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辟谣,中医倒背控水急救法——中医人难道真的忍心被剥夺舆论终身吗?

万医通鉴 万医通鉴 2022-04-01




古语云:凡大灾后必有大疫,凡大疫后必出大医。

良知这个东西呢,你不一定要有,但是绝对不能无。如果人一旦丧失良知,那一定会面临很多麻烦。科学也是人类创造的,是服务于人类,如果没有良知,那就是与人类对抗。蔑视生命的“科学”,就是全人类的敌人。


中医人难道真的忍心被剥夺舆论终身吗?

这算那门子辟谣?简直就是荒谬可笑,无知可恶。先不说辟谣的依据是否“科学”,为什么铁一般的事实,还会被一种“力量”进行改造,歪曲。难道传承几千年的溺死救治方法,只因“科学”解释不了,就要被打成谣言吗?科学是服务于人类的,不应该是人类要听从科学。睁着眼睛说瞎话,无数真实视频,案例及网友的亲身经历,仍然敌不过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又或者是因为与中医有关的,不管怎样,都是要加以抑制,抹黑,甚至不惜以“造谣”之罪横加迫害?看来我们过去的忍让,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只要我们认真服务百姓,提高医术救治患者,就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会公平承认我们的贡献。不!你越是高明,越让别人感到自己无能,更要打压你。你不信,就好好想想,为什么越厉害的中医,反而越危险!

看看这些所谓的砖家,谈论科学的嘴脸,是多么的冷血与淡定,视生命如同白鼠一般。反正死的也不是你,与你没有任何关系,至于能不能救人一命,那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一样。

网友这一问,问对了。科学不管用,救不了的,你们中医也不能上,不能救。

你要是敢上,就要辟了你,不接受反驳,不接受抗议!这就是话语权的威力,直接辟谣,全网删贴,难道是不想让老百姓知道太多了。

如有需要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宋版电子书,关注本公众号,发送消息“孙真人”“孙思邈”“药王”,即可获取下载!


孙真人《大医精诚》告诫我们:人命至重,贵如千金。凡遇到病患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如遇到生命没有迹象,更不应该放弃哪怕是一丝的可能。不要顾及后果如何,想尽办法,竭尽全力去救治。这才是作为医者救死扶伤的使命,而不是以“科学”之名阻挡他人去实施救人一命的下作行为。

我就奇怪了,试问落水溺死之人,有几个是一两分钟之内救上来的,那不叫溺死,是溺水而已。一两分钟溺水随便人工呼吸都能唤醒,用得着砖家出来辟谣?在农村溺水或极端恶劣的环境(洪灾)中,几小时内搜救得到,已是不幸中的万幸,难道还要等救护车来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这才算“科学”?我就想问问,洪灾之下,你救护车几天能到现场?中医用事实经验证明行之有效,且流传至今,代代相传。希望大家不要被这个辟谣给蒙蔽了,说一千道一万,行之有效才是最重要。

在极端恶劣条件下或溺死时间过久,任何快速有效的方法都应该分秒必争,不容片刻施以救治,倒挂控水急救之法,绝对是符合人命至上的原则,且行之有效的。 本人亲眼所见多例,当场见证生命的奇迹。古中医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藏,至今仍在发挥它的重大作用,挽救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生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宝藏,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了。

此外,溺死者如患有心肺疾病,高血压脑病,严重贫血,出血性疾病或躯体损伤严重者,则回天乏术矣。因为此类溺水者,溺死已经不是主要死因,倒挂控水自然也救不了他。这才是科学应该有的态度!

中华民族有史记载以来,几千年经历无数风雨,克服灾难早已如同家常便饭。老祖宗留给我们无数宝藏,传承几千年,屡试屡效,代代相传,活人无数。孰不知,到了现代,竟被视同造谣,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等下作之行为,数典忘祖,视生命如儿戏,简直人神共愤,禽兽亦不敢苟同。如此辟谣,等于赤裸裸剥夺人类的生命权,告诉世人凡不符合科学的标准,都不能说,不能做,更甚者,还涉及违法。说白了,就是科学认为人已经死了,就不能救了,不应该救。救不了了,其他的所有办法如果能救,那都是不科学!能救也不可以施救,施救若不当,那就是涉及违法,可能还要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简直就是反人类的“邪教”,干的都是排除异己的下作行为。正如邓铁涛邓老说:用科学的方式检验中医,这不行,那不行,都不科学,主要还是科学不行。

倒挂控水救治溺死,一千多年来,不知救活了多少人,至今每年救治溺死,保守估计至少在千人以上。如此超乎科学验证的真理,真法,至今仍在乡村城镇代代相传。本人也曾亲眼目睹,溺死半日,当场救活,绝无半点虚假。如此活人之术,难道不应该被普及?仅仅是因为科学说不通,就要打入死牢,迫害祖宗之法是造谣?难道还要先让实验室的老鼠涨死后救治了,老鼠点头同意了,才算是科学?科学的方式救不了涨死,中医就不能救?这不行,那不行,这不科学,那不科学,说到底还是科学不行!!!


