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庆龄拒绝与孙中山合葬,直言:她伴我53年,我答应要和她葬一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道视野 Author 小道

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的爱情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两人历经岁月的艰辛,

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两人各有建树,在一起又是让世人艳羡的爱情。

孙中山先生比宋庆龄早一步离开这个世界,在宋庆龄生命的最后的时间,助理曾询问她要不要与孙中山先生合葬

但是她却拒绝了,她选择葬在了宋家的墓地里,并且她要求另外一个人与她合葬。

宋庆龄为什么不和孙中山先生合葬?是谁陪伴了宋庆龄53年,并约定死后也要葬在一起?

这个人与宋庆龄之间发生了什么?她对于宋庆龄来说居然如此重要!

二人初遇便结缘

“夫人,我愿意一辈子为您服务。”二人初见时,李燕娥就对宋庆龄许下这样的诺言。

此后她终身不嫁,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用来陪伴宋庆龄,在她身边忠心耿耿的追随半生,直到病逝。

李燕娥自小父母双亡,与叔父相依为命。

16岁时,叔父做主把她嫁给一个地痞流氓做妻子。李燕娥的丈夫暴虐成性,稍不如意就对她拳脚相加。

面对这样的欺辱,李燕娥鼓起勇气选择了逃跑。

后来她在一位同乡的介绍下辗转来到宋庆龄家。

宋庆龄对李燕娥的遭遇深表同情,并毅然决定把她留在自己身边。这一留,便是53年。

李燕娥感念宋庆龄的恩情,几十年如一日的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她虽没有文化,却有一颗赤诚之心;

没有什么学问,却有一双时刻目光锐利的眼睛。

她在宋庆龄身边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用机敏的神经,时刻为她保驾护航。

她轻松的识破了混入宋宅的特务,把对方用来收买她的金银视作粪土。

1941年12月,香港遭到日本空袭,敌军的炮火如雨细密的雨点般砸了下来,在城中四散,情势十分危急。

李燕娥不顾自身安危,飞快地在枪林弹雨中往返穿梭,只为架好扶梯,带着宋庆龄躲避炮火翻过墙头。

直到宋庆龄顺利躲到防空洞内化险为夷,李燕娥才注意到自己的胳膊已经被弹片击穿,血流不止。

然而当宋庆龄关切的问起她的状况时,她却只是用手抹掉额头上掺着灰尘的汗水,憨厚的笑着说:“不碍事,就是些皮外伤,夫人您没事吧?”

叫一声“李姐”,您便是我的亲姐姐

李燕娥打小就跟着宋庆龄,他们之间有的不是什么主仆情分,而是非常人所能及的姐妹情深。

宋庆龄虽然年龄长于李燕娥,却一直喊她“李姐”。

这声“李姐”是宋庆龄有感而发,她打心底里把李燕娥当成自己的姐姐。

宋庆龄虽贵为国母,却从不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看待,她十分尊敬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事、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

“老说民主民主,我看最讲民主,最讲平等的是夫人。我虽叫她夫人,可她比我哪个亲人都要亲。”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相互陪伴里,她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社会地位的差异,演化成为纯厚的亲情。

李燕娥的生日是每年农历的十月初十,自打她来到宋家,宋庆龄就从未忘记。

每年,宋庆龄都会提前几天让自己的秘书为李姐预定一只奶油大蛋糕,还会专门为她精心挑选一份生日礼物。

若住在上海,宋庆龄还会和大家一起吃长寿面,为李姐祝寿。即使她不在上海,交代此事的信件也会早早送到秘书手上。

宋庆龄给了李燕娥一个家,李燕娥在这个家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馨。

有次吃饭时,宋庆龄亲自为李燕娥拉开了一把朝南的椅子。

“李姐,坐这里吧。”宋庆龄停下手上的动作,邀请李燕娥在她身边坐下。

这让李燕娥心中十分忐忑,众所周知,朝南的椅子是上座。

“夫人,您总是这样客气,我一个下人能跟您同桌吃饭本就是逾矩,怎么能坐这里,还是您自己请坐吧。”

宋庆龄抿嘴笑道:“李姐,您这说的什么话,您待我如亲妹妹一般,那您便是我的姐姐。

姐姐怎就不能与妹妹同桌吃饭,怎就不能坐在这里?您只管坐下就是。

李燕娥听到这话百感交集,一下子红了眼眶。

宋庆龄不仅十分关心李姐的生活,还时常勉励她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为此,她不惜从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亲自教李燕娥读书识字。

寓居北京时,她还经常往上海的家中寄些画报和杂志供李燕娥阅读。她会细心的在文章中做好批注,给生僻字标上拼音,方便李燕娥阅读。

不在上海时,她还会隔三差五的要求李姐给她写信,以此来检验李姐的学习成果。

为了方便李燕娥收听广播,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宋庆龄还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熊猫牌”收音机送给李燕娥使用。

平时,宋庆龄也会把李姐当做亲姐姐对待。李姐的卧室在就在宋庆龄办公室的外间,平日里沟通起来非常方便,

但宋庆龄为了让李姐能多些时间休息,特意在李姐的卧室装上电铃。这样,李姐就不用再为了自己跑前跑后。

每次宋庆龄处理公务到夜半时分,她都会悄悄走进李姐的房间,帮她轻轻掖好被角。李姐人高体胖,本来睡在高低床的上铺,上下床多少有些不方便。

宋庆龄见此,特地嘱咐秘书到家具厂,为李姐定制了一张高低合适,舒适宽敞的席梦思床。李姐在这张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了十多年。

斯人已去 感情未逝

李姐去世后,宋庆龄亲自操持她的葬礼。她遵守承诺,把李姐的骨灰运往上海,和自己的父母葬在一起。

在运送骨灰时,宋庆龄深情地抚摸着李姐的骨灰盒,把脸颊贴在上面亲了又亲,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位陪伴了她50多年的老战友。

其实,宋庆龄很早就把李燕娥的归宿告诉了她,她也从不避讳把这事告诉别人。

1970年,李燕娥和周和康在陵园扫墓时就曾问他:“周同志,你知道我老了要葬在哪里吗?”

周和康以为她在开玩笑,便说:“李同志,你又要开玩笑了,你不是说你要活到九十九吗?现在说这些,恐怕为时尚早啊哈哈哈哈。”

李燕娥笑笑,指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夫人早就替我安排好了,她在左我在右。你瞧,我的福气多好呀!”

宋庆龄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她知道自己的生命终归有限,也早早为自己做好了安排。

早在李姐生前,她就曾说过,她百年之后绝不挤进中山陵,与孙中山先生分享光辉,她就想和父母葬在一起。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把秘书叫到床边,反复确认他有没有认真记下自己的遗言。

根据宋庆龄的遗言,她的骨灰被安置在她父母墓穴的东侧,和李姐的墓碑相对而立。

结语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奇妙,李燕娥或许从未想到,自己能够三生有幸遇到宋庆龄这样一位贵人,给了她一个家,也给了她一个最好的归宿。

她时常在心中感慨,若自己未曾遇到宋庆龄,如今又该处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呢?

她们二人生前把彼此视作挚友,情同手足,在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岁月中携手走过风风雨雨,死后也终于能得偿所愿,葬在一处。

或许这对李燕娥来说,便是最好的结局。

——END——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

你若喜欢,点个“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