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是安身立命的一种方式:2022年度阅读回顾

曹爰 夏日悠长
2024-09-04

和朋友们谈起阅读,我爱说两句话。一是阅读不是生活必需品,无须因为我们自身爱阅读,就极力主张每个人都应阅读,仿佛不阅读生活就不完整似的。二是对于有些人,先天禀赋和后天际遇都让他爱上了阅读,从此阅读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一种方式。对于他们,阅读是不可逆的生命历程,从前可以不读书甚至不识字,但往后阅读便成为必须,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

2022一年来,整本读完的书总计56本,大致分以下五方面。

一、心理与人生类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原著第7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引进中文版)是一本美国青少年心理发展领域的教材,作者为美国的劳伦斯·斯滕伯格,是青少年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写作风格清晰、流畅。这本书国内已经断销多年,好在国外引进的类似教科书还有多本,相比而言这本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自我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支柱概念,也是社会科学领域、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贯穿多领域的枢纽型概念。2022年读过的有关自我的书籍有《自我的智慧》(乔治﹒范伦特著,张洁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版)、《自我与防御机制》、《自我与人格结构》(布里尼克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版)、《社会性自我》等四本书。第一本的副标题是“哈佛大学格兰特幸福公式研究”,表明这是一个大型长期学术研究项目的成果,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自我防御机制在人的生命史中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结论是防御机制有时是自欺,更多是智慧与创造,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免疫系统,“持续为我们提供比最训练有素的医生或最新的药品更好的治疗”。《自我与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对推动精神科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包括防御理论、主要防御机制。《自我与人格结构》是当代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和阐释的综述,翻译不好,不建议阅读。

《社会性自我:自我与社会面面观》(伊恩·伯基特著,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具有工具性,是对当代西方文化中社会性自我概念的观念梳理。所谓社会性自我是相对个体主义自我而言的,主张自我不是先在于社会,不是全部价值的归依,而是根植于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中,经统合、创造而形成,因而不能化约为孕育出它的那些社会关系和对话。

自我这个概念是现代社会的首要创造,是现代性的基石。正因为它极其重要,对它的正确、全面的理解极为关键。作者有感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偏向个体主义,所以撰写此书,全面梳理、汇聚关于社会性自我的各主要思想人物及其论述,以供人们斟酌参考。

我因为以前阅读过泰勒的《现代性的隐忧》,读这本书正好是对过往阅读的唤起和延续。另有《自我的根源》《自我的技术》等同一主题下的经典书籍,日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阅读很少是单兵突击,一本书总是隐隐呼应那些早前读过的书,又暗地里埋下日后阅读另一本书的契机。

大疫之下,生活显露狰狞的一面,各种病症在挤兑医疗资源,各类苦难更在竞相挤兑生活的意义。过去一年里,重读了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特里·伊格尔顿的《人生的意义》。弗兰克尔是从集中营里活过来的人,战后他全力以赴投入到意义疗法的开创与诊疗中,他的身份与经历是对《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最好加持。饶是如此,书依然只是书,不能取代每位读者在个体生活中对意义的体察与感悟。《人生的意义》是牛津通识读本系列的一种,作者笔调轻松明快,但又不失严肃,开篇第一句就是,哲学家有一个惹人讨厌的习惯,喜欢分析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谁能够提供解答?以前或许有人热衷提供解答,或者热衷寻求解答,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类雄心壮志者。进入现代之后,道术真正为天下裂,人生的意义之类的大哉问,我们所期待的,只能是有价值的分析,有意义的探寻,不再是简明扼要的答案与斩钉截铁的陈词了。这也好,意义真正向每位个体开放,这恰恰是生活最大的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要热爱生活,不要热爱生活的意义。这话用到阅读上,就是要多读传记类书籍,少读理论类图书。2022年读过的传记类、访谈类书籍不少,前者包括《成为波伏瓦》《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斯坦纳回忆录:审视后的生命》等五本,后者包括《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开场:女性学者访谈》《卡夫卡谈话录》《亲爱的安德烈》等四本。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个被遮蔽的人,尽管她一生著作等身,却依然难逃被遮蔽的命运:冲这一点,《成为波伏瓦》就值得认真阅读。传记作者,英国人凯特·柯克帕特里克在书的前言里写道,“西蒙娜·德·波伏瓦也成为20世纪最声名狼藉的女性之一。她和让-保罗·萨特是一对饱受争议的知识分子伉俪。但不幸的是,大众都认为是萨特贡献了‘知识分子’,而波伏瓦只是贡献了‘伉俪’。”

