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润去了苏联的美国人

小西cicero 忘川边的但丁
2024-09-26


在纷繁曲折的历史中看清大势,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各位好,今天没有什么特别想写的,鼻炎还很严重,没休息好,《西游系列》还是要拖更。
在家闲来无事,翻了手头那本《光荣与梦想》,一点阅读心得,跟大家简单聊聊吧。

《光荣与梦想》这本书的副标题叫: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
了解一点那段时间美国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段历史是美国从单纯的经济大国成长为世界霸主的过程。可是我觉得,阅读《光荣与梦想》最为有趣的一个感觉,就是你能感觉到,生活在这段历史中的美国人,很多时候并没有那种享受“大国崛起”、“厉害了,我的美利坚”那种幸福且崇高的感觉,恰恰相反,他们那个时候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焦虑、不安、与抱怨。
比如1932年本书才开篇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美国在很多美国人看来其实是个快完蛋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刚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1929至1933年,美国农业产出下降近一半,工业产量衰减了40%。9000多家银行破产,占美国银行总数的五分之二,而失业率则陡增了8倍达到25%,总共有1280万人失去工作。

当时的美国老百姓为了找工作,干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底特律一家职业介绍所招工,一个阿肯色州人步行900英里前来应聘。纽约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第二天来了5000人。华盛顿州发生森林火灾,警察一查,发现是是有人故意到树林里放火,为的只是想让人家雇他当救火员(此事在第72届国会的劳工问题小组委员会有证词记录在案)。
1932年的美国民生凋敝,整个国家似乎濒临完蛋,而与之相对应的,地球另一边的另一个后来的超级大国苏联,却似乎蒸蒸日上,斯大林当时力推的苏式计划经济正欣欣向荣,再加上苏联媒体当时收到严格管控的,流传到海外的报道中几乎全部都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好话。于是出现了一桩后世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多美国人,尤其是技术工人和左翼知识分子们,认为美国式自由市场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一定是属于苏式计划经济的,苏联给与所有参与其建设的劳动者的许诺让他们感到安心和羡慕。于是他们梦想前往这个将成为“全人类未来”的国度,成为这个国家的公民。
而机会说来就来,苏联当时在纽约设有个贸易机构,叫做苏美贸易公司,这家公司在1932年的时候贴出广告,为正在兴建中的高尔基汽车城招募技术工人,名额6000人,结果很快就收到了超过十万份的求职简历。应聘者中不仅有苏联急需的技术工人,还有工程师、教师、音乐家、作家等等知识分子。苏联最终从这批人当中优中选优,超额遴选了一万人送回了自己的国家。
当然,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其实并没有亲眼见证之后的二战和美苏冷战,因为紧接着苏联就发生了大清洗运动,一切有特务嫌疑的苏联公民都接受了严厉的调查,多数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劳改甚至直接枪毙了。而从美国移民到苏联的这些新移民,成为了“古拉格群岛”的优质居民。因为他们最初只是看到报纸上对苏联的正面报道后带着希望前来的,梦想被现实撞碎后,保持着他们在美国时的言论习惯,当然在大清洗当中被优先怀疑。但这帮人去苏联容易,想走回头路可就太难了,因为紧接着发生的二战和冷战,美苏之间正常人员交流的通道几近关闭,合法的途径重新回到美国,难度不啻于登天。
而留在美国的民众其实也没有很快迎来转机,我们今天在课本上学到的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但事实上,罗斯福新政的真实效果其实非常存疑。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后,他的大多数新政政策都被共和党指责为对同期苏联和纳粹德国政策模仿——政府扩大对经济的干预,兴办公共事业刺激经济的流通性。
但老实说,这些措施只是危机中的一种缓解剂,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美国的糟糕形势。
事实上,罗斯福的新政最显而易见的效果可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和通货膨胀。1933至1937年,美国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开始增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达到了之前最好年份的3倍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期美国的通货膨胀指数也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也就是美国的实际经济水平是在原地踏步。
