“有效mRNA疫苗”讲起,解读了这项成果的获奖理由与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10月27日,南京大学商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曲兆鹏为同学们带来题为《方法论革命、历史与现实——从诺贝尔奖看经济学研究的趋势与演变》讲座,结合克劳迪娅•戈尔丁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大量历史数据来研究现实问题的事迹,曲老师与同学们一同探索了“因果推断”和“大数据”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既要练就“语言、计算机、表达和写作”三大硬技能,也要提升“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三大软实力。



11月3日,新生学院与化学化工学院联合举办“走近诺贝尔化学奖——量子点制备实验室开放日”。40位大一同学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淳远教授的指导下参加量子点制备实验。淳老师讲解了本次制备实验运用的水热合成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引导同学们一步步认真开展实验操作。他结合量子点的发现与研究背景,引出碳量子点在量子点领域的制备与应用优势,并展望量子点技术未来在医学、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此次活动,以科研实践的方式让高深知识触手可及,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

11月8日,《量子点——点亮自己照亮世界》讲座在鼓楼校区逸夫馆举行。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元元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2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及相关科学家们在当前学术领域的工作进展,并向同学们展示了量子点反应不同阶段的材料。结合我校科研团队在量子点领域的研究成果,王老师鼓励同学们打好专业基础,主动将自己的学术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瞄准学术前沿,积极探索创新。

11月15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于涵洋教授带来题为“mRNA疫苗——202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的讲座分享,为同学们深入解读mRNA疫苗技术及其获奖背后的科学故事。于老师详细阐述了mRNA疫苗的发展历程、设计原理及其在全球健康危机中的关键作用,让同学们对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科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讲座最后,他勉励新一代南大学子要勇敢探索科学的前沿,在一次次实验和尝试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于人类的实际应用。



11月17日,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教授做《理想与诗意: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探究》主题报告,讲座聚焦约恩•福瑟的戏剧作品,对其作品中的理想主义精神与诗性表达和现代戏剧创新进行了探讨。在解读写作手法的同时,何教授寄语同学们要坚持阅读,学会从具体的作品与文本中得出自己的分析和认识,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戏剧作品;在文学的世界里,在无限的偶然中展望文学与艺术可能的未来。

新生学院将立足学风建设,持续关注科学前沿,联动院系资源为新生同学提供更多创新思考和科研实践的平台,为营造学生成长良好生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贡献新生力量!

文字|付哲豪

美编 | 李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