近些年来,国内图书市场对里尔克的兴趣渐浓,关于他的传记已经有了三四本。《里尔克传:鸣响的杯子》的特点是,将传主的生平与创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因为“事实就是这样:作为罕有的诗人的范例,他筹划了一种完全献身于艺术的生活,创造了他生命的艺术作品。”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足以成为一只金声玉振的杯子,在暗夜的深处鸣响在读者的心空,成为他的力量的源泉之一。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此为一端。

顺便说一句,这本书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启真﹒文学家”系列之一,浙江大学出版社近些年来致力于出版思想家、文学家传记著作,我所读过的有《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传》,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斯坦纳回忆录:审视后的生命》亦为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里,斯坦纳对他广博的智识生活作了检视与回忆,让我们得以窥视一位大知识分子的生活的旨趣与生命的深韵。

苏轼这样的人物,向来是传记图书市场的热点。《“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在众多有关苏轼的传记著作中,以它切入的角度和文本的细读得以占一席之地。作者论述的核心在于,对于苏轼这样不世出的天才人物,它的才华对于他本人,更多地是自然还是艺术?抑或两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陈行甲是个有故事的人,《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是他的自传,我在这本书里读出了一位理想主义者的衷肠,虽是半诉,无妨真诚。

今年读过的四本访谈类书籍,每本都很有特色,值得开卷。“把自己作为方法”是一项被低估的方法,核心旨意在于借助对自身的观瞻与把握,首先努力搞清楚自己,看明白身边的人与事,以此为起点不断扩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一上手就老虎吃天,将世界作为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和行动的对象,用一些大而无当的概念和空洞油腻的观念,希冀把握世界,通过把握世界来把握自己的生命。项飙认为,这是本末倒置。

2022年是动荡的一年。面对动荡的世界,个人如何自处,对此项飙说了很多,许倬云老先生也说了不少。2023年新年之际,老先生不辞鲐背高龄之辛劳,谆谆寄语,“人生在世,如大海行舟”,“多事之秋,更要安住自己的心”。“往里走,安顿自己”,是老先生一年来反复叮咛的话语。

人之安顿自身,主战场还在内心。《刀锋》里的拉里,全世界跑遍,各种人识遍,各种事历尽,到头里是不是就找到了平静呢?书里语焉不详,老道如毛姆也只能不了了之。但是,虽然主战场在内心,场上的各类角色,变幻的风云还是来自外面的世界,人是不可以,也不能够“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个体的使命是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完成对世界的打量和批判,为此需要方法,需要材料。

“当你在青年时期接触了这些女性主义理论,再回过头看生活中女性的处境时,会感到愤怒吗?”

面对访谈者抛出的问题,北大中文系教授贺桂梅女士说,“其实我们之所以感到愤怒,是因为无法对这样一种感性的、具身性的不平等体验做出解释,我最有感触的是学术真好,因为它可以给我们解释,将这些感性的生命体验化为一种前行的力量,而且不仅仅局限在性别问题之中,它也让我们能对更广泛的社会处境有同情、共情与关切。”

“学术真好”,当我读到这四个字时,有一种在心灵深处升起的感动。我们这些阅读者,上穷碧落下黄泉,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循着自身生命关切而搜索书籍,字里行间熬煮光阴,不就是为了寻找真正的思想,真正的学术,为了在阅读与交流中通达对世界的理解,从而完成对世界的接纳,以此确立自己的姿态,展开自己的行动吗?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收集了对十五位国内外女性学者的访谈记录,每一位学者的访谈都做到了真诚,因而都值得阅读,尽管它本可以更厚重一点、更深刻一些。《卡夫卡谈话录》是生命晚期的卡夫卡与他的一位小读者,他同事的孩子的谈话记录,话题涉猎非常广泛,观点独特,时有极其深刻的见解。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十多年前与儿子两地通信的结集之作。通过这些书信,母子之间完成了一次重新认识;也因为写作的当下即是公开发表,这些书信同时也是一次公开展演,亲子对话的公开展演。这次重读,有些内容还是发人深省的,比如作为名人子女的安德烈向母亲发问,“我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

