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古篇:南药始祖,医中之仙之西晋潘茂名(附素女合欢丹)

万医通鉴 万医通鉴 2022-04-01


只有梦想不会因艰辛而停止脚步,

只有中医不会因瘟疫而放弃生命。

瘟疫,自古以来就有,世界各地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在与瘟疫作斗争,但是除了中华民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战胜瘟疫。在人类历史中,有的国家因一场瘟疫而灭亡,有的民族因一场瘟疫而消失。古代帝国的兴衰与交替,往往都与战乱和天灾(瘟疫)等原因造成短时间内的人口大量死亡而决定的。因此,一个帝国的衰亡都伴随着大规模瘟疫的爆发,也往往会成为一个帝国从衰亡到彻底崩塌的推手。强如大明帝国,在明末时期就是大规模爆发全国性瘟疫而导致民不聊生。罗马帝国因为一场瘟疫,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德国因为一场斑疹伤寒,输掉了德俄战争,也输掉了整个世界。中华民族历史记载的瘟疫,大大小小一共经历了五百多场,近代非典与新冠两场战疫打得最漂亮,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数个奇迹。特别武汉新冠这一场堪称史无前例,取得空前的胜利,是全体中医人和全国人民值得骄傲的胜利。反观世界医学权威、引领医学科学前沿的英美各国,在新冠的肆虐下,全面宣告失败,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措施,除了束手无策,只能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了——等待死亡的降临,是这世上最恐怖与痛苦的煎熬。


关于方案详情请点击《“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潘茂名——生于西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373年)俗称“潘仙”,道医,后世尊为岭南仁医,是一位被后人仙化,古老又真实的历史人物,岭南医学先驱。他是“好心茂名”精神的启元,源自古籍文献“济生有奇诀,救人须用心”。

隋代开皇十八年(598年)设立茂名县,是以潘茂名之名命县名,用以纪念潘茂名对粤西人民之恩德。唐代贞观八年(634年)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贞观六年才改高州为南宕州)为潘州,如今的茂名市名字也因之而来。纵观中华历史以医家、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以名设市,唯潘茂名一人。

崔龟从《仙虚》曰:潘茂真人烧丹之处,南人呼巿为虚,今三日一虚。潘茂即是潘茂名,虚指岭南集市。《岭表录异》曰:潘州,昔有方士潘茂于此升仙,遂以名郡。《太平寰宇记》:“唐武德四年平岭表,于县置南宕州,后改为潘州,仍改县为茂名,以道士潘茂姓名为县也。《图经》曰:晋道士潘茂古于东山采药炼丹,于西山升仙。《广东通志》曰:茂岭,世传潘茂炼丹其上,故名。清初,潘茂名列入神仙系统,《历代神仙演义》收录并记载潘茂名事迹。潘茂名既是岭南道教的先驱,也是岭南医学派的先驱。他一生与上古神农氏一样,德高望重,读易明诗,云游四方,遍尝百草,悬壶济世,炼制丹药。

后来世人慢慢淡化了他道家身份。在道医盛行的时代,对他寄以仁医信托,与符箓派道士区别开来。相传潘茂名与葛洪相遇于岭南,论道炼丹于罗浮山。葛洪在东晋咸康年间出任勾漏县令,两位史上道医大家就此相遇 ,同在勾漏洞炼丹。潘茂名炼丹制膏,对炼丹之水要求讲究,所用皆为清纯龙泉水。便在草药种植园开凿一口水井,专做炼丹之用,后人称“思前井”。潘茂名为黄老道家发展而来道教的丹鼎派又称“金丹道教”,丹鼎派分外丹与内丹。外丹,指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以配制可服食的金丹,盛行于隋唐前;内丹,指把人的身体当成“炉鼎”,以自身精、气为药物,为神气相交结成之物,宋元以后取代外丹,流行至今。丹鼎派从追求“长生不老”出发,推动了我国古代化学冶炼、气功养生学的发展。潘茂名提出上药三品,包括神、气、精。人是天地与阴阳冲和之气体造成,表现在精、神、气三方面,精为天,气为地,神为精气的化合。心神动摇,精气散死,反之则长寿,这正是道家无为不争的思想,养生长寿,静心也。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清代《潘仙全书》曰:济世有奇诀,救人须用心。三天曾纪录,四海尽知名。潘茂名对于道教医术、道教金丹术、“内丹”及岭南派中医药理论的贡献巨大,影响岭南文化发展,后世尊称“潘仙”。由于其道医双修,又列入《历代神仙演义》,故,医学界反而知之甚少。世人皆知屠呦呦成功提炼青蒿素治疗疟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受葛洪所影响而获得灵感。《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但却极少有人知,葛洪收录这个方子,正是潘茂名所创。只可惜潘仙并没有留下医学著作,因此医学正统地位影响并不是很大,知者甚少。仅在岭南一带,广东人民之中口口相传,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如果屠呦呦的医学成就是世界顶尖的话,那么潘茂名的成就就是顶尖中的顶尖,而且早在1700年前就达到了巅峰。广东地区人民每逢端午节,温热季节肇始,家家的母亲都要采了蒿草回来,煮了温水,将蒿叶浸于水中,为小儿洗浴,以却百病。家家户户又将蒿草插于门楣,期以驱邪。流传至今,从不间断,皆拜潘仙所赐,故潘仙永存于广东人民心中。这些风俗,代代相传,皆源于1700多年前仙人潘茂名给各家各户留下的以青蒿治瘟疫的验方。

