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宁河:挽住云河洗天青
宁河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空间、人文“五大优势”,围绕“一海一城、两区两带”发展格局,走好生态立区、制造强区、乡村兴区、惠民福区发展路径……
《天津日报》“非凡十年”专题报道《宁河 挽住云河洗天青》,带您走进宁河区——
制图/孟宪东
▼
今年春天,在宁河区七里海湿地,4只小麋鹿顺利出生。现如今,小家伙们已能跟随父母在湿地的水塘里戏水、觅食。目前,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美丽的七里海湿地已繁衍到了25只,10年间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同样还是在春天,“巨型稻”在宁河区东棘坨镇东白庄村稻田插秧,眼下已长到2米多高,丰收在望。10年间宁河区小站稻种植面积翻番,今年超过30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区,全面保护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全区干部群众铆足干劲,踔厉奋发,全面走好“生态立区、制造强区、乡村兴区、惠民福区”发展路径,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河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修复后的七里海湿地)
今年80岁的于增会老人,一辈子都跟七里海湿地形影不离。
“我是在七里海湿地旁的村庄里长大的,小时候出门要坐船,常跟小伙伴们在湿地芦苇荡里玩耍、追捕蜻蜓等,这些场景历历在目,一辈子都忘不了。”于增会老人动情地说。
长大后,于增会先后在多个部门工作,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七里海湿地。工作之余,撰写了七里海湿地野生动植物特点等资料,退休后受聘担任七里海湿地管委会顾问。
“2012年以来,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特别是最近5年来,通过实施保护修复工程,湿地有水面积增加了,鸟儿增多了,芦苇茂密了,整个湿地焕发了青春。”于增会说。
10年来,宁河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八进”七里海提出的要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留白留绿留璞”,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努力推动七里海湿地修复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站在七里海湿地公园入口原址处,曾经的旅游设施已经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茂密的芦苇,一人多高。为保护好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宁河区拆除原有公园全部设施。人退鸟来,七里海湿地重新恢复了绿色清净的湿地风貌……
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介绍,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从2017年开始,宁河区先后投入约200亿元,实施保护修复“十大工程”,拆违建、清鱼塘,疏浚沟渠、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对湿地核心区实施封闭管理,年补水量超过8000万立方米……
监测数据显示:七里海湿地栖息鸟类由182种增加至258种,每年停留的数量由20万—30万只,增加到近50万只,经停七里海湿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曾经消失10多年的震旦鸦雀、文须雀、北长尾山雀等全球性近危鸟类重返七里海。
(七里海湿地麋鹿)
“区委、区政府积极打通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路径,正在筹建规划面积约4.97平方公里、投资200亿元的微缩版‘小七里海’,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焦健说。
走进宁河经济开发区玖龙智能包装(天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条全球领先、全自动纸板生产线刚刚调试完成,它将搭配全自动物流、打包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从下单到入库全自动无人化操作,可节省70%的人力,提高20%的产能。
“政府部门多次派专家到我们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全力帮助我们搭载这个智能生产平台,提质增效,让我们跑出了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公司管理部副经理赵亚强说。
宁河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区,近年来,宁河区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聚集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25.17亿元,较2012年增长55%,其中制造业产值比重在99%以上;能耗强度下降4.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宁河现代产业园区)
宁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已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28项,“雏鹰”“瞪羚”等企业达到299家;“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零突破”;6家单位获市科技进步奖。新天钢联合特钢、玖龙纸业加快升级;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业态规模持续扩大。
在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科技型企业的同时,宁河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引进京冀实体项目99个、总投资达163亿元。在此基础上,宁河区积极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打造百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等,形成传统产业顶天立地,新兴产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走进宁河区丰台镇岳秀庄村,街道宽阔整洁,两侧绿树红花,环境优美。更令人高兴的是,村里游客不断,村民们端上了旅游的“绿饭碗”。
村民们介绍,过去岳秀庄村是一个落后村,生活环境不佳,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得不到净化,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庄发展。村“两委”班子大刀阔斧清脏、拆违、治乱、增绿,2021年,该村被选为我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村“一肩挑”赵明波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五一”假期,推出了彩弹射击、小溪游船、户外射箭等15个娱乐项目,5天假期内接待游客15000人,收入10多万元。
(走好农文旅融合之路)
宁河区坚持以七里海湿地的绿色生态为支点,大力推进周边29个市级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村庄不但美起来,村民腰包也开始鼓起来,乡村振兴步伐全面加快。
宁河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积极打造“北国江南、水香宁河”“宁河米仓、美食天堂”等特色IP;挖掘“水、田、食、宅”等要素资源,做强七里海河蟹、优质水稻品牌,让“稻田蟹”“蟹田稻”成为农户的“金疙瘩”。
近年来,该区涌现了一批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样板,宁河镇杨泗村、廉庄镇木头窝村、七里海镇任凤庄村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今年3月,宁河区芦台街道大陈村村民刘志友终于露出了笑脸,心里的疙瘩一扫而去,因为他拿到了受损房屋的赔偿款。几年前,施工单位在该村附近进行地下高压电缆施工时,十几户村民家的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双方因赔偿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了解这一情况后,宁河区级、街道和社区三级联动,积极处置矛盾纠纷。对相关村民与涉事单位双方进行调解,让房屋受损户陆续拿到了相应的赔偿款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河区积极建立“信访超市”,积极化解矛盾,打造和谐稳定“善治之城”。
在该区信访办大厅,16家职能部门派人常驻,区领导轮班接访,确保群众来了就能找到“管事的”。宁河区还建立并运行了以“信访超市”为基础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这也是全市第一个区级矛盾调解中心。
宁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区还拉长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消防管道”,800余名联村包户干警、3000余名网格员、2600余名治安巡逻队员、1300余名人民调解员、2.52万名平安志愿者“消火”在一线,让排忧解难、化解心结的暖流,流到群众心坎里。
该矛盾调解中心成立2年来,累计受理接待群众2600人次,有效化解率超九成。在今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终审会上,宁河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项目从全国21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提名奖。
── 访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
在这一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宁河区对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路和举措,就此,记者采访了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
“宁河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对‘新五区’的定位要求,抓好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统筹好稳增长、保安全、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白凤祥说。
白凤祥表示:“宁河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空间、人文‘五大优势’,围绕‘一海(小七里海)一城(未来科技城)、两区两带’(宁河主城品质提升区、‘飞地’协同发展示范区;蓟运河流域、潮白新河流域乡村振兴发展带)发展格局,走好生态立区、制造强区、乡村兴区、惠民福区发展路径。加快推进生态资源转化、闲置资源盘活、服务资源优化,守好疫情防控、公共安全、社会稳定三条底线。”
就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白凤祥提出:“宁河区将积极利用区内拥有的北京市、河北省‘飞地’优势,建好京津、津冀两个示范区,变‘飞’为‘宝’。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大引资、引商、引智、引才力度,为企业项目提供全流程、全环节服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白凤祥说:“宁河区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重点关注衣食住行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对解决疫情防控、冬季取暖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前研判,提早部署,全力落实,确保发挥最好成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白凤祥表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实际行动践行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绝对忠诚;持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坚持不懈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非凡十年 | 河北:铿锵起笔意纵横
◆非凡十年 | 武清:明珠璀璨耀京津
◆非凡十年 | 宝坻:挺立潮头扬劲帆
◆非凡十年 | 红桥:三河五岸焕异彩
天津日报时政部 津云·津报观察工作室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