面对这样的生命之问,龙应台的回答未免肤浅,乏味。但一处的乏味,还是遮掩不了全书的光华。中文图书世界里,类似的亲子通信书籍有一批,知名的如《傅雷家书》《梁启超家书》《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等。相比那些书,龙应如的这一本价值在于它的时代性,更在于它是两个人之间有来有往的均衡的通信,因而保存了鲜活的语境。其它的亲子通信书,读者读到的更多是名人一方的教诲,另一方的倾诉与发问都淹没不见了。

二、社会科学与社会批判类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美籍华人人类学家阎云翔的成名作,写的是作者对自己的重生之地,自己17岁时作为盲流离开故土山东北上黑龙江讨生活时收留了自己的黑龙江省下岬村的人类学观察之作。作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在下岬村生活了七年,直到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而后于1989年至1999年先后七次重回下岬村进行人类学田野作业,基于自己的切身生活与长期学术观察,撰写了这本书,对建国以后直到二十世纪末期北方村落家庭模式与私人生活的演变作了详尽的考察。

《故土的陌生人》是大洋彼岸的一本人类学作品。美国人是如何选择了特朗普,那样将选票投向他的人,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悲与欢。归根结底,无论我们如何不理解,那些选择了特朗普的人也是人,他们的选择的背后有着与我们类似的人性,我们只是没有走近他们,不熟悉他们而已。要理解政治选择,就必须跨过同理心之墙,去墙的另一面,了解那里的人们的真实生活,在对他们真实生活的体认基础上,再去求取对他们的理解,开启与他们对话的可能。

《故土的陌生人》的作者是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她是一位女性学者,是前面提到的《开场:女性学者访谈》一书中头一位出场的学者。作者的《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也已引进国内,我前些年还和朋友们一起读过。然而,我今年之所以知悉并阅读《故土的陌生人》,却并不是因为读过作者其它著作而顺藤摸瓜找来的,而是因为另一位书友晒出这本书影让我生发了兴趣。书与书之间,书友与书友之间,类似的感应与触动也是阅读生活的一种乐趣。

《回归大学之道》是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我没有接受过规范的四年本科教育,当初三年专科也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些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过往了。好在大学之道,虽然发端自大学,但又不局限于大学,它向着广阔的人生延伸。如何过好大学生活,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这方面特别有价值的书籍还付之阙如。

《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是一名人类学者面向社会人士而撰写的一本介绍人类学的思维与方法,介绍人类学家们特有的认知和感受的著作。出版社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前些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书,为了避免混淆,出版者在中文书名中加了如何一词以示区分。书的主体分九章,各章题目为文化、文明、价值观、价值、血统、身份认同、权威、理性、自然,都是我们耳熟能详,似乎也能说上几句,但又无从落笔的词语。我们读这本书,似乎派不上用场,没有供人类学知识发挥的场景,既没有派外公干,也没有待在跨国公司的跨国文化环境中,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家里的孩子,那个打一出生就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们真的理解他/她吗?还有我们日益老去的父母,我们对他们又有多少理解呢?恐怕了解都很少,他们一天生活起居的细节,我们能说上多少呢?身边的陌生人,是现代生活无处不在的命题,需要我们努力掌握一点人类学的知识,尽可以借鉴运用人类学的思维与感受。

1997年,国际社会学会评选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部社会学著作,C·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位列榜眼,仅次于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社会生活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身处其中,除了少数精英,更多普通人体会最多的不是舞台的广阔,而是个体的渺小与无力。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作为近一二百年来社会学发展的智力与思维成果,并没有惠及广大民众,大部分普通人并没有学会和习得社会学的想象力,难以识别和区分“源于周遭情境的个人困扰”与“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共议题”,遑论与更为广大的“时代的精神面貌及其相应课题”建立关联。米尔斯在这本书里的关切就是揭示个体生活与社会结构、时代精神乃至历史进程的关联,帮助人们理解并尝试如何从项飙的“附近”走向“宏大”。

事涉“宏大”,就来到了另一个名为社会批判的文化领域,2022年这方面的阅读足迹有《虚无时代》《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持续焦虑》《何为真正生活》《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等六本。

