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东北地理所在作物秸秆氮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Content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农艺措施,秸秆降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中间产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这一过程受秸秆化学组分、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共同影响。秸秆碳氮向有机碳库的转化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组分及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图1. 培养250天后土壤有机质组分中碳(a)、氮(b)以及秸秆来源氮(c)含量
图2. 培养250天后土壤有机碳13C-NMR核磁波谱(a)以及不同官能团比例(b)
图3. 培养7天和250天后土壤有机碳结构、有机质组分碳氮含量以及氮矿化和碳降解功能基因丰度的相关性网络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生物学领域国际主流期刊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主要工作由东北地理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谢志煌博士研究生、于镇华副研究员和金剑研究员等共同完成。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326)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XDA28020201)联合资助。论文详细信息如下:
ZhihuangXie#, Zhenhua Yu#, Yansheng Li, Guanghua Wang, Xiaobing Liu, Caixian Tang, TengxiangLian, Jonathan Adams, Junjie Liu, Judong Liu, Stephen J. Herbert & Jian Jin*. Soil microbial metabolism on carbon and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links the crop-residue contribution to soil organic carbon.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2022, 8, 14.相关热门文章
SBB | 于贵瑞院士等:降水调节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装的确定和随机过程
PNAS | 兰州大学等单位合作揭示全球农业氨排放对氮沉降时空格局的影响
GCB | 万师强教授团队:增加降水和氮沉降加速了草地演替过程中土壤呼吸随时间的增加
PNAS | 兰州大学等单位合作揭示全球农业氨排放对氮沉降时空格局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官网;学术分享,侵权告改或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