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追捧的一体化压铸,赚钱能力却让人“跌破眼镜”

韩枫 见智研究Pro 2022-09-24


点击上方 见智研究Pro 关注我们



成本竟然占收入九成,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利润大幅波动主因。

一体化压铸的热度持续居高不下,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时间接踵而至,产业链各公司的赚钱能力也迎来大考。

一体压铸技术在特斯拉的带动下,被看作是制造汽车的新兴技术,对于这种工艺的优点之前已经进行过详细分析,可参见被低估的“一体压铸”:电动车革命的关键工艺?


而在本文中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公众号:见智研究Pro)将重点关注于:

一体压铸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哪个环节的盈利能力最强?


01


一体化压铸工艺

有哪些环节




压铸后的零部件是最终的产品形态,在此之前,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被称作为压铸工艺。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一体化生产所需的环节,要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来看。

  • 上游包括三大生产要素:原材料(主要是免热铝合金)、设备(压铸机等)以及模具。

  • 中游是具备压铸工艺的生产厂商,市场格局包括第三方和整车厂

  • 下游是汽车品牌方

在简单了解了产业链的分布之后,相必大家会好奇这么多环节和流程,那么到底谁具备最强的话语权呢?


02


产业链中的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一般分析产业链中具备较高议价能力往往会涉及:订单为王以及技术过硬两种情况。


订单为王

汽车无疑是一种消费品,行业的需求还是看汽车销量。

那么哪个品牌的订单多,对于零部件的需求相应也会更多。而越多的订单给到制造零部件的厂商,业务量更大,价格也就更好谈。


值得关注的是,从第一部分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拆分来看,中游对于零部件的生产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外包给第三方压铸厂商生产(比如:文灿股份、广东鸿图);另一种是整车厂自己来生产(比如特斯拉、小鹏都在打造一体化压铸工艺车间)。

这里稍微留有一个悬念,为什么整车厂会考虑要独立生产,是利润高不愿意放手,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此外,整车厂也在纷纷布局原材料免热铝合金的市场。

在分析完第一个谁拥有更多订单,谁有议价权的逻辑后;接下来要看一下技术过硬具体是什么情况?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加工工艺,在拥有了材料、设备、模具后,厂商要进行生产操作。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

一方面它直接影响成品的良率;另一方面就是生产中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及技术诀窍(KnowHow),而要获得这个能力是需要“真刀真枪”的实战经验

在汽车领域,企业只有开发过两代车以上才能够逐步建立和完善Know- How体系,而对于第三方代工厂来说,如何生产就存在技术壁垒。

这里也就可以解惑为什么整车厂可以做压铸零部件,是因为有自主生产经验的整车厂掌握(Know-How)工艺,也就是知道产品要如何设计生产是核心竞争力。

如果这样看,第三方难道就没有竞争力了吗?

倒也不然,因为压铸工艺除了(Know-How)外,对于金属材料加工过程的降温处理,结构件的生产经验积累也会有自己的特色,而这就成为第三方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拥有高真空压铸工艺的积累、热处理工艺以及材料制备技术、模具的设计经验等等。

总得来看,在原材料生产以及压铸工艺环节,整车厂都开始布局,并且还掌握重要的生产工艺。


03


设备厂的利润率

更胜一筹




除了了解到一体压铸是门技术门槛高的工作的以外,想必大家也很关注产业链利润的分配情况。

接下来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继续对中、上游的盈利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中游

对于中游具备压铸工艺的厂商来说,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是非常高的,以一组数据来看非常清晰:


作为国内大部分的第三方压铸公司来说,成本竟然占到收入比重九成左右。

在剔除高额的成本后,公司的毛利率以及净利率水平都非常的低,可谓纯纯的"苦力劳动者"。

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考虑到,现在对于劳动力密集性制造业来说,有一部分交给工业机器如机械臂等,但是机械化的特征就是重资产,要投入很多钱购买设备,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外,压铸公司还要采购昂贵的大型压铸机。目前7000T的压铸机价格大约在6,000-7,000万元,使用寿命约15年。

另外,原材料采购是成本的主要开支方向。文灿股份为例,其中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接近57%,制造费用约占31%,人工费用约占12%。

对于“赚辛苦钱”的第三方压铸厂来说,原材料、制造费用以及设备采购开支严重的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上游

那么原材料和设备厂的情况会更好一些吗? 分别来看一下。


原材料方面:

对于一体化压铸工艺来说,主要材料是免热处理铝合金。

根据近日,国内龙头公司立中集团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16%;但净利润仅有2.77亿元,同比增长0.54%。

为什么公司的利润率这么低,具体来看,成本仍旧是占了收入九成以上的比例,并且原材料铝、硅的价格大涨又提高了物料采购成本。

而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也从去年的20%下降到今年不足10%。



模具方面:

模具行业的盈利情况与原材料也是如出一辙。

瑞鹄模具财务来看:成本占总收入仍旧在九成左右。模具的毛利率大约在27%,其中材料占成本约22%、其次是制造费用20%,人用费用10%。


设备方面:

龙头公司力劲集团目前具备先进的9000T巨型压铸机、在研12000T压铸机预期在2年内投产,属于全球压铸机领导者。

从财务方面来看,根据7月25日公司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约54亿港元,成本约38亿港元,占总成本七成;毛利率约29%,净利率约12%。




从财务对比来看,设备厂商的盈利能力总体要略要高于原材料、模具以及加工环节。


总结


通过对一体化压铸这个新工艺产业链分析来看,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认为产业链的主导权主要还是在汽车整车厂以及压铸设备。

一方面来说,越是知名的车企订单量也大,能够有一定的议价权。另一方面,部分车企掌握设计和生产关键技艺(Know-how),比如特斯拉就拥有选择合作伙伴的主导权。

于此同时,整车厂也在不断对上游进行布局,包括压铸工艺和免热处理铝合金。可以说部分整车厂除了设备一定要采购外,其他环节想要自主完成是可实现的。

另外,通过对上游环节利润情况分析来看得到结论:原材料和压铸厂的利润率都非常低,成本几乎占据收入的九成以上比重。并且随着铝金属的涨价,上游生产免热铝合金的立中集团毛利率在今年也出现了大幅下降。而其他各公司的中报如何,我们还将继续跟进。

总得来看,一体化压铸的订单需求仍旧是非常旺盛,比较这门工艺是对原有生产模式的一种革新,只不过产业链中上游环节的盈利能力还是非常低,所以在面临采购成本的涨价时,会更严重挤压企业利润,产生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点击名片 关注见智研究Pro 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行业热点解析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半导体砍单蔓延到MCU,价格雪崩已在眼前 被低估的“一体压铸”:电动车革命的关键工艺? “果链”转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砍单潮”来了,半导体拐点已至? 行业盈利现结构性分化,谁是功率半导体的优等生?(8家重点公司深度分析与对比)
   
 

觉得好看 点击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