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18岁上名校”更重要的,是这些引爆人生核裂变的能力

黄全愈 外滩教育 2021-10-12


 看点    名校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是高学历、高收入?还是实现自我?下文作者美国华人教授黄全愈以自己儿子的人生轨迹为例讲述名校的意义:那个5岁去美国上幼儿园,第一句学英语是“厕所在哪儿”的男孩,成长为哥大法学博士、就业于世界十大律师楼之一的年轻诉讼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战,打败多名老牌律师。在儿子的培养过程中,黄教授看重,培养儿子名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加入职场竞争的核心素质。那么,什么是引爆人生“核裂变”的能力?下文中黄教授给出了3个方向。


文丨黄全愈     编丨Nani


上名校不是目的,仅仅是人生的一个“加油站”。比上名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名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加入职场竞争的核心素质!

许多人以上名校为人生目的。上了名校,已达目的,就失去动力和方向。

我认识一对华裔双胞胎,弟弟上哈佛,哥哥进一般大学。弟弟毕业后,失去动力,无所事事;哥哥反而成就了一番事业。

美国微软的比尔·盖茨、中国阿里的马云,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就是说,进入社会、步入职场,才引爆人生的核裂变。


以18岁上名校为成功标志,逻辑有问题。

官司赢不赢,法官不看你是否有耶鲁毕业证;实验成功与否,取决于科学事实,而不是哈佛的学位。

更何况名校出来的庸碌书虫,乃至“杀手”,我们也没少见。

那么,什么是引起人生核裂变的核心素质?孩子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家长如何参与书写“从娃娃抓起”的人生剧本?

  从小开始做“研究”

孩子的“研究能力”,是一块中国家庭教育待开垦的荒地。

将大学本科毕业后,到高校或研究机构深造、做研究的学生,称为“研究生”,可谓是中国特色。

把这个定义译成英文,美国人全蒙圈:为啥非得等大学毕业才能做研究?

我儿子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写“科研论文”了!

其实,美国孩子早在学前、在幼儿园、甚至在托儿所就开始做研究——孩子产生好奇:“蚯蚓没有脚怎么行走?”“太阳为啥不掉下来?” 

但这时孩子的“研究”往往是始乱终弃的,发端于一个问题,结束于另一个问题。


中国孩子也有这些“研究”和发问。只不过,家长以为“研究生”才做研究,把这些看似随心所欲的发问扼杀在摇篮了。

“科研”似乎深不可测,其实均发端于小小的好奇心,它是第一块基石。

好奇心哪里来?与生俱来,与孩子一同呱呱落地。当某些事物超出我们的认知,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心”。

教家长一个呵护孩子好奇心的法宝,那就是KISS

KISS本来是“亲吻”的意思,但在这里是Keep It Simple, Stupid首字母的缩写,KISS也就是把高大上保持在简单、愚蠢的水平”,相当于“万丈高楼平地起”,是大智若愚……

“月亮为什么老是跟着人走?”“昨天的云都跑哪儿去啦?”如果你让孩子不断追问,你一定会狼狈不堪……

千万不要把孩子怼回去。每天回答孩子三个问题,用记事本,记下三个答不上来的问题。

这个既简单又艰难的事业,您知道有多伟大吗?您可能在培养大科学家!至少,您给高大上的科研,为孩子铺下了好奇心这第一块基石。


第二块基石,很渺小也很厚重,那就是引导孩子的想象力。

光有好奇心不够,还得把好奇心变成想象力。

一直以来,想象力似乎被弄得云里雾里。KISS一下:“想”是幻想,“象”是图像;想象力就是“把幻想变成图像的能力”。

比如,我们会很好奇“大变活人”的魔术表演到底是咋回事?然后,我们就会去想象和假设各种各样“大变活人”的方式方法。

想象力有多重要?美国有一位3岁小女孩的母亲,把幼儿园告上法庭。因为女儿认识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

这位母亲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鸡蛋之类的圆形东西,但自从幼儿园教她26个字母后,孩子就失去了这想象力,要求赔偿1000万美元。

怎么培养想象力?先不说各种各样的故事法、玩具法,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俯身可拾的方法。

比如,跟孩子一起观察云彩;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张树叶,一朵鲜花,一棵大树,一座山峰……只要家长KISS,都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好奇心驱使你去追究为什么?想象力能产生很多研究的设想和假设。


