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还是该感谢“又雷又俗”的琼瑶阿姨
不隐恶的聊聊她。
琼瑶前两天去世了,有读者问我要不要写两个字。其实说实话,对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男生,除了童年现象级爆火的那部《还珠格格》,琼瑶对我们的已经没有很多70后、85前那么深了,但小时候因为家里女性长辈爱看,像什么《一帘幽梦》《情深深雨濛濛》之类的多少都还扫过几眼。
今天回头想来,很多琼瑶剧的三观其实多少都是优点问题的。这是导致时至今日很多“金句”化作互联网的名梗,
像什么“我是来加入这个家,不是来拆散这个家”(出自《新月格格》),
“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可紫菱呢?她失去的是爱情呀!”(出自《一帘幽梦》),
还有:“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 取闹!?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 !?哪里无理取闹!?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我就算在怎么无情,再怎么残酷,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残酷,更,无理取闹!”(出自《还珠格格》)
有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这些台词小时候听起来倒不觉得什么,可长大后再听,就有一种……怎么说呢……“我的头快要裂开了”的感觉。哦,对这句话也是琼瑶阿姨给我们贡献的,出自《还珠格格》。
其实不仅仅是在大陆这边,在台湾地区,琼瑶阿姨写的东西到底好不好,也是一个非常受争议的话题,李熬曾经骂过琼瑶,说爱情这个东西本来是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可是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却只有“鼻涕和眼泪”,看了让人痛苦,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人会这么受欢迎,把无数少男少女对爱情观感都给带歪了。
我觉得李熬对琼瑶的这句骂,倒真的未必说到了点子上,琼瑶的最大的问题倒真未必是爱情“痛苦化”,毕竟有爱的欢乐、就一定有爱的忧伤,悲喜从来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写写倒未必有什么不好。琼瑶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她的写作太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了,她年轻的时候经历过失败的感情,值得被同情,但找到真爱后对方是有妇之夫,长期不肯离婚,琼瑶就公开搬到人家家庭的隔壁,十几年如一日的隔三差五就找到对方去“聊文学”,公开视对方未离婚的妻子为无物。其实这本来也就算了,毕竟“感情的事儿,没人能说清楚”。但更要命的是这期间她写出来的一系列作品,如《新月格格》,如《一帘幽梦》,完全是把自己的这段经历投入到主人公身上去的,高唱小三插足有理、原配受气活该。于是才有了前述那些三观听起来就很歪,实际剧情更奇葩的作品。把逼迫小三的原配们全都丑化成雪姨那样的恶女。
后来琼瑶阿姨总算小三上位,成功挤走原配,跟平鑫涛结婚,从此之后她就再不写“小三插足有理,原配被抢活该”的作品了,反而调转枪口,反过来指责小三不应该破坏人家的家庭。
当然琼瑶阿姨有句名言,叫“爱了就是爱了,(管)世俗有什么用。”用今天的话说,琼瑶阿姨是个绝不内耗的人,王安石说“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可法”,他用这个劲头搞变法,琼瑶则用这个劲头谈恋爱,写在书本里、或者放在历史上,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好勇敢、好不做作。但我觉得你不会希望自己的身边也有这么个人,要革你的饭碗,或者抢你的老公或老婆,因为这种“绝不内耗”、啥也不怕、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总觉得自己常有理的人一旦行动起来,都有“社交恐怖分子”的气质,以他或她的道理把你的人生践踏到一塌糊涂。到头来还觉得自己好高尚、好伟大、好不做作——你说,你生活中要是不幸撞上这么一个楞人,能不能被气出脑血栓?
但偏巧,琼瑶阿姨还是个特别会写的人,她能用一支笔把自己所有之前的行动都合理化,这造成了一个挺严重的后果,就是在我小的时候,有一阵子因为琼瑶热,大家的爱情观真的是非常混乱的,倘若有那个人,如果她同时看了琼瑶前后期的两部作品——比如《一帘幽梦》和《哑妻》,她会简直不知道爱情到底应该“跟着感觉走”还是“从一而终”,小三到底该不该受到谴责,因为琼瑶阿姨在这个问题上自己都前后矛盾,经典的“琼瑶反对琼瑶”。
但饶是如此,我却又在想,在此刻,琼瑶离开的这个时候,我们这些曾经受过她影响的观众,还是应该对她抱有一份感谢的。这个感觉,其实可以套用到我们对金庸、对周国平、甚至对余秋雨等老师身上——诚然,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头十年的那段时间,武侠看金庸、言情看琼瑶、哲学谈周国平、文化聊余秋雨,一度是风潮。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四大热潮其实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四大俗,周国平老师的翻车和余秋雨老师的含泪我们就不说他们了,其实连金庸大师对武侠的塑造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凭什么一个混小子拿到一本秘籍、练成绝世武功后就有那么多妹子疯狂倒贴,凭什么“侠之大者”就一定要“为国为民”?为国为民就一定要替南宋朝廷守襄阳城么?像古典武侠那样半夜三更去取那昏君奸臣的脑袋就不好么?金庸其实也是基于自己的观念,把武侠中很多本来有价值的东西给遮蔽、扭曲了。