关于洪灾溺死以及救治的中医相关记载文献: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洪水灾害是一个极为常见,造成灾害面积大,损失惨重,且防治代价极大的自然灾害。据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水灾害有1092次,约两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洪水灾害。中华民族的抗洪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绘制出了一副展现人类智慧,团结,以及人与自然共处矛盾的史诗画卷。

早在战国时期,关于洪水灾害和治理洪水的记载便已有了详细文字可考。如战国李冰父子修治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 是人类有史可考且留传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我赞李冰父子为治国之上医也,因其父子二子修治水利采用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但成功防治了洪水,而且至今两千余年,整个成都平原,免受洪水灾害之苦。

大约四千年前的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屡屡爆发大洪水,淹没了村庄,伤亡无数。尧派大禹去治水,大禹一改其父亲之前的堵河法,以疏通挖河道为主要手段,耗费整整13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终于治理成功。耳熟能详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就是出自于此。这是中华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重大洪水,同时也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抵抗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证据。

到了商周时期,黄河流域仍然频繁遭到洪水灾害侵扰。《竹书纪年》记载: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宋大水,丹水壅不流”。周敬王之父周景王亦是死于溺水,宋国包括近代的河南地区(黄河流域)。纵观历史记载,洪水灾害以河南地区居多,死伤无数,几乎年年都有。自大禹有史记载以来,溺死者不计其数,必然有救溺之法相传。若无,岂不合乎科学矣。吾查阅医书古籍后,先记如下几种: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取灶中灰两石余,以埋人,从头到足,水出七孔,即活。

汉代华佗《中藏经》曰:取石灰三石,露首培之,令厚一尺五寸,候气出后,以苦葫芦穰作末,如无用瓜蒂。上用热茶调一钱,吐为度,省事后,以糜粥自调之。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屈两脚着生人两肩上,死人背向生人背。即负持走行,吐出水便活。又曰:治落水死方,解死人衣,灸脐中。凡落水经一宿犹可活。

宋代张锐《鸡峰普济方》曰:人为水所没,水从孔窍入,灌注腑脏,其气壅闭,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沥其水,令气血得通便得活也。又云:半日及一日犹可活。

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曰:治溺死,但心头温者,救之。半夏一味为细末,用一字许吹入鼻中,立活,良法。

明代万表《重刻万氏家传济世良方》曰:用半夏一味为末,如豆大吹入鼻中,须臾即活。明代龚廷贤《种杏仙方》亦有相同记载。(此法吾以为应用于倒挂吐水后晕迷不醒,施救则佳)半夏这味药记载于《内经》功擅通阴阳,和胃气。

明代吴文炳《军门秘传》曰:先以刀㧒开口,放箸一根衔之,使可出水。然后解去其衣服,以艾炙脐中。令两人以笔管吹其耳,即活。或以生人倒驮死人,即负持走,吐水便活。外用绵裹皂角末,纳谷道中,水出即活。内以鸭血灌之。

明代龚廷贤《济世全书》曰:溺死者,先以刀斡开溺者口,横放筋一支,令其牙衔之,使可出水。又令一健夫屈溺人两足着肩上,以背相贴,倒驼之而行,令出其水。仍先取燥土或壁土置地上,溺者仰卧其上,更以土覆之,以露口眼,自然水气翕入土中,其人即苏。仍急用竹管各于口、耳、鼻、脐、肛门内更迭吹之,令上下气相通,又用半夏末搐其鼻,又用皂角末棉裹塞肛门,须臾出水即活。又一方,以艾炙脐中,即活。(此法可谓集齐明代以前书中记载所谓溺死急救之全,如法炮制,涨死一日半宿者,无不得救)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用灶中灰一石埋之,从头至足,惟露七孔,良久即苏。凡蝇溺水死,试以灰埋之,少倾便活,甚验,盖灰性暖而能拔水也。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曰:取灶中灰二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尝试蝇子落水而死者,而灶灰埋之自活。

《证类本草》引《外台秘要》曰:溺死一宿者尚活,捣皂角纸裹,内下部,须臾出水则活。

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曰:救溺死人,令伏牛背或铁锅上,口含竹筷,旋转出水,及用壁土草灰收水之法,尤为奇妙。

灶灰得火土相生之气,以埋人则外温卫气,而内渗水湿。故能使水出七孔而活。

清代汪昂《医方集解》曰:急倒提出水,用牛一头,令横卧,以腹合牛背上,牵牛徐行,令吐出腹中之水,以老姜擦牙即活。口噤者搅开,横一箸于牙间,使水得出。如无牛,以锅代之,将溺人脐对锅脐,俯卧,以手托其头,水出即活。切忌火烘,逼寒入内则不救。


以下图片提供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上古篇:人文始祖,医学起源之伏羲制九针(附医案)


中古篇:医学之圣,经方之祖之东汉张仲景(附治胃痛验方)


近古篇:得众动天,力挽狂澜,匡扶中医之民国施今墨(附淋证结石方)


中古篇:南药始祖,济世医仙之西晋道医潘茂名(附素女合欢丹)


上古篇:中药鼻祖,药祖圣地之上古桐君老人(附糖尿病验方)


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中医也能在舆论阵地上占了上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