第三块基石“发现问题的能力”很沉重。

因为我们要搬它来填一个老师和家长给孩子挖的“坑”——以为孩子做研究,首先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陷阱严重反智,不讲逻辑,违背常识。

按照逻辑和常识,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孩子发现不了问题,“问题”从哪儿来?只能来自老师或家长。

由于大人给的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孩子就老是跟着大人在已知世界里循环。于是,孩子只能收集观点,无法创造观点。

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先发现问题还是先解决问题?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先发现问题还是先解决问题?连“问题”都没发现,怎么解决“问题”?

只要顺着第一、第二块基石走过来,您就在第三块基石这里等着“问题成堆”吧……



为什么要从小做研究?为什么不能等到研究生阶段才做研究?

道理简单。首先,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好奇心越弱。

必须在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最活跃的阶段,鼓励孩子做研究,种下一颗良好的种子;就像在股票市场上,买了潜力股,等着来年的丰收。

其次,若研究能力的种子在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护理,没有充足的阳光,这颗发育不良的种子,怎么成为参天的栋梁?

我们不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对种子说:“种子呀,对不起哈,现在不能让你们生根、开花、结果……”

到了研究生阶段才说:“种子们呀,怎么长得那么慢?赶快开花结果吧!”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337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而中国直至2015年年底才有一人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之一。


  不可教的创造力

根据“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中国孩子的创造性排倒数第五。以为创造性是靠“教”出来的,是跌落倒数第五的陷阱之一

我曾有一个叫达琳的在职学生,她是小学美术教师。某年,达琳到昆明做学术交流。

很多老师问:“在美国的课堂上,怎样教创造性?”并再三请她在课堂上示范。她说:“创造性不可教!”

中国教师感到困惑。美国的科技领先世界,获得最多诺贝尔奖……如果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达琳还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她让学生用“快乐的节日”为主题作画。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画的圣诞树都一模一样。转身一看:墙上挂着一幅圣诞树的画。

达琳把画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结果,画技超群的孩子竟然无从下笔。

很多家长甩锅说:是老师没有“教”孩子的创造性。

其实,家长也得背这个锅,因为创造性根本就“教”不出来。违背了教育规律,越教孩子越没创造性。

简单地说,创造性不是技能。技能可以教,创造性不能教。

知识和技能可以从A传到B,再由B传到C。正像老师的智力不能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无法从A传到B。


创造性只能培养。

怎么培养?课程很长,比如,孩子从小和父母睡,失掉的竟然是创造性;惩罚孩子“撒谎”,可能抑制他们的想象力……

也许有人说,孩子不做发明家,不当科学家,不做企业家,没必要创新。问题是,没有创新思维,孩子就是没有思想的复印机和廉价的传声筒。

作为孩子,要创造性来干什么?孩子的智慧不是用来重复别人,而是创造自己。

我爱拿诺奖说事,因为诺奖是在鼓励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不拿诺奖,但不能不创新。创新是个人的活力,更是民族崛起的脊梁。


我来美国时,儿子刚三岁。听说,在国内上夜校学绘画。

一天,接家信。拆开,掉下一张国画:疏疏落落的竹叶,斜斜弯弯的竹杆……可惜,画面洒落了几滴墨汁,纸张裁切也不正规。

细读来信,画竟出自三岁儿子。我跟隔壁的教育系主任开了个小玩笑:“这是著名教授画的!”

我看他竟然没太怀疑,觉得玩笑开大了,连忙坦白是儿子画的。但人们反而以为我开玩笑。

这是一个荒唐但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儿子确实拜在名师门下,艺术学院的教授一笔一划地教。可每次儿子画完画都问:“像不像?”



畅销书《The Element》,开篇有个故事:一小学老师给6岁的孩子们上绘画课。一女生用手遮盖着画纸,画了20多分钟。

老师忍不住问:“画什么?女孩头也不抬:“上帝!老师吃惊地:“可是没人知道上帝的模样啊!女孩:“等一会儿,大家就知道了!

