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古篇:医学之圣,经方之祖之东汉张仲景(附治胃痛验方)

张锦淮 万医通鉴 2022-04-01

医,小道也,医道亦是天道,天无名,道无利,追名逐利者,与天道有何干系。

为医者,父母心,大医精诚不可忘之,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方能称医,此为医道思想,医者使命。


张仲景传——东汉张机,字仲景,官拜长沙太守,南阳人也,学医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后勤于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汤液经》,著《平脉辩证》《伤寒杂病论》。仲圣工于治疗,精于经方,遂大有时誉。汉灵帝时举孝廉,官拜长沙太守,与董奉,华佗合称建安三神医。《太平御览》七百二十二卷何颙传: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颙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果真如其言,颙先识先觉,言无虚发,后世尊称张仲景为“医圣”,为医家至尊。至今1800年后,后世学医者,伤寒居一半。不仅如此,业医者以张生居多,据史可考,张姓居一成有余。凡此种种,全拜张仲景所赐。



仲师精于医道,思求经旨,演其所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王仲宣年十七,尝遇仲景,仲景曰:君有疾,宜服五石汤,不治且成,后年三十当眉落。仲宣以其妄言也,远不治也,后至三十,病果成,竟眉落。仲圣医术竟精如此,其方术传于世,无不视如珍宝。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叹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而不传。此时药王已是七十高龄,早声名远播,却因不见《伤寒论》而不得不叹息。


清代张志聪《伤寒论宗印》《伤寒论集注》曰: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即《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世研著校译《伤寒论》传世之作多达数百成千之多,皆为伤寒弟子。 仲圣授徒卫汛与杜度,据考证晋代王叔和亦为仲圣之徒,著有《脉经》为后世脉诊典籍,亦为传世最早脉学巨著。《脉 经》曰:张仲景论脉第一。足见王叔和在编著《脉经》之前,必然深得仲景之脉学心得秘要,方能下此定论。金代成无己曰: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功也。卫讯者据《太平御览》记载:卫讯,好医术,少师仲景,撰《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脏法》《小儿颅囟经》皆行于世。《古今医统》记载杜度,东汉医生,其里居欠详。为名医张仲景之弟子,器宇深重,获其师之传,亦成名医,人称上手,终成一代名医。《医说》曰:杜度,仲景弟子,识见宏敏,器宇冲深,淡于矫矜,尚于救济,事仲景,多获禁方,遂为名医。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害杂病论》。确立了“辩证论治“成立历代医学家所推崇。这是华夏医学首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巨著,也是世界医学史上影响力巨大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在医学上的作用及影响力最非常巨大,同时也奠定了张仲景在医学史的重要地位,继《黄帝内经》后成为医学四大经典之二。因其陈书后不久散佚,后来一分为二《伤寒论》《金匮要略》二部。


作者按:仲圣治学严谨,谦虚好学,一身集先秦以来医药方技之大成者。一部《伤寒杂病论》实非仲景一生之所学,仲师还著有《辩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阴阳诀》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其中我最好奇的《阴阳诀》更是极少出现有记载,知者甚少,甚至无从考证,只能偶尔一见书名。故,我猜测《阴阳诀》可能与道术法术有关,仲圣虽告诫世人不要相信”巫祝“之术,实则仲圣精于此道也。《伤寒论序》曰: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何为异物乎,莫非鬼魂乎?关于仲圣的生平经历与医学成就,前人古人早已言无不尽,知无不言。故吾在此亦不敢多言,恐有不敬之意,仲圣为天下医者之祖师也。


俗话说:十人九胃,十胃九寒。

其意言指十人当中有九人曾患过胃痛,俗话说的有一点点夸张了,而十人胃痛中有九个是因为寒邪客胃而引起的。胃痛古人称为胃脘痛、心痛、心下痛。

《灵枢》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肋,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其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为症状的证候。又曰: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怏然如衰。这是华夏医学最早提出胃痛的指导理论。《素问》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厥逆入胃,则内生心痛。这里明确指出了胃痛的病因病机,给后世留下宝贵的医治指导理论。又曰:太阳之胜,凝溧且至,非时水冰,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这里明确指出饮食生冷,损伤脾胃的依据,导致运化不畅使寒邪客于脾胃,因寒邪凝,阻滞气机,故作痛。其痛暴作剧烈难忍而拒按,使人痛不欲生。寒邪越深寒凝越重,其痛越重。故寒则热之,其痛可缓。治要则需辩证论治,详审病因,不可不察也。

现代医学指出胃脘痛是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等。

民国时期,有位奇人姓魏,治胃痛声名远播。其常言道:胃寒胃痛来一包,一时三刻不忧愁。有钱没钱捎一包,十人九胃能治好。后来人们发现真的效如灵丹,宁可不吃不喝,也要买几包药散回家备用。

胃寒散方如下:附子,肉桂,干姜,苍术,厚朴,白芍,红花,元胡,枳壳,米壳,吴茱萸,黄芪。惟忌孕妇不可服用。

此方屡试屡效,无效亦有,后发现实为辩证不明。吾以为,业医者应以苍生为念,故献此方以济大众。又因念及他人不明医理,不懂药性,寒热不识,恐无功反受药害,故不敢言明剂量。吾之医技,亦受书中惠及,古人惠于我,我何不惠于人,此为医者之本心也。同仁同道如拾及此方,用于治病救人,亲尝亲验,若证吾所言不虚,望尔应当持医者本心,惠及苍生,切忌不可贪财重色也。若尔为明医,剂量自当心中有数,无须吾言,只需辩证自可用方;若尔为庸医,亦非吾所授之人也;若尔为病家,烦请求医问诊,辩证论治,不可套方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