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点治理的汾河为何多处决口?信息发布是否及时…四问山西防汛救灾

新黄河客户端 新黄河 2022-03-26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全省平均降雨量119毫米,汾河流域平均降雨量132.6毫米,均远超历史同期最高值。随之而来,山西迎来一场防汛救灾和应急救援的“大考”。


根据10月12日山西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全省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7.69万亩,倒塌房屋1.9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29亿元……


如今,汛情趋于平稳,巨大损失的背后值得思考。





多处堤防决口

河道治理工作如何?



10月12日,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桥东村,7日出现的汾河新绛段决口已在24小时后成功合龙。土坝上,20台水泵正在日夜不停地进行抽排作业。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巡视,每当走到合龙位置,他总会格外仔细地沿着坝边查看,不时用脚踩一踩感受土质的虚实。往日,堤坝与河流之间仍有大片空地,附近村民在此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如今已是一片汪洋,仅有个别庄稼顶部露出水面。决口位置曾埋有排水管,尽管汛情之前已经封堵,在面临最高流量1125立方米/秒的洪峰过境时仍成为了洪水的“突破口”。

汛情期间,山西多处河坝决堤。除汾河新绛段,乌马河清徐段,磁窑河汾阳段、孝义段等还发生了多处决口。乌马河、磁窑河均为汾河支流。作为三晋大地的“母亲河”,汾河纵贯山西省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和运城6市45县,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汇入黄河。


河道治理对防汛防洪的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山西全面启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先后编制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出台了《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在生态修复的同时,河道综合整治随之进行。例如,去年印发的《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就提出,明确干流、重要支流的防洪标准,以防洪、控污、调水、增湿、绿岸保土为治理重点。在不改变河道整体比降的前提下,对主槽进行清淤疏浚、局部束窄河段进行主槽拓宽;河道内已建溢流堰进行疏浚,恢复其蓄水功能;淤积严重的支沟口进行疏浚处理。



“无人问晋”背后

信息发布是否及时?



与受灾严重程度相比,“山西暴雨”的网络热度却并不高,一个网络新词“无人问晋”应运而生。

受灾程度与网络热度的不对等缘何而来?一位媒体相关研究专家分析,信息传递的滞后性或许可以说明部分原因。首先,在网络时代,媒体在灾害发生时起到的信息传播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当地官方媒体,应当及时把受灾真实情况传递给大众。通过丰富的新媒体作品呈现受灾情况,从而引发人们关注,吸引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救灾之中。切勿‘报喜不报忧’,只表现官方程序性报道”。


另外,10月12日,山西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召开。距离连续强降雨已过去5天,这场发布会显得有些“姗姗来迟”。前一天,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知,“当前我省汛情总体趋于平稳,中小河流水位逐渐降至警戒水位以下。根据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按照《山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省防指决定于10月11日18时,将省级防汛III级应急响应调整至IV级应急响应。”对于外界而言,这样的省级发布会无疑是信息最权威也是最全面的,在汛情总体趋于平稳时的发布会是否降低了外界对灾情实时信息的了解?

与网友提出的“无人问晋”相对应的,灾情期间的“求助文档”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并为灾区群众提供了帮助。这份共享文档的最初创建者是一位山西女孩——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大三学生祁一菲。在女孩为家乡贡献力量的感人故事背后,有网友也不禁发问,山西官方救灾信息是否滞后?应急协调能力有无欠缺?



1000多处文物出现险情

是否缺乏文保应急预案?



平遥古城城墙发生局部坍塌、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蒙山开化寺遗址及连理塔的南厢房出现较大险情、太原三轸真武庙戏台濒临坍塌……连日的雨情给山西的文物,尤其是古建筑带来不少“伤痛”。

山西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据了解,截至10月10日中午12时,全省各市上报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其中,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比17.8%,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出现墙体坍塌、梁架倾倒等险情相对多一些。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

据报道,山西目前受损更为严重的文物,多集中在县级及县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量未登记在册、未定级、散落在偏远村落的传统建筑。新绛县古交镇闫家庄的一座魁星楼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古建筑没有抵住风雨的冲击而陡然垮塌,而此前这座不在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的魁星楼早已破败不堪……




农田受灾357.69万亩

百姓损失如何处理?



10月12日中午,在新绛县桥东村,站在村民赵忠信家二楼的楼顶就可以看到百十米外的土坝。已经封堵的决口像是一块补丁。他家的玉米地和山药田都已被淹没,70岁的他有些伤感地说,“估计损失得有十多万吧,一年可能就白干了。”

12日,桥东村,不远处是已合龙的决口。

距离不远的吕小龙家同样损失不小,因为房子地基低矮,他家的积水一度达到一米半左右,地板、家具、家电都遭到水泡。“去年刚花了不到三万元翻新了装修,算上家具家电啥的,好几年挣的钱都损失进去了。不过,好在人都还在。”吕小龙一边收拾被泡的衣物一边说。

12日,在新绛县桥东村,村民吕小龙与妻子回到满是泥泞的家中,卧室的床已经被洪水冲泡。

12日,在新绛县桥东村,村民吕小龙与妻子回到满是泥泞的家中,收拾家中的物品去亲朋家居住。

面临同样问题的不止赵忠信和吕小龙。根据山西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山西农作物受灾面积357.69万亩,倒塌房屋1.95万间,严重损坏1.82万间。如何帮助受损失的老百姓,同样是一项重要工作。据了解,目前,山西省红十字会就8020万元募捐资金已向省应急厅报告请示,将按照指示,统筹用于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将落实各类农业保险政策,加快灾情查访和定损理赔,最大限度减少农民因灾损失。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卢震 摄影王汗冰 发自山西运城)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留言区分享
推荐阅读
👉他们向美国边境开火
👉判了!极为恶劣,无期徒刑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编辑:邵猛 校对:王菲
希望没有灾情,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