哦,原来女孩心目中的上帝不在黑板上。

美国孩子画完画,只问“好不好?”不问“像不像?”前者,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后者,可能是幻想世界里的形象思维。

我们的训练模式则是,样板—>学生的眼睛—>再由学生的手,把样板“画”下来。

这个流程,用网络语说是“不走心”。没有“心”的参与,就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一个类似“复印”的流程。


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如果不能在心里“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就只能重复他人。

我跟儿子说:若我画你,可以临摹相片。但我心里有一幅画:在我离开中国那天,正要钻进车里,但觉得脑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回头看,只见朦胧的晨曦中,你睁着两只大眼睛看着我,眉宇间的神情与三岁孩子的“嘟嘟”脸很不协调……

画心中的画才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用智慧来重复他人,还是用智慧来创造自己?中间隔着的不是几根竹竿儿,几片竹叶;而是隔着女孩心中那个“上帝”……


家长可以做一个有趣的测试:悄悄地在墙上挂一幅有关“六一”的图画(一定要简单),然后,让孩子以“快乐的节日”为题,创作一幅画。

看看孩子是“拷贝”墙上的画?还是自己创作一幅画?孩子是问“像不像”,还是问“好不好”?

若孩子创作自己的画,不管多一塌糊涂,家长都要赏识孩子难能可贵的创造性。

所以说,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家长就是那掬土壤、那滴雨水、那缕阳光……

“会学”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网上,往往附一小故事:某日,一小孩在河边见一老翁垂钓,鱼已满箩。老翁将鱼给小孩。小孩不要,说:“把您的鱼竿送我吧!”

这个故事本想赞扬小孩聪明。但是,鱼竿和鱼一样,也是器物,像鱼一样可以“给”他人。只有真正的钓鱼能力,无法“给”,只能营造一个环境去培养。

所谓“以渔”就是“会学”的能力!

这里有两个概念:“学会”和“会学”,两个相同的字,前后调换,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我曾提出一个相类似的观点:一流考生不等于一流学生

“考生”善于在已知世界中寻找答案,“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

具体说来,前者满足于“学会”,后者追求“会学”;前者喜欢老师的“以鱼”,后者乐于老师的“以渔”。

“会学”的能力涵盖很广。比如,批判性阅读。

每个学生每天都在读书,但偏偏是孩子最熟悉的书本,盖着一个孩子们翻开第一页书,就可能掉进去的大陷阱!

有一次,我在北方某重点小学,听语文课《蟋蟀的住宅》。

老师问蟋蟀有什么特点?一孩子:“唱歌!”又一孩子:“做窝!”喜欢抓蟋蟀、斗蟋蟀的我,还在等下一个答案……


突然,孩子们那片林立的小手不约而同地放下来。老师开始谈另一个问题。

课后评课。我说:“蟋蟀好像不止这两个特点吧!”

校长望望老师。老师有点不好意思:“书上就这两个。”

校长苦笑:“黄教授,我们也难呀,蟋蟀的特点超出课本,考试标准化判分,孩子要丢分的……”


这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我们所说的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相去甚远。

批判性阅读,是美国小学一年级“童子功”的入门功夫。

真正的读书,有三部曲:一、读什么书(what)?二、怎么读书(how)? 三、为什么要那样读书(why)?

第一次看到美国某学区的K-12(幼儿园到高中)的语言艺术课(类似语文)资料,细思恐极。

开篇第一大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这里讲的“批判性”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批判一切,而是包含逻辑思考、信息分析、综合评判等高级思维的“质疑—分析—审辩”:

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答案的过程。

批判性阅读的关键是独立思考。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即使全盘接受阅读的内容,也是批判性阅读。

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寓意何在?

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也传播了谬误。因此,要不唯书,只唯真!哈佛是在鼓励师生的批判性阅读。


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家庭教育可以弥补孩子批判性阅读的缺失。

比如,可以让孩子从批判性聆听做起。

批判性聆听是对口语信息,过脑、走心,再决定取舍。在聆听的过程中,对信息作出迅速的分析和判断,其实很不容易。

而且对方的口语,可能是碎片化的,听者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因此,训练的方法也不太同。

“会学”的能力,涵盖很广,不一而足。

除了这些能力,还有哪些,比“名校毕业”更能引爆人生的核裂变?我在下一篇文章中,会继续阐述。

注:本文内容源自系列课程《从幼儿园到藤校法学博士那些事儿》和《素质教育在美国》系列丛书。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