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说丨李振华《邬建安 个展:是海,是沙丘》
记得和邬建安谈永生,大概是对生命和时间想象的理解,我们会谈很久,甚至忘了时间。究其根本,永生有着几个面向。一个是能量的转化,进而是形象的转化,如六道轮回之说,或民间故事中的幻化,精神时断时续。一个面向是不死,几百岁、上千岁的人、树、石头,都可能成为一种通晓过去一切,但有困于现实肉身的状态。一个面向是非物质性的,是一个念头,一个思想,或仅仅是一个愿望,在个人或人群中显现,并在不同的历史和现在的时刻中保持一致性。一个面向是来自外星的,古来和未来的结合体,永生是在时间之外的存在。
邬建安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我策划的展览,是2014年“多重宇宙”——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的开馆展,2017年上海两个美术馆合并,名字也改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7年我们在“不息”——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遇到,展览相对完整的呈现了邬建安的几个创作高峰阶段,《白日梦的森林》《九重天》《五百笔》系列、《崖山》系列(姚惠芬、姚惠琴合作作品),苏绣、牛皮、铜、水墨笔触,有些是材料在当代理念中的转化,有些是传统照进现实的瞬间。2018年邬建安和我在机场相遇,他赠书一本,并谈起“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的《五百笔之屋》大作,很是兴奋。
“张开的手脚与花朵象征着生命活力;
蜷缩或抓挠的手脚象征着压抑与限制;安静的鸟儿象征着智慧;有指向的手臂象征信心或权力;人头蛇身或长着长尾巴的精灵象征传统文化;猴子象征我自己。”——邬建安,《白日梦》,2003年
邬建安起于民间美术之研究,其民间美术研究之方向,从皮影2研究,到最近的“苗”3文化的探索。皮影、皮影戏的研究有其地区化历史特征,相传汉武帝(公元前157-87年)的故事,之后随蒙元时代(公元13世纪)扩张,其形式(技术)传入现在的伊朗、土耳其、亚洲周边国家、俄罗斯、欧洲诸国。如此,中国民间美术的线索,是从上至下社会运作结构的投射,同时,也是前全球化时期,文化在各个地缘社群间传递的现实。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中,会自主的改变其故事的叙述方式和将其本土化,如意大利歌剧《图兰朵》4中公主的故事,源自12世纪波斯诗人内札米·甘哲维(Nizami Ganjavi)5的《七个肖像》6的故事中“红色、火星、星期二”,其故事恰源自波斯国王和蒙古可汗之典故。如今日再观皮影,及其文化地缘化的变迁,也就更容易理解技术层面的光影关系之延续,叙事关系上的演化迭代。正如如吕胜中在其文《有二说二》中提及的“学问”与“艺术”并不冲突之理念,民间传统和当代也非无法调和。
对民间故事和形象的引用,同时出现在卡拉·沃克(Kara Walker)的作品《美国之家》(Fons Americanus)中类似古代壁画或中国画叙事的视觉叙事层叠关系,流泪的非洲移民、游弋的鲨鱼、身体是喷泉的暗喻,是象征的,是悲伤的历史故事。卡塔琳娜·弗里奇(Katharina Fritsch)作品中的《鼠王》(Rat-King,1993年)、《公鸡》(Hahn/Cock,2010年),章鱼、大象、蛇,都是这一线索上的关于动物、图像和知识积累的释放。黄永砯作品中也有同样的引用方式,《乔治五世的噩梦》(2002年)中老虎袭击大象上的探险者乔治五世,据传英国王乔治五世1911年远赴尼泊尔打猎时,曾一天内猎杀了四只老虎。黄永砯据此设想了老虎反扑乔治五世的场景,这件对殖民主义的暴力历史……叙事的、象征的、尺度变化的动物和人,都在当代艺术领域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探索范畴。进而引入生物多样性话题的如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在作品中使用的洞穴盲眼鱼7,染了粉色前腿生活在美术馆或野外的狗,长在雕塑头部的蜂巢等等。也都在呈现一种更复杂的生态之关切,并为之提供一个悬置在被引用材料和形态之上的讨论,涉及到环境变化、气候变化、人内心和外部世界变化之平衡。
邬建安的作品来源的传统和民间,也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延伸,与上述艺术家所推进的殖民史问题,现代性冲击,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而探索非人类中心的姿态。如果对比这些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探索,也不难发现其讲故事的特征,历史和现在的互为映照,持续演进的探究文化和人之相处。图像之所以是象征的,主要还是因为文化基因的累积之结果。如蛇与圣经故事的联系,佛陀故事与鹰的联系,民间传说中猴子和人的故事等等。邬建安作为一个研究民间和传统的学者,信手拈来的元素,新奇怪异的形象,即是传统的延续,也是其按照象征的逻辑创造的故事新编。
在和邬建安的谈话中,有一种奇妙的活力。也许在其作品多有其图腾、志怪的图像部分,多被联系到民间剪纸、《山海经》,而忽略邬建安创作中的超自然力——非图像的,非志怪的,绵延不懈的追问。其创作有现代性情况下,被放大为民族主义或地缘政治、身份政治的部分,也有神秘感及其叙事的力量。邬建安作品中被忽略的部分,在《征兆》(2016年)系列中被改变的动物,暗藏着自然世界的能量,或是基因改造的未来?这是现代性的困境,未来和过去都不可知、不可控。唯一可能的道路是面对这一困境,试着描述这一对应的关系,进而理解现在和人之所在。
“《征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东西,他们可以被认作天人感应的重要讯息;也可以被理解为推动权力运作的政治工具;既是对未来的预警或祝福,也是集体意愿凝聚幻化的现实景观。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里,征兆的故事数不胜数,他们保存在我们这些华夏子孙的血脉之中,从来不曾淡去。过去的征兆可能恰恰因为我们在今天的念想而唤出了肉身,成为眼前的实在,而一个实在的征兆却将对似乎写定的未来构成颠覆的威胁,或者在未来身上撕扯出一条分叉的路径。”
——邬建安,《征兆》,2016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东汉末·徐整著《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注释:
1 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宽复洒泣诉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傥伊父母必欲归,且随其主母起居耳。’”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dow_play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ao_people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urandot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zami_Ganjavi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ft_Peykar
7 https://www.estherschipper.com/artists/41-pierre-huyghe/works/17089/
8 https://voyager.jpl.nasa.gov/
