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产业观察——苹果Vision Pro发布带来的行业发展思路分析
Labs 导读
苹果公司在WWDC 2023大会中,正式发布了该公司的第一款VR/MR设备Vision Pro,定价3499美元,计划2024年在美国苹果官方零售店发售。苹果表示相信混合现实技术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技术,正如iPhone开启了移动计算的时代,Vision Pro将开启空间计算的全新时代。
Vision Pro的发布为XR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目前的Vision Pro毋庸置疑是全球市场上集众多尖端科技于一体的高端MR头戴产品,但我们认为,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苹果在其领域多年布局的一种体现,值得欣慰的是,这确实为XR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作者:李达
单位: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
1
苹果Vision Pro产品定位分析
通过分析来各大自媒体视频的实际体验感受,基本可以确定Apple Vision Pro的实际体验与苹果WWDC中介绍视频差距不大,一方面粉碎了发布会后传言Apple Vision Pro演示视频为纯渲染视频的谣言,另一方面也可以基本确定硬件参数和实际操控体验上是强于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对比微软HoloLens、Meta Quest Pro等为代表的MR/VR头部硬件品类,由于Apple Vision Pro的突出性能表现,因此也有人把Vision Pro看作单独的一类产品。
客观来说,Apple Vision Pro虽然在实际体验上超过了市面上的同类竞品,但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当下的AR/VR/MR的应用形式,无论是在应用场景、核心功能以及使用方式方面都是相似或者借鉴的,反观微软HoloLens在2016年的发布会上的宣传视频已经接近于目前Apple Vision Pro的宣传效果,但微软HoloLens受限于极小的FOV视野,到今天依然被行业诟病为宣传与实际相差过大,而苹果则是真正达到了宣传效果与实际体验的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目前的Apple Vision Pro虽然是全球市场上第一款集众多尖端科技于一体的高端MR头戴产品,但它并没有跨越时代,它只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苹果多年布局的一种体现。
而针对苹果在Apple Vision Pro这样的高端头戴式MR产品的发展思路,可以通过个人市场与行业市场两方面展开分析:
1、个人市场方面,作为定价3499美金的产品,注定了这款产品的受众不会是面向开放市场的个人终端设备。据此分析可得出Apple Vision Pro在个人市场的目标客群和受众将会较为小众,可能并不是本次苹果发布会的主要目的,由于没有明确的官方以及行业说法,因此推测此次发布的MR头戴式设备的目标可能更偏向于教育个人市场用户,让更多的人了解XR是什么,这也是苹果一向擅长的方式。
2、行业市场方面,Apple Vision Pro是一款定性为Pro的产品,在苹果产品定位中属于专业级高端产品,外置电池2小时的续航更限制了作为生产力工具的移动属性,因此产品基本可以作为一种固定场景下使用的专业级产品,这在苹果官方的演示视频中可以得到较多的印证,演示视频中的场景均为家庭场景的客厅或卧室。基于此分析,苹果此次发布的MR头戴式设备在行业市场中是一个面向专业级用户,且在固定场景下使用的产品,就目前的内容数量以及成熟度来看,短期内也不完全适用于行业市场中工业、文旅、教育等专业场景,推测目标客群主要为苹果生态环节中的开发者、专业内容制作者或相关领域合作方,也暴露了苹果打造所谓“空间计算时代”新一轮闭环生态的野心。
2
苹果Vision Pro发展思路分析
现据韩媒Pulse News报道称,有苹果供应链人士指出,该供应链公司再次将其首年销售目标下调至15万台。实际上,根据各路媒体在WWDC大会发布前一路以来的报道,苹果对所述设备的预期销量已经是一降再降。例如,苹果最初预计设备的首年销量为300万台,但后面将这一数字砍至100万台,然后再降至90万台。临近WWDC大会发布时,苹果的销售目标又变成了30万台。根据该媒体的最新说法,相关数字已经变成了15万台。
高昂的定价和硬件产能限制或许是苹果一再削减销售目标的原因。定价方面,Apple Vision Pro定价3499美元,另一方面由于视力矫正用户需要选购蔡司的定制光学插片。相关媒体猜测定制镜片可能需要300美元至600美元,这样一来,整套设备的价格或许会达到4099美元。