“人类无法容忍没有意义的生活”(卡尔·容格),而关于意义,“即便所有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此时我们仍然会感到,对于有关生活的问题,人们尚未窥得门径。”(路维德里希·维特根斯坦)。彼得·沃森在《虚无时代: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一书中,以640页的体量,对十九世纪末期至今一百二十多年西方思想界有关时代的虚无和人们的因应作了一番全面细致的梳理与考察。自然,一如《人生的意义》没有关于意义的确定解答,《虚无时代》哪怕再写上六百页,也还是无法描述一条走出虚无迷雾的清晰的路径。

海德格尔在《林中路》的扉页写道,“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每条路各自延展,但却在同一林中……林业工和护林人识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林中路上。”走出虚无的路是典型的林中路,在每个身处林中的人的脚下,那些处在林外面的人是无法眺望林中人脚下的路的。

2022年国内图书市场上,关于虚无的同题材重要书籍还有商务印书馆的《虚无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虚无的解缚:启蒙与灭尽》,也都值得一读。

《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处理的是我们都在经验并感受到的社会加速,作者认为,社会加速是现代化的核心特征,现代社会批判必须首先关注社会加速,揭示社会加速如何导致了遍在的严重的社会异化。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是刘擎的一本文集,大多涉及公共问题的讨论。作为一名政治学学者,作者介入公共对话,支持公共写作,为这里的公共生活注入更多的学术品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其中很多文章很有质地,如《被误解与被滥用的自由主义》《超越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对立》等。

《持续焦虑》是美国学者艾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本旧作的国内新版,对18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的扩展过程以及各主要地区的回应作了一些分析。《何为真正生活》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演讲文章结集,其中《我如此了解你们》一文对他者性的处理很有启迪价值。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是国内前些年畅销书《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桑德尔的新作。优绩主义—社会根据优绩(才能和业绩)分配工作岗位、决定经济回报,间接分配工作尊严和社会价值的系列观念、结构—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和官僚结构、工具理性处于同一层面。在全球化的今天,优绩主义也像全球商品一样通行于世界各国,内卷、阶层固化、民族主义等各种现象的背后,都游荡着优绩主义的身影。桑德尔认为,优绩主义导致胜利者的傲慢和失败者的屈辱,这些都侵蚀公共利益、损害社会团结。桑德尔分析,底层人群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生活都一样艰难,但今天所受的屈辱却甚于过去,因为过去的人们可以将生活的艰辛归因于出身与命运,今天的人们却无法做类似的归因,因为社会一再宣扬,每个人的命运都由自己决定,生活的不如意首先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桑德尔认证,美国生活中主要的痛楚,不是因为优绩制没有得到充分贯彻,而是优绩制本身造成的。优绩制无法兑现它许诺的公平竞争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深层根源在于它低估了平等与自由之间深刻的张力。健全的社会需要卓越,也需要谦卑,在当下后者尤其必需。

三、文学与评论类

2022年读过的文学著作不算多,有些通常归入此类的作品,我因为一些考虑而归入别处。

《边锋》是毛姆的一本小说,像他的大多数作品,叙述非常流畅,对世相人情的刻画鞭辟入里。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或许正因为毛姆对叙述的节奏的把握太得心应手,对人物的观察太过精细,导致他对主人公拉里的总体把握流于表面,作为读者我有时替他着急,感觉他对拉里的驾驭捉襟见肘,频有疲态,虽然见多识广,但看不透拉里这个人。故事的最后,拉里据说是在纽约当出租车司机,大隐于市,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是毛姆仓促结束讲述的佐证。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赫尔曼·黑塞的一本成长小说。实际上,成长或者说直面精神危机是黑塞小说的永恒长主题,《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悉达多》等莫不如此,黑塞本人借助小说处理他自身沉重的精神危机,时代加诸他身上的精神危机。书的题词,“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欲出的本性付诸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呢?”可以理解为黑塞的夫子自道。

