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学习艺术,请回答2023|蒋子祺

蒋子祺 艺术世界 ArtReview
2024-08-29

学习小组
Study Group

我现在觉得,一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本身,希望能先把这件事做好。

蒋子祺很低调地编辑着一份不定期推出的“闲逛者小报”。这份谦逊的中文报纸每次集合多篇翻译妥帖的文章,涉及的领域从“手”到“星球改造”再到“care”。从在美国读本科时接受跨学科教育,研究生时在瑞士开始组成学习小组,再到现在编译文章,蒋子祺的所学和所做似乎并不直接指向艺术史或者艺术系统,但她耐心十足地探测、试验、着迷、困惑和坚持。在艺术研究被越来越多讨论的当下,蒋子祺带来的启发是,创造自己的路径有时候并不是按需打造,而是对探索此刻充满耐心。

我本科在纽约大学的自主学习学院(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dualized Study)读书,学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希望学生探索自己独立的兴趣和方向,而并不提供一个既定的专业轨迹。学院内开设的课程都是跨学科研讨小课,内容往往涉及几门学科的交叉领域,比如曾经上过的一门课名字叫“精神分析与视觉”,课上探讨了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摄影和视觉艺术间的关联。我们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学院的课程,但也因为非本专业的原因,有时会比较难选上课。最后毕业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课来“创造”一个自己的专业(课题)。这种本科教育在美国的综合性大学里大概算是比较特殊的。
我在瑞士苏黎世艺术学院读的纯艺术硕士。这个以英语为主的2–3年的项目比起德国普遍的学制更为开放,不按媒介分设专业,也没有固定导师制,可以自选不同的老师来工作室参观。除了实践课,必修学分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学习小组。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和同项目其他学生根据兴趣组成学习小组,整个项目期间每人至少要参加4个小组,每个小组2到6人;如果需要,每个小组每学期还有500瑞士法郎的预算。这其实就是鼓励学生找到兴趣相同的人一起做点事情,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实践。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非常鼓励大家多多参加学习小组(也鼓励大家把预算花掉),认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学习和探索是艺术家事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一开始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参加,后来觉得很好玩。我参加过的一个学习小组用经费去了一趟欧洲第二长的洞穴赫洛赫(Höllloch),在洞穴中做实地录音采样。而现在仍然在一起活动的艺术家小组M. Paradoxa也是从在校时的一个学习小组发展而来。我们那时受到瑞士艺术家多丽丝·施道弗(Doris Stauffer)启发,当时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她在70年代开设的“女子工作坊”(Frauenwerkstatt),我们五个人每人轮流带领一场工作坊,就像为彼此发明游戏,带大家一起玩,用游戏的形式来共同创作,后来甚至还用学习小组的经费去了一趟巴黎,在施道弗的展览上参与策划了工作坊。学习小组让我收获了很多,大家的关注点不同,会听到我从来不会想到的观点,也给了我陪伴和友谊。当然,一同工作肯定会有观点碰撞,需要漫长的沟通,也不会直接导向产出,个人生活和情感也会交织进去。
读研究生时,导师不太要求我们有明确产出,更强调创作的语境、过程和讨论。回国后,自然会面临两边语境有很大差异的情况。对我自己来说,编译“闲逛者小报“的过程也像是我个人的学习和梳理,希望分享和传递一些不同意义上的连结。我从读书开始一直对画廊和美术馆的系统没有那么在意,所以似乎也一直处在一个业余状态里,会对一些具体的事情感兴趣。2021年开始在杭州和胡沁迪一起做了“洞厅”(合租工作室里的间厅),我们有时候组织工作坊、读书会、食物分享、做zine,有时也邀请其他艺术家朋友一起做一些形态各异(好玩)的活动,好像也有点像学习小组的某种延续(继续自我学习)。我现在觉得,一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本身,希望能先把这件事做好。

《艺术世界 ArtReview》2023秋季刊现已上市

↓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


↓ 扫码订阅全年《艺术世界 ArtReview》,现特价优惠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世界 ArtReview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