硬件产能方面,由于Apple Vision Pro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有媒体报道,苹果的VR/MR头显将是供应链相关企业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硬件产品,而其独特的设计已证明是前所未有的制造挑战。
针对制造工艺复杂以及对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了适应头显的曲面外壳,苹果不得不自行开发出首款“曲面主板”。
2、设备搭载的Micro OLED显示屏据称非常昂贵。由于尺寸和像素密度的高要求,苹果MR头显的供应商索尼在今年可能难以为超过25万台设备生产足够的面板。
3、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称,由于复杂的设计,苹果在开发的早期阶段每天生产100台头显,但只有20台达到了标准,早期测试良品率不足20%。
综上,根据苹果MR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高昂定价与硬件产能限制分析,可合理预测Apple Vison Pro年市场出货量在50万台以内,符合其面向专业级用户的市场定位。因此目前来看,短期对XR行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或许将显得微乎其微,但苹果在生态打造方面的优势和目前取得的成绩则又确实可以让行业报有一定期待。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在Twitter发文表示,苹果已经在研发一款价格更亲民的低价版Vision头显,并且最快将在2025年年底发布。
3
全球运营商在各个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自2G通信技术发展到如今的5G通信技术以来,全球的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天翻地覆的发展,从PC互联网时代迅速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又即将面临来自于如元宇宙、空间计算、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下个时代技术的新一轮挑战。全球电信运营商在各个互联网时代均面临了来自互联网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而仍将⾯临的共同难题依然是:如何在互联⽹经济⾼速发展的今天,不再沦为⼀个简单的为互联⽹公司提供数据服务的管道。
为摆脱管道化的难题,各大电信运营商均开启了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中国移动从2G技术追赶迈向了5G领航时代,5G技术一方面大幅提升了个人用户高带宽移动互联网业务体验,创造出新的生活娱乐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契合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等5G网络能力,与其他基础共性能力,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构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了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中国移动目前5G在技术标准、网络部署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化探索也逐渐显现。个人应用主要涉及文体娱乐等行业,垂直行业包括政务与公用事业、工业、农业、医疗等多领域行业。已实施如超高清视频视频监控、VR/AR、无人机和机器人等经典5G应用案例,在全球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中体现了表率和引领作用。
4
终端算力与云端算力的蓬勃发展
摩尔定律:指半导体技术的集成度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翻倍,而成本却降低一半,即每年性能提升倍数为1.5到1.6倍。这条定律的发现者戈登·摩尔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定律也成为了半导体业的一个里程碑。但是,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步,摩尔定律是否还有效,为依赖半导体产业的相关生态链打上了一个问号,基于芯片的终端算力是否已经快要走到末路?