评论类书籍读了四本,里尔克的《罗丹论》,诺思罗普·弗莱的《培养想象》,阿伦特编写的《启迪:本雅明文选》,加斯东·巴什拉的《梦想的诗学》。

今年和朋友们一起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观察一棵树活动,《罗丹论》是配合此阅读的。观察是现代人一项失落已久的技艺,有必要借助里尔克的感悟与分析,间接地跟着罗丹学习观察。《培养想象》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的六堂文学讲演稿的辑录,作者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培养想象,“不论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多少经验,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想象赋予我们的经验维度。只有艺术和科学能做到这点,而在它们当中,又只有文学给予我们人类想象自身所见的全部深度和广度。”

在这篇年度总结的开端,我说阅读对于终身阅读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借鉴弗莱的言说,可以进一步说,对于终身阅读者而言,阅读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现实生活无法代劳的一处精神生长空间;具体到文学阅读,那些很少阅读文学作品,或者对虚构作品不屑一顾的人们,是很难想象文学经验的现实性与强度的。

《启迪》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其中的几篇文章,已成为现代经典文论,如《译作者的任务》《讲故事的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梦想的诗学》是加斯东·巴什拉的晚期作品,首次出版于1960年,时年76岁。作者首先区分了梦想与梦,梦想带有一个梦字,实际与梦没有多大关系,梦想是想象。作者撰写这本书的任务是,“证明梦想赋予我们一个心灵的世界,证明诗的形象是心灵发现它的世界的见证,发现它所愿意生活的世界,它值得生活其中的世界的见证。”巴什拉另外一本《空间的诗学》,也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在中文世界里,类似这样灵动的作品太过稀少。

四、自然与博物类

这方面的阅读有八本,包括《活山》《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放牧人生》《深时之旅》《草木清欢》等五本自然文学作品,《论自然》《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动物社群》等三本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思想与学术作品。

《活山》《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放牧人生》都是近年来国内引进出版的国外经典自然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对自身生于斯、长于斯的某一地域的长期观察的汇聚和深沉情感的结晶。三本书中,除了《放牧人生》稍厚点,其余两本都是薄薄小册子,但是它们的内涵却异常的深广,像她们笔下的山那样,永远看不够,永远参不透,永远可以跟着我们一起生长。关于《放牧人生》,我写了一篇书评;关于《活山》,我早就拟好了书评题目,《一生不够称颂一片山》,待在公号草稿档里大半年了,到现在还没有进入正文。

《活山》作者娜恩·谢泼德有过漫长的创作沉寂期。四十多年间,她流传下来的文字只有《活山》这篇短短三万余字的作品。她曾在书信中对友人说,“我已经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人们(又或许只是我)在一生中总有些说不出话的时候。我猜,除了任生活继续,我们什么也做不了。语言可能会回来,但也可能再也不来。假如它再也不来,我也只好接受失语的状态。至少,不能仅仅为了制造噪音而大吵大叫。”

现在我们知道,《活山》是篇经典作品。谢泼德都能接受一篇经典作品的难产,我一篇小小的书评文章在草稿档里待上半年,又算得了什么呢?毕竟,“不能仅仅为了制造噪音而大吵大叫。”

《深时之旅》是英伦行走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最新作品,他早前的《古道》《荒野之境》《心向群山》都是豆瓣高分书籍,《活山》的序言《我走,故我在》也是他撰写的。深时之深,既有着地理学意义上的地层深处的含义,也有着历史学意义上的时间久远的含义。麦克法伦在这本书里,从中石器时代的藏骸所、深海实验室、森林菌根网络,到巴黎城下城、战时万人冢,再到冰臼、核废料处置库,见到了一些值得永远铭记之物,也目睹了一些宁愿从未目睹之事。“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安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隐秘的人性、漫长的文明。”

在诸多自然文学作品中,《草木清欢》是本有特色的书。首先在于它是我们身边人写身边草木的书,身边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项飙从社会学上着眼的意义,更蕴藏博物学在地博物的精神。其次在于书中文字浸润着中华传统博物文化,书的背后有着一长溜中华传统博物典籍的身影。

《论自然》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的一本哲学著作,在书中,爱默生集中抒发了他对自然的赞颂与思考。《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是美籍华人学者段义孚先生晚期的一部作品,某种意义上是他对自己人文主义地理学术生涯的回顾与总结,用他特有的语言阐述了人与环境的相互塑造的关系。

