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数要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一行调研市大数据集团,探讨碳足迹核算标准建设新模式
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书记、研究员杨东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双碳科教-社会治理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黄燕川,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副主任韩祺一行到访无锡市大数据集团,就无锡市绿色低碳数智发展服务平台建设及碳足迹核算标准展开深入调研,对大数据集团在双碳领域的探索和积累表示高度赞赏。
座谈会上,市大数据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史亦言详细介绍了无锡市绿色低碳数智发展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及当前建设情况。江苏中碳能投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薛成就《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报告指南》标准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
本次标准编制参照了大量国际国内标准,并根据标准编制要求与需求,选取参考标准,确保核算方法的高水平,贴合实际市场应用。通过对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排放源识别、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的要求,结合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产品的特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和优化。
双方还围绕无锡市碳数据资产化审核、评估、登记、认证模式进行了探讨。在讨论如何从市场化角度推进碳排放数据资源价值化时,双方一致认为需要通过数据要素平台底座,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进行相关场景探索及研究。
针对现有的工作成果,调研组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在碳足迹核算与报告过程中,建议针对数据采集环节数据收集界限和数据收集方法作出明确的规范,梳理数据采集设备清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是在机制的设定上,需要注重地方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要考虑到各方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可量化的目标,以碳排放核算为核心内容,多维发力,多措并举。
三是将碳排放数据核算过程数字化、智能化,与本地权威数据资源平台进行有机结合,登记核证后形成有价值的碳资产,推动“数据要素×绿色低碳”场景建设。
无锡市大数据集团在无锡市政府的指导下,将积极探索无锡市碳核算领域标准的制定,提供碳排放核算、认证、评估等环节的理论依据,率先开展绿色低碳场景应用试点,探索设计场景化、类型化、产业化的碳数据价值挖掘认证体系,厘清碳数据在市场上循环流通的价值形成过程,保障企业侧、平台侧、监管侧、生态侧收益合理、角色恰当,保障“数据要素×绿色低碳”市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