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工人都在这里生活
老地名是反映南京城市文化的“活化石”,历史上南京出现过超2万个老地名,南京也是全国第一座把历史地名列入非遗保护的城市。截至2023年,已有210个地名入选南京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个地名都有一段独特的文化记忆,从中可以读到更接地气的历史。
本期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与传统手工业相关的老地名,看看古代打工人都在哪里生活,我们每天走过的大街小巷有可能就是古代的“产业园”。
01
木屐巷
南京市秦淮区莫愁路东侧
木屐巷东起仓巷,西接莫愁路,全长不过百余米。木屐是指古人穿的一种两齿木底鞋,具有凉爽、防滑、增高、耐磨、取材方便、制作简易、行步有声等诸多优点,在古代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它的受众。明清时期,这条巷子里有很多制作木屐的作坊,故而被称作木屐巷。木屐巷的老宅很有特色,是典型的白墙黛瓦和红木门的三进宅院,如木屐巷7号是典型的江南穿堂式院落,木屐巷10号曾是清朝建立的湖北会馆。
南朝·木屐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从木屐巷往北走,就到了“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的朝天宫,这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
02
弓箭坊
南京市秦淮区升州路南侧
在古代,弓和箭是配套的作战工具,也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武器。三国时期,东吴定都建业(今南京)后,在此设立了制造弓的弓匠坊和制造箭的箭匠坊。明《正德江宁县志》记载“箭匠坊,在铁作坊东,南接丫头巷,北接火楼巷。”“弓匠坊,在铁作坊西,北通三山街,南通颜料坊。”如今的弓箭坊实为古代的弓匠坊所在地,由于后来“匠”被讹传成“箭”,所以此处一直被称为“弓箭坊”。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
在弓箭坊的北面,是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青砖路、木格窗都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宅第也坐落于此,这是南京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同时还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示与保护南京非遗及民俗文化。
03
箍桶巷
南京市秦淮区长乐路南侧
相传明朝时期,江南首富沈万三家的箍桶匠就集中居住在这条巷子里,负责制作装酒的酒桶,是沈万三开办酒楼和酒坊的配套产业。这些箍桶匠的手艺精湛无人能及,慕名前来学艺的人很多,来找他们干活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叫做箍桶巷。而箍桶匠们所用的木材、木料几乎都由住在附近的木匠来加工,人们就给附近那条巷子也取了一个好记的名字——木匠营。
箍桶巷箍桶匠人雕像
随着时代发展,木桶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经过改建,箍桶巷成为了老门东南北向的主干道,南京现在还流传着相关的歇后语:“箍桶巷里选马桶——眼花缭乱”“箍桶巷里买马子——货比三家”等。
04
扇骨里
南京市秦淮区秦虹街道下辖社区
在没有空调和电风扇的时代,扇子是必不可少的消暑利器,而扇子骨是扇子的重要构件。通济门外的扇骨里和附近的扇骨营在清代都分布着制作扇子骨的工坊,清代文人甘熙在《白下琐言》里记载:“吾乡造作折纸扇骨,素有盛名,多聚居通济门外。其扇面用杭连纸者,谓之本面;用京元纸者,谓之苏面。”这片区域也因此得名。
金陵折扇
早在宋代,南京制扇业就已远近闻名,明清时期是金陵折扇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基后,十分喜欢南京的折扇,下诏“命工如式为之”,从此,折扇“自内传出,遂遍天下”。金陵折扇具有“白如玉、光如镜”的特质,在四大名扇中首屈一指,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棉鞋营、纱帽巷、打钉巷
又和哪些手工业相关呢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地名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们一起云游老南京
-END-
第一时间收到展览/活动热点信息
往期精选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精品文章】
【展览进行时】
【活动进行时】志愿者丨摄影志愿者招募征集丨“我与老城南的故事”征稿启示丨含官方证书
#博物南京
编辑 | 姚一凡,审校 | 杨晓慧,监审 | 吴阗、宋燕、毛晓玲。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