《动物社群》书如其名,主张人与动物之间存在一种社群关系,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人所生存生活的世界,也是人与动物共同生活的世界,所有对人与动物关系的严肃的思考都必须建基于此。书的作者是休·唐纳森与威尔·金里卡夫妇。威尔·金里卡是当代西方世界非常活跃的、非常有创造力的政治学者,休·唐纳森是他的夫人。两个人都是素食主义者,也是动物全面论者。

壹木自然读书会 | 动物社群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对迄今为止的动物伦理理论做了全面的总结与细致的梳理,同时凭借两人的学术特长,将迄今为止的政治理论成果拓展运用于人与动物的关系领域,从而实现了动物伦理理论的突破。作为读者,这本书给我敞开了一片认知领域,让我关注到动物权利这个学术领域;也松动了一片僵化的板结的认知,如依赖性与尊严的关系。它更鼓励我去面对、去思考生活当中涉及动物的一些道德课题,这些课题我们在生活当中不大有机会主动接触,但若因为某些机缘,如对这本书的阅读,使得这个课题进入到我们的生活,那么,这个课题本身的道德分量便会显露出来,会促使我们去面对、去思考,这方面的思考与相应的行动,最终对我们的回馈是爱的能力的增长,爱的范围的拓展,使得我们能够和动物,乃至和植物发展形成一种有意义的关系。

五、哲学与思想类

包括《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现象学导论》《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六论自发性》《别忘记生活:歌德与精神修炼的传统》《《普遍性种种》《说理》《批判性思维》《论爱欲》《爱的多重奏》《爱的悖论》《当爱冲昏头》等十五本。

《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技术与生活世界》《现象学导论》三本都是一个主题,在人的世界里,人的知觉以及面向知觉呈现的现象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是否它们都是第二性,而科学以及作为科技面向人的呈现的技术才是第一性的?这个主题很大,就我而言具有紧迫性,所以开展了一系列阅读,这三本只是启动,后续等待阅读的还有很多,如胡塞尔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是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的一本广播讲演稿的结集,非常棒的入门读物,讲演共分七次,中心旨意是回答,科学是否提供了或者能否提供一幅完备的、自足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封闭的关于世界的表象,以至于科学之外再无真正的问题可问这样一个大哉问。《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出现与扩展作了历史性的考察,同时考察了文化对技术的诠释与接纳。书中对视觉中介,对成像技术的考察与思辨富有启迪。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的《现象学导论》没有回溯、罗列现象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而是直接铺陈现象学的几大关切的主题,用清晰的、简明的语言,引导读者了解现象学作为二十世纪以来的强大的哲学运动,到底关心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它们的关切与言说对于我们理解身边的世界和理解我们自身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都是各自领域思想发展的评述。前者关于生物学思想,后者主要关于西方现代以降政治文化思想。两者相比较,后一本与我们的生活更切近,读者如有兴趣,更容易获取相关资源。倒是前一本,实体书早已脱销,它的主题相对冷门,很可能埋没于库房而不为人知。这本书成书于1982年,是美国进化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对于我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第二章,生物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及其概念结构。

《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是1979年首次出版的英文著作,而今英文版已是第六版,可见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全书分六章,分别探讨了隔阂、平等、权力(具体又分为运用、限制、目的三章)、历史发展的方向等人类政治思想史上永恒的主题。书作者廷德没打算帮我们解除困惑,而是将我们引入思想的废墟,邀请我们坦率地面对困惑并且容纳悖论。书的扉页,作者引用克尔凯廓尔的名言,“悖论是思想家的激情之源,而且没有悖论的思想家就像一个没有情感的恋人,微不足道的平庸…一切思想的最高悖论是尽力发现思想不能思考的事情。”

六论自发性》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的宣言,无意作出系统性论述,满足于对生活作出一些片断性思考,在全世界竞相内卷,奋斗哲学甚嚣尘上的当下,这样的声音值得倾听。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的另几本重要著作,如《逃避统治的艺术》《支配与抵抗艺术》等国内均有引进出版。

《别忘记生活:歌德与精神修炼的传统》是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的著作。阿多钟爱歌德,对他作了大量的阅读和长期的思考,终于以“精神修炼”为主题,将歌德作品以及相关联的古典文献的文本细读与阿多本人的诠释融为一炉,提出一种面向生活、活在当下的人生主张。

