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寒先冻后雨,紫荆默然不语

菠萝蜜 草木天堂
2024-09-04

摄于2024.1.20

观察时间:2024.1.20
观察地点:杭州市西湖区
观察对象:紫荆“大佬“
天气:4-6­°C

观察者: 菠萝蜜       


看了一下俗语,挺有意思的,

“晴冬至,烂年边”。

“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

按古代劳动人民观察天象以及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寒和雨都是会来的,只是迟和早的差别。今年还真应验了。冬至没怎么下雨,小寒大部分不怎么冷,但大寒至少下了一周的雨,温度好几天低到了零下。看着外边被雨打落的白梅,有那么点意思了。

风雨中白梅凌落图

摄于2024.2.3

资料来自天气史网站

在傍晚拍的固定图,有点黑。

全身照

摄于2024.1.20

固定枝

摄于2024.1.20

对比同一时期其它植物的芽,樱花的小猪蹄,玉兰的小毛笔,石楠的红火苗,山茶的鼓花苞,桂花的小金勾,紫荆的小黑芝麻粒就真的太不起眼了,再大也只是3-4毫米的突起。

冬芽对比图

拍摄并制作于2024.1.20

这天寒地冻的,紫荆是懂得积蓄力量的。就和人遇到经济周期低谷期一样,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枝与芽

拍摄于2024.1.25

看的话,紫荆的皮肤相当光洁。之前以为已经全部萎缩的绿枝,在手机手电的光照下显露了身影,绿得可爱。叶痕上的芽苞圆溜溜的超级可爱。再看,还是非常喜爱紫荆的“之”字型游龙枝,就像喜爱玉兰的枝那样,没有理由。就是可爱,好看。

本周观察的特别任务是查找紫荆文化。不看不知道,一看原来咱们紫荆这么有文化。嗯,是我冒犯了,没文化的是我。

据说,紫荆来到这片土地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王母娘娘最喜欢它,那时它叫“乌桑树”天女散花散的什么花?据说就是乌桑花。紫霞仙子(她也是织女?)拼死偷出乌桑树种和花,把种植方法传授给人们,从此人间开始种植紫荆树。

资料来源:http://www.cercis-org.com/zijingwenhua/2020-07-08/1.html

查了一下,乌桑树是湖北紫荆(严谨脸),中国特有种,紫荆属大乔木。

张力来了。

有园林的老师曾解释,紫荆是荆的一种,荆是落叶灌木,和负荆请罪中的荆有点点关系(那是牡荆)。灌木,那不是不太高么?

嗯,不要太纠结。紫荆属的可能有灌木、小乔木,也有大乔木。

资料来源:搜狐网“文化中首次亮相的'紫荆'”

https://www.sohu.com/a/562518576_120147632

经该文作者考证,可以做“床”的紫荆,不是灌木紫荆,而是紫荆木。

那不论是灌木还是大乔木,一个属的它们,必定是有共通之处的。(话说,它们分为一个属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紫荆先花后叶,所以有“裸枝树”之称。因为花色淡紫如斑斑紫玉,于是有了“紫珠”的美名(开白花的另算)。另外,花开满枝,簇生,又有“满条红”的称谓。

《本草纲目》里边有记载它,唐诗里也有吟诵它。杜甫、李白、韦应物都借它抒发思乡和想念兄弟家人的情感。也有人提到紫荆和“重华”有点关联,就是以德报怨的那个舜帝(但没看到确切资料)。

紫荆花果簇生的特点,以及枝干虽丛生但底下都相连的特征,被冠以家族团结、兄弟情深的文化象征,别号“兄弟树”。有田氏紫荆之说,[出处]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红楼梦里据说也讲过这个。

田姓人常因“紫荆后人”引以为豪。宋代流行的二十四孝典故中有一个田真哭荆的故事。说的是京兆(今陕西西安)有田真兄弟三人,他们分家后,屋前一株紫荆树未分,他们约次日将紫荆分斫为三,各得其一。但次日早晨,树已枯萎。田真说:“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说罢悲不自胜,兄弟相感,遂不再分,紫荆就重又荣茂。(火皇阁“田氏的堂号:紫荆传芳的来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奇怪的是,现在就我的活动范围,很少在野外见到紫荆,园林绿化里也不是特别常见。让我常常疑心它是偶然出现在我家乡的田梗上的。当然这田梗如今已不可再寻,童年也不会再来。但紫荆的故事依然流传于世。作为有文化且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期待紫荆重返我们更多人的身边。

让梅花打个头。相信紫荆花已经在路上了。摄于2024.2.3

紫荆大事记续:

资料来源:http://www.cercis-org.com/zijingwenhua/2020-07-08/1.html

循着节气,观察一棵树

往期紫荆个人观察:

小寒.紫荆.观察一棵树

向“大佬”学习.紫荆.冬至.观察一棵树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草木天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