潘茂名生活的晋代,南方一带经常爆发瘟疫,潘茂名经过千辛万苦和千百次的尝试,在日日所见的辛臭之草——青蒿,发现了治疫病,特别是治疟疾的功效,他用蒿草绞汁饮服的方法,神奇地治好了一批的病人,消除“发人头瘟”的病区,成为万民心中的神仙。史书记载:嚼瑶笋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尘凡,取精华而去渣滓。潘茂名炼成大还丹和小还丹,用此神效丹药,在粤西一带特别是高雷地方救治百姓,扑灭了瘟疫。这是广东地区记载关于救治瘟疫最早最成功的事迹,1700多年来流传至今。如今因为广东再一次爆发新冠,忍不住让我重新想起,为了纪念潘仙的贡献,故特献此篇。

《黄帝内经》曰:“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早在几千年前,华夏医学就详细指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发病特征与气候有关等特点。三国曹植《说疫气》、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记述。

潘茂名是人类最早使用口罩预防瘟疫传染,炼制丹膏丸散,煮制汤药凉茶,集中治疗的院落内,施灌汤药,燃烧艾草,驱散瘟疫。这不是正今天我们所采用的集中收治,防止扩散传染的有效方案吗?由于历史久远,文献失传,当年潘仙所使用的膏方也无从考证,可以肯定的是青蒿、艾草在治疗瘟疫疾病中功不可没。即使到1700多年后,青蒿素对疟疾有效作用已经证明。


疟疾——疟,最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也是华夏医学最为详细的传染性疾病,历代医家均对疟疾研究作出详细论述。列入中医学“疟疾”或“打摆子”范畴,又称疟病,久疟,瘴疟等。目前全世界有五亿人深受其害,有一亿人面临生命威胁。病因感受疟邪所致,疟邪伏于半表半里与正气相争,故发发而为疟疾。中医认为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按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经疟等。《素问·疟论》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破,渴欲冷饮。《内经》又名痎疟。《金匮要略》名为疟病,并指出以蜀漆治疟。《肘后备急方》曰:瘴疟,明确指出采用青蒿治疟。《诸病源候论·间日疟候》曰:白疟,并补充“劳疟”证候。《医彻》曰:疟之为言虐也,有如凌虐者然,故云疟也。《脉因症治》明确提出传染的论述。疟,最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记载,《太平圣惠方》始有“疟疾”之名。《灸法秘传》曰:疟疾之病,由夏令先受暑邪,至秋时发为疟疾。秋风欲入,伏暑欲出,表里交争,寒热成矣。《内经》曰: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黄帝内经》对疟疾病因病机论述极其详尽,后世医家无不以此为理论依据。

《育婴家秘》曰:产后疟疾,因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或因外邪所感,或郁怒伤脾,或暑邪所伏。审系饮食,用六君加桔梗苍朮藿香。如外邪多而饮食少,用藿香正气散。如外邪少而饮食多,用人参养胃汤。饮食劳役,用补中益气汤。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加炮姜。虚寒,用六君加姜桂。元气脱陷,急加附子。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泻不食,腹痛烦渴,发热谵语,或手足逆冷,寒战如栗,虽见百证,当补,其病自退。若误用清脾截疟之类,多致不起。 

《神应经》针灸方——疟疾∶百会 经渠 前谷。温疟∶中脘 大椎。疟∶腰俞。疟疾发寒热∶合谷 液门 商阳。痰疟寒热∶后溪 合谷。疟疾振寒∶上星 丘墟 陷谷。头痛∶腕骨。寒疟∶三间。心烦∶神门。寒疟不食∶公孙 内庭 厉兑。久疟∶中渚 商阳 丘墟。热多寒少∶间使 三里。脾寒发疟∶大椎 间使 乳根。



素女合欢丹:炒柯子皮,枯礬,母丁香,川椒末,晁脑,桃毛。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比黄豆大,每入一丸至阴户内。丸化效至,素女亦美亦仙,且欢且乐,常用可令阴户紧小。此方适合产后妇女阴道扩张,因郁而性趣冷淡。方中不注剂量,仅供同道参考,病家须求医问诊,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方可使用。

相关阅读:


上古篇:人文始祖,医学起源之伏羲制九针(附医案)


中古篇:医学之圣,经方之祖之东汉张仲景(附治胃痛验方)


近古篇:得众动天,力挽狂澜,匡扶中医之民国施今墨(附淋证结石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