而琼瑶阿姨就更不必说了,如前所述,她不仅“痛苦化”了爱情,而且痛苦的还前后矛盾,当小三觉得自己委屈,上位当了正宫依然幽怨,进退皆“长戚戚”,没个坦荡荡享受幸福的时候。
但尽管如此,我们能说金庸、琼瑶们不值得纪念么?我像依然是值得的。因为“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金庸的武侠、琼瑶的言情再有问题,他们至少把一些现代性的问题提了出来,并引领了一时的风潮,促成了人们的思考。
比如金庸的武侠之前,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的里的武侠都是李逵、宋江式的,属于见不得人的黑道,被朝廷诏安、收下当狗,成个什么“展侍卫”之类的人物是他们能面对的唯一的正途。“宇宙的尽头是诏安(考编)”,这是古典武侠的通病。可是到了金庸时代,他毕竟创造了一个视“受招安”为狗屁的江湖,《笑傲江湖》开篇就写刘正风为了自污讨了个朝廷编制,众英雄皆侧目。《射雕英雄传》就更不用说了,郭靖扶宋抗金是不假,可从来不想领个什么“襄阳安抚使”之类的朝廷名头。给了中国过去几千年都没正眼看过的“江湖”,一个比“庙堂”还正义的地位,这就是金庸的贡献。
金庸的武侠里,时时透出一股“朝廷算个屁”的态度。
琼瑶这方面的贡献,其实也是有的,她写爱情,把眼光聚焦在家庭,但中国古代的家庭之所以“不有趣”,男女之间几乎说不上什么爱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之命、父权在家庭中绝对的、不容反抗的地位。父母尊口一开,哪怕大胆如梁祝,最后也只能求一个“死同穴”、来世化成蝴蝶再比翼双飞。有的,像白蛇传那种,还必须是一方蛇仙修炼成精,天生没爹没娘,另一方父母死的早,才能搞个自由恋爱——就这样,还依然有那烦人的法海,硬要来管个闲事。
但近代言情小说到了琼瑶那里,格局总算是打开了,琼瑶阿姨这人骨子里很轴、天不怕地不怕,谁敢挡着她谈恋爱,她是真的舍得“贴脸开大”。所以你看古典中国最强悍的父权,到了琼瑶的剧里受到了最强烈的嘲弄,简直堪称被轰碎成了渣——还记得《情深深雨濛濛》里的九姨太雪姨怎么嘲弄她的老公陆振华么?“你这糟老头子,你有九个老婆,你知道你被带过多少顶绿帽子?”
可陆振华是谁?
那不仅是丈夫、父亲,而且那是军阀啊,可到了琼瑶笔下,成了最小丑、最被戏弄的角色。
回头细品,只能说,痛快!
而这种嘲弄更进一步,就是对皇权了。
《还珠格格》里小燕子那一帮人公然就赶去劫皇上的宠妾含香公主,记得小的时候刚看时好多人还觉得这帮人真“作”,“皇阿玛”对你们那么好,你们怎么去抢他的小老婆呢?后来再想这事儿就反应过来,凭什么皇上就能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抢个公主过来留你个性命、不上手用强,你就得三呼万岁谢主隆恩?这个过程中真的“作精”真的“有病”的人到底是谁?
小时候看我们一度可能以为是小燕子那一伙,现在看来真的未必。
最能作的,难道不是乾隆皇帝么?无论历史上,还是小说里。
这就让我想起了《还珠格格》里有段台词,不出名,但我记了很久。尔康有一次问箫剑的身世,箫剑说我家被诬题反诗,满门抄斩都杀了,就活下我和我妹两个。尔康问他,“那你爹到底提没提反诗啊?”
箫剑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难道他提了反诗,就该落得这个下场吗?”
是啊,问题不在于提没提反诗,而是哪怕写了反诗,难道被满门抄斩就是天经地义的么?
这都是什么鬼逻辑?
所以现在很多人说,琼瑶剧是PUA的鼻祖,像何书桓那种角色,是渣男的鼻祖。
但我总在想,哪怕琼瑶阿姨创造了很多PUA名句式,她至少把其读者从另一种更深的中国古人觉得天经地义的PUA里启蒙了出来——那种PUA名叫父权、名叫皇权。
爱情的PUA是相对容易察觉的,因为它好歹讲究个相对,你说我“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时候我还可以反问你一句。可是父权、皇权的PUA,至少曾经,对中国人来说是不能察觉,甚至找不到词汇去形容的。
琼瑶阿姨的作品,也算以毒攻毒了吧,以现代爱情之小毒,解帝制、父权伦理之大毒。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琼瑶……也算做了她该做的。
所以,在她离开我们的这个时候,我觉得还是应该写几个字去纪念、去感谢这个人。她的作品我们已经不喜欢,她的很多观点值得讨论,但她毕竟是那个领着我们走过最初那段路的人。
其实算算年纪,琼瑶够当我们的奶奶了,但很奇怪,我还是想顺着90年代很多书刊的习惯,尊称她一句“琼瑶阿姨”,因为她的某些认知,终不会随着年华老去。
很多人觉得谈琼瑶俗。我也觉得。
但什么是俗?
俗就是已经被过度普及的常识,或者谬误。
但有些俗,总强过另一些俗。
那就用这首已经太俗的歌,聊以纪念吧。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
当她曾的勇敢成了常识,当她曾隽永的文笔变得鄙俗。
我还记得她第一次告诉我们的那些东西,
愿琼瑶阿姨走好。
全文完
本文4000字,随笔一篇,今天去了趟医院,文笔匆匆,愿您喜欢本文,
长文不易,喜欢请三连,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