《普遍性种种》《说理》是陈嘉映老师的两本作品。前者是2010年作者发起的一次以普遍性为主题的哲学学者研讨会发言结集,后者是作者长期以来对哲学所作的思考的结晶,都是一篇篇小文章,但内在自有体系。读《说理》,感觉跟随一位长者,在哲学的大花园里漫步,听他解说那些习焉不察的草木的生命习性与各自生存之道。

《批判性思维》本是2022年主题阅读中的一本,可惜其它书籍都没有通读完毕,只有这一本,因为多年前读过,这次再一次重读,依然收获不小。思维的品质是底层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之谓也。

《论爱欲》《爱的多重奏》《爱的悖论》《当爱冲昏头》都是关于爱这个主题的书籍。《论爱欲》是汪民安的作品,是关于爱这个主题的西方思想的评述,或者说大型文献综述。由国人撰写的,集中介绍爱的论述的著作,这应该是第一本。书中没有实例,没有操作指南,只有观点,起的是启迪思想和文献索引的功用。

《爱的多重奏》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于2009年时年71岁时接受的一次访谈的文字稿。巴迪欧在这次访谈中批判了对爱的浪漫主义和怀疑主义的两种观念,维护爱的严肃性,认为爱是抵达真理的程序;相比爱的相遇,巴迪欧特别强调爱的持续,主张爱的要义在于持续,爱本质上是一段历程而不是一个事件。

《爱的悖论》《当爱冲昏头》都关涉爱情之中的自由与责任。总的感觉是,爱是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主题,但一方面人们对爱重视得不够,另一方面又对它索取得太多。归根结底,如同生活的意义,爱也是每个人的课题,需要每个人用一生去探索。在这方面没有偷奸耍滑的余地,因为虚无是一个严酷无比的监工。

六、其它与阅读相关事项

1.买书。不算不知道,以为自己现在的购书行为成熟多了,手不再像以前敞开来,全年买书也就在六十本左右;一算吓一跳,当当、京东、孔网三大平台2022年全年合计购入170本,总耗费5331.5元,平均每本31.36元。

数据在那儿,全年订单一目了然,精确到每个订单的书名、价格、时间,这是不会出错的,我都能记起每次购书时的心理细微的变化。只有感觉会出错,一年的跨度太长,感觉驾驭不了这么长的时空。

我原来的想法是,购书逐渐紧起来,向阅读量靠拢,一年能看多少,大致就买多少;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才买,一般的书就靠借,或者线上阅读来解决。然而,这个想法没有得到落实,原因同样还在于完全依靠感觉是不成事的,感觉需要记录和计量的辅助,需要在一年之内定期评估,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另收到朋友们的赠书7本。

2、交流。线下交流一次,关于《把自己作为方法》;线上一次,关于《动物社群》。

3、写作。四篇书评,三篇分别是关于《草木清欢》《在峡江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和《放牧人生》的单独成篇的书评,一篇是关于《给青年诗人的信》的系列书评的其中一篇。另有一篇关于阅读与写作的随笔。

这篇文章够长了,应该打住。想起2022年读到的陈嘉映的一段话,倒是贴合此刻的心情,谨录于此,向着一年来书山放牧的生活道别。

“一本书,是千千万万本书中的一本,不过增长一点点知识,一个想法,不过是融入思想海洋的涓滴。一叶小舟,在狭窄蜿蜒的河道里,感到自己疾行。河道渐宽,徐徐融入海洋。在这茫茫大海上,不再感到自己前行,甚至不再有前行的方向,四顾茫然,所谓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我开始感到生之有涯知之无涯,开始感到一个人只能学到一点点东西,只能思考一点点问题,那种尽收世间学问、独立于天下至道之巅的期许,不知不觉中显露其虚妄,尽管还要很多年,这种感觉才逐渐变成默默的体会,还要很多年,这种体会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克服青年时期的理性骄狂。随之而去的,Shade!还有青年时期对理性光明的无界激情。幸与不幸,思想的青春结束了。今后是为伊憔悴的工作。”

陈老师作为思者与师者,还在思考,还在传道,还可以说是为伊憔悴。作为读者的我,不过是引一小股沧浪之水,濯我缨濯我足罢了。倘若有三两路人因为我的举动而驻足,甚至同濯沧浪,那便算得上一道功德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夏日悠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