由于芯片成本的增大和晶体管数量的增多,芯片复杂度的提高正在放缓。而芯片尺寸的缩小是摩尔定律的基础,但是,晶体管数量的增加据认为会达到一个物理极限。另一方面,由于半导体工艺细化,人们已经遇到了许多工艺问题,例如光刻技术、热管理、射频性能等等。并且在工艺普遍进入纳米级别后,摩尔定律或将已经不再适用。因为在纳米级别,温度和其他物理效应会影响芯片的工作效率,从而阻碍了芯片的继续缩小。所以,行业部分人们认为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才是未来芯片推进的主要途径。
综上,对于在面对摩尔定律失效的一些替代方案来说,人们已经在努力研究新的技术方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能够更好的优化数据和任务的分配,从而更好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也因此而迎来了终端算力逐渐向云端算力发展的大潮,全球各大国均在发展云端算力的技术方向展开了前瞻性布局。
在加快推进“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国家已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推动算力资源协同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移动明确了“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新定位,制定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新战略,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其中,算力网络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国移动开创性提出:打造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多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算力网络,推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
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公司定位,以移动云为关键载体,推动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推动算力网络从泛在协同到融合统一再到一体内生。目前移动云已经跃升至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未来,中国移动将升级算力资源布局,勇担算力网络国家队;以移动云为关键载体,加快推进算力网络从泛在协同到融合统一再到一体内生,推动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
5
终端厂商的封闭生态与开放生态之争
苹果公司作为一个市值即将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企业,这与苹果多年在iPhone、iPad、Macbook等产品的封闭生态布局是分不开的。
iPhone、iPad、Macbook等产品使用的均是苹果自家的iOS、iPadOS、MacOS等自研系统,且硬件不支持更换电池,且软件也只能从对应的App Store下载,组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软件生态闭环。此种软件生态闭环随着苹果在M系列芯片的布局,逐渐演变成了基于芯片+软件的双重闭环体系,在2023年WWDC上与Vision Pro一同发布的Mac Pro补齐了M系列芯片最后的一块拼图,进一步巩固了苹果封闭生态的影响范围。
以苹果公司为代表打造的封闭系统带来了对其领域的绝对优势,一定程度上也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好的用户体验。它所提供的产品表现出了优异的协同作用,而且不同的产品之间也实现了无缝结合。但是,在这个封闭生态系统中,苹果掌控规则,执行规则,并且独断专行,任何不按照苹果的规则参加游戏的人都将被拒之门外。
也正因如此,苹果在封闭生态享受绝对优势的同时,又面临着绝对的压力和紧迫感,为保证股价的不断攀升,不同于别的巨头企业,苹果需要每年绞尽脑汁思考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每年的苹果发布会既是一场大考,也是一种来自市场的挑战。谁也不能保证苹果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或是下一个摩托罗拉,随着像手机这样的移动终端走向了创新的瓶颈,面对摩尔定律所带来的终端算力制约,即便强如苹果也显得捉襟见肘,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恰恰也证明了苹果在创新上的焦虑和压力,封闭生态带来的优势也必然会承受市场考验带来的压力。
在商业发展中,封闭系统并不是新鲜事物,在传统行业,大部分的公司最开始都是采取的封闭系统,比如汽车制造业,早期汽车制造的每个环节都由自己负责,随着以各大汽车制造公司为代表的行业巨头们开始把很多非核心企业价值链环节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便构建了开放系统的蓝图。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讲求合作共赢,对比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为行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多的创新以及更大的市场。以安卓系统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在谷歌发布安卓系统以来,安卓系统在全球范围百花齐放,基于安卓系统每个厂商都能做到自成体系、百家争鸣,手机硬件、应用商店、操作系统,几乎与手机有关的任何一部分都也可以被改变,三星、华为、小米等一众互联网头部厂商的崛起均离不开安卓系统带来的开放生态,也为行业增添了更多的竞争与创新,也迫使苹果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资源进行创新探索。试想如果没有来自于开放生态的制约,任由以苹果为代表的封闭生态公司占据主导,世界又将是一个怎样的格局?
在未来的科技创新与商业发展中,开放生态和封闭生态之争仍然会是一个长期竞争的过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空间计算等每一个技术的革新和进步,都离不开国与国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不论在什么时代,竞争才是持续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发展与进步的源动力。
面对全球竞争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移动胸怀“国之大者”,全力做强做优做大,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在求真务实中显担当,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数字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移动明确“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新定位,制定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新战略,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中国移动还在不断夯实网络优势基础,推动5G与AI、卫星、XR等技术深度融合,加快5G向网络智能化、天地一体化、通感一体化演进,加快6G、下一代光通信等前沿技术攻坚,引领未来信息通信技术,接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专访 | 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白国涛:打造数智核心引擎,共创开源数据库发展生态
● 附下载 | 中国移动黄宇红出席2023 MWC会议,发布“5G-Advanced行动计划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