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une_(novel)
10 https://www.nasa.gov/
1975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1996年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现任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光映现场策展人(2014至今)、瑞士Prix Pictet摄影节推荐人。曾担任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英国巴比肯国际展览“数字革命” (2014)国际顾问等。
李振华曾主持编撰艺术家个人出版物《颜磊:我喜欢做的》《冯梦波:西游记》《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和《杨福东:离信之雾》。2013年艺术评论以《Text》为书名出版。2015年获得“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年度策展人奖”,2016年策划的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获得俄罗斯创新奖地区当代艺术计划奖。曾于众多国内外机构担任总评委,其中包括: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2010),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现为M+美术馆希克奖2012),瑞士Fantoche动画节(2012),AAC中国艺术奖(2015-2016),现代汽车Blue Prize(2018)等。
1980年生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生导师。文旅部恭王府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传统工艺协同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动物园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7年,邬建安的作品代表中国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近年来,作品先后在参加《开物:当代中国的日常与想象》(里尔伯爵夫人博物馆,2021)、《生生不息——叙事的黄河》(银川美术馆,2020)、《纸上谈缤》(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2019)、《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新泻越后妻有,2018)、《蛇形》(森美术馆;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2017)、《亚洲艺术部成立百年·猴年新春特别项目》(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6)、《三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卡罗琳与雷内收藏展》(波士顿美术博物馆,2015)、《多重宇宙》(上海民生二十一世纪美术馆,2014)、《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卡塞尔,2012)、《共再生——第四届福冈亚洲三年展》(福冈亚洲美术馆,2009)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项目,并在北京、上海、纽约等地举办多次个展。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伯克利美术馆及太平洋影像艺术中心、康奈尔大学赫伯特 F. 约翰逊艺术博物馆、巴西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年代美术馆、现代传播集团、北京汇丰尚玉中心、澳大利亚白兔艺术基金会、陈一丹基金会、桥爱慈善基金会等机构收藏有邬建安的作品。获得的主要艺术奖项包括“2017年度青年力量”(《南方人物周刊》)、“2018年度40 Under 40 亚洲卓越艺术家”(Perspective)、“2020 Best of the Best 年度艺术家”(《罗博报告》)等。
▼▼▼
邬建安 个展:是海,是沙丘Wu Jian’an: The huge sand dunes are the bed of the Sea策展人:李振华空间设计:王子耕 平面设计:钱若斐
主办单位: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特别支持: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 2021年9月16日-2022年2月13日 周二至周日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10:00-18:00 (17:30停止入场) 地点 西展厅1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源道与新开路交叉口南300米交通指南●自驾北京方向:京台/京沪/京津/廊涿高速天津方向:京沪/京津高速 廊坊市区:①西门:金源道与新开路交叉口南300米②东门:和平路263号●高铁
廊坊站(高铁)出站后可搭乘8路、21路到“丝路中心”站下车到达东门或出租车导航“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西门”●公交车
可乘坐21路、22路、34路、8路到“丝路中心”站下车到达东门
END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位于京津冀核心城市廊坊市,由中国清洁能源企业新奥集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成立。美术馆建筑面积超过60000平方米,展览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共有14个专业标准美术馆展厅,配有恒温恒湿系统与专业级安防设备,具备国内一流的艺术作品展陈能力,能满足各类专业艺术展览需求。
央美廊坊馆将通过艺术展览、学术研究、系统收藏、艺术教育、国际艺术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化的运营,构建集创新、开放、多元、跨界于一体的国际化艺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区域内兼具艺术影响力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专业的非盈利美术馆。
美术馆所在母体建筑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是一座集展览、演出和多业态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机构。建筑由日本设计师千鸟义典设计,距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6公里。丝路中心秉承“艺术生活化”的使命,致力成为京津冀地区文化艺术高地及东西方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引擎。
此文也许正是他人需要,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