而到了1936年小罗斯福总统第一个任期时,这种新政造成的疲态就已经开始呈现了,1937年的美国甚至有再次出现经济萧条的趋势,小罗斯福总统被迫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但这也让他在第一任期内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几乎全部被抵消掉了。
真正挽救美国和罗斯福总统名誉的,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8年欧洲战云密布,来自欧洲的战争物资订单就开始上升,1939年欧陆战事正式开打,1941年美国更是借珍珠港事件直接下场参战,此后国债的发行和战时特需的缺口、以及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唯一未受战火大规模破坏的工业体系的事实,加速了美国走出大萧条的阴霾,成就了世界首强的“光荣与梦想”。
但是回顾这段历史,让人不由得感叹,与有历史的后见之明、相当于打游戏开了地图的学者不同。当你置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情景当中时,你其实是看不清前路的,没有一个万全、稳赚不赔的选择摆在人们的面前。那个时代固然有从德国、从苏联来到美国的德裔美国人爱因斯坦、俄裔美国人纳博科夫。但同样的,如前所述,自愿前往苏联的美国人同样存在,甚至纳粹德国在二战前也曾以“真正的雅利安人回国效力”为名,忽悠了一批德裔美国人移居德国。
所以那个时代,人们选择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只不过之后不久,当二战的炮声隆隆响起,所有作出选择的人就不得不买定离手,这个时候他们会发现,他们将会用自己和家人此生的命运,为自己之前所作出的选择负责。
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这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我觉得爱因斯坦对人类最大的成就固然是相对论和一系列科学成果,但在这些成果的掩盖下,人们往往忘记了他是一个世界观明晰、总能指导他作出明智选择的人。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他是少有能够避开历史的暗礁,到达人生彼岸的人。
我想起了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的那段描述,我第一次认识到道德其实一种远见,就是在他的这篇文章中:
我完全不相信人会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外界的强迫,还要符合内在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能做其所意愿,但不能意愿其所意愿。”从青年时代起,这句话就一直激励着我;当我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它总能给我慰藉,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这种认识可以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防止我们太过严肃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而且有助于建立一种幽默在其中的有着特殊地位的人生观。
客观地讲,要探究一个人自身或所有生物存在的意义或目的,我总觉得是荒唐可笑的。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作为他努力和判断的指南。在这个意义上,我从不把暂时的安逸和享乐看成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称为猪栏的理想。
照亮我道路的理想是对善、美和真的向往,它们不断给我以新的勇气去愉快地面对生活
……
在我看来,强迫性的狄克推多制度总是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总是会吸引来一些品德低劣之人,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因此,我总是强烈反对当今意大利和俄国的那些制度。今天欧洲的民主形式之所以受到质疑,不能归咎于其原则本身,而是由于政府缺乏稳定性以及选举制度中人性考虑不足所造成的。而在这方面,我相信美国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选出的总统任期足够长,有充分的权力来真正履行职责。
而在德国的政治制度中,我所看重的是,它为救助病人或贫困的人作了广泛规定。
在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中,我认为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和情感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贵和崇高的东西,而大多数人在思想和感觉上总是迟钝的。
……
我建议有兴趣的读者们去找这篇文章的原文读读,这篇文章也写于1932年,彼时纳粹还有一年才会在德国上台,但你可以感觉到,爱因斯坦已经在认知上为自己未来的选择做好了准备。
这解释了他在之后发生剧变的时候,其作出的选择为什么可以不顾念小解、目光长远、正确、而又迅速的接近于本能。
所以,选择确实比努力重要,在残酷的历史转折时代尤其如此。
选择将决定命运,而如何进行选择,则取决于每个人的世界观。
所以,也许人生仍是公平的,因为最终我们的此生所得,都是在为我们的世界观买单。


全文完

本文3000字,感谢读完,读书笔记一篇,喜欢请三连,多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忘川边的但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