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巨星的一场南京city walk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剧中描写了侯方域与李香君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展现明朝末年的社会现实,被喻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
//昆剧《1699 · 桃花扇》
孔尚任(1648年—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他创作的这部巨著有一半以上的场景在南京,戏文中提到大量南京的景点。《桃花扇》与南京的渊源,要从作者的一场南京深度游说起。
//孔尚任打卡过的南京景点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月,孔尚任在郁郁许久后,终于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自扬州逆流而上,前往南京。
七夕那天,孔尚任独自在船上度过。窗外一场风暴刚刚结束,他心情低沉地感慨道:牛郎织女为了鹊桥相会而跨越天河,而我又是为什么孤身渡江呢?那时他还不知道,他踏上的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次旅程。
到南京的第一天,孔尚任白天登燕子矶弘济寺,看江水磅礴;夜晚泊水西门,对着莫愁湖怀古抒情。他的满心惆怅得到排解,果然没错,南京没白来。
//南京燕子矶
两个月的时间,孔尚任在南京几乎游遍了美丽山水,游览之余访故友、结识新朋友,好不惬意。孔尚任都游历了多少美景?仅从他诗中看到的,金陵四十八景他打卡了二十处,所有景点大大小小共计有六十余个。
//孔尚任打卡的南京景点
万叠青山抱石城,这群山,爱了
山是南京的文化符号。孔尚任到了南京以后,尤爱山林。燕子矶、冶城山、清凉山、鸡笼山、雨花台、钟山、牛首山、祖堂山、凤凰山、清凉山、聚宝山、栖霞山,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京名山。
//清凉山↑
//钟山→
//鸡笼山↓
众山之中,孔尚任对牛首山与栖霞山格外喜爱。他从白云梯登上牛首山弘觉寺,白日赏古木翠色、层云出岫、秋红倚竹,夜晚听松入眠,好不惬意。
//牛首山
登牛首山弘觉寺
直向松林密处登,烟云忽透殿层层。
收来远岫无边翠,接入长江一道冰。
老瓦常栖分饭乌,残阳只照补鞋僧。
我来禅院何缘住,莫便安单说上乘。
宿朝爽阁
(在西隐庵内)
山阁月闲无定期,西南林壑又相宜。
若停对景关窗处,不误听松就枕时。
云出床头常润被,秋生树杪忽催诗。
尘缘未谢何来此?惭愧高僧夜自知。
不巧遇上缠绵秋雨,孔尚任内心焦急:“秋山能放几时晴,时刻浓云逐洞生。”好在终于等到放晴,得以登上牛首山巅,“一阁凭高秋,八窗绝世景”。到祖堂山后,他还屡屡回望牛首,恋恋不舍:“昨日支颐吟坐处,回看方晓是蓬莱。”
在南京的最后一站,孔尚任去了栖霞山。春牛首,秋栖霞,赶上栖霞山最好的季节,他赏千峰翠色、红叶层层,簌簌飘落的金桂更是让他对人生有了一番别样的感悟。
//栖霞山
游栖霞寺其二
殿阁层层上,芒鞋已到天。
但闻松水沸,不辨市朝烟。
红紫垂秋果,香灯坐老禅。
到来消万虑,拟借一床眠。
看栖霞诸庵桂花
登岭复渡溪,精蓝望望有。
竹柴路交通,桂蕊落地厚。
香拥屐齿泥,爱惜每却走。
逢僧扫石床,花底坐良久。
风吹金粟垂,簌簌接盈手。
嗅之澹无香,乃在浑忘后。
诸境习为常,顺逆皆能受。
城隅粪车多,道逢何足呕。
他在栖霞山最重要的收获,是拜访了隐居在白云庵的明朝遗老张怡,这次谈话深深影响了日后《桃花扇》的创作。
//栖霞山桃花扇亭
这趟深度游中,孔尚任写下80多首题名诗,这些几乎“日更”的旅行笔记生动地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东塘与老友促膝长谈,真是舍不得分开驾彼巾柴车,欲别仍把袖。艰难吾道稀,张琴成独奏。(《虎踞关访龚野遗草堂》)
东塘
Part 03
打卡南京秋景的他,
写下了春天的爱情故事
九月初,孔尚任为期两个月的南京之行画上了句号。在南京游览的一路,他脑海中《桃花扇》的故事脉络逐渐清晰。
十年后,《桃花扇》书成,上演后一炮而红。孔尚任这趟金陵行的影子在戏中随处可见。
他曾居住、与好友多次集会、饮酒、吟诗的朝天宫西山道院,成了戏文中侯方域与友人看梅花的地点;他眺望过的莫愁湖,成了侯方域的住处;栖霞山则更不必说,李香君与侯方域在栖霞山重逢,双双入道,点化他们的张遥星就是明朝遗老张怡的化身。
//朝天宫
剧中提到的还有莫愁湖垂杨、秦淮水榭、三山街书铺、鸡笼云树、城南苍翠等等,这些金陵美景在《桃花扇》中宛如一幅幅风情画卷。
//莫愁湖
虽然有些地名孔尚任在诗文中没有提到,但想必他一定也曾游览过,才能把这些名山胜水、街坊市廛以及朱门庙堂描述地如此生动。
也许是孔尚任在这趟旅行中觉得秋天太过凄凉,因此把《桃花扇》中李香君与侯方域美好的相遇写在桃花盛开的春季,戏文中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南京的春景。
《桃花扇》开篇,有句台词这么写道:“我辈且看春光”。或许,孔尚任也想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再来一次南京。
//《桃花扇》中与南京春天有关的戏文
第一时间收到展览/活动热点信息
往期精选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精品文章】
【展览进行时】
【活动进行时】志愿者丨摄影志愿者招募征集丨“我与老城南的故事”征稿启示丨含官方证书
#博物南京 #诗行南京
编辑 | 胡宇蒙,审校 | 杨晓慧,监审 | 吴阗、宋燕、毛晓玲。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