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凡十年 | 南开:创新竞进开新局

记者 廖晨霞 津报观察 2023-04-08

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50家,瞪羚、领军(培育)企业不断涌现成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09.04亿元,中心城区排名第一……


《天津日报》“非凡十年”专题报道《南开 创新竞进开新局》,带您走进南开区——


数 读 南 开 这 十 年






制图/孟宪东



十年,是日积跬步,志在千里的十年。

十年,是日新月异,允公允能的十年。

十年,是机遇与挑战博弈,惟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的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创新南开”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地区生产总值从411.49亿元跃升至669.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9466元增长至58525元,实现了翻一番的飞跃;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50家,瞪羚、领军(培育)企业不断涌现成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09.04亿元,中心城区排名第一。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深入开展,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始终走在中心城区前列,节能目标考核连续三年获“超额完成”等次。截至今年6月,南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2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1.3%;新增市场主体8371家;完成实际利用内资到位额90.01亿元,同比增长23.88%,进出口额92.32亿元,同比增长59.8%。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数据归集达360万条,“信易贷”平台惠企放款33.99亿元,诚实守信在南开蔚然成风。


1
创新为魂 立足新动能 发展强引擎


坐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高校和37家国家级、市级科研院所,南开区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区、科技密集区、人才密集区,大专以上受教育人口达到47.6%。

十年来,南开区把用好高校院所资源作为重要突破点。确立“创新南开”的目标定位,谋划出台“创新南开”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成立区政府协同创新办公室,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加快科创新载体崛起。一批以智能物联、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通讯等硬科技和数字经济产业方向的科技企业在南开区加速崛起。目前,我市中心城区首个以硬科技为主导产业方向的科技园区──新动能引育中心·硬科技创新基地,已正式开园试运营;天津市第一个博士创业园已吸引维尔佰德、极光智能、新锐联等37家新动能企业入驻并在南开区加速发展;天津大学科技园已累计引进63家企业入驻,其中6家企业合计实现融资近1.6亿元。


打造创新南开强引擎。合派电气、清研中电、尚德药缘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相继落地南开区;世界500强、资产超万亿元大型国企蜀道集团在南开区投资设立蜀物智链供应链管理服务生态平台,再生资源领域拾起卖集团将其未来IPO上市主体供应链管理公司和大收场电商交易管理平台全国总部落地南开区,进一步激发了南开区创新活力。

构筑创新产业新高地。利用西营门3.8平方公里稀缺土地资源,南开区和中交建携手合作,将其打造成拥有一批高质量承载空间、符合未来“创新南开”建设需要的启航科创城,让更多处于科技创新前沿的优质新动能企业在南开投资聚集。目前启航科创城作为天津市中心城区重要的城市更新项目正在全速推进,给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带土移植”、整建制导入。举全区之力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找准目标定位、创新工作举措,将疏解北京非首都资源作为重中之重,近两年吸引中铁物、中铁建、中交建等20家央企分支机构汇聚南开,与中国银行、中节能等一批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全力推动各类优质首都资源加速聚集,央企南开生态圈初步形成。

立足新动能聚集重点领域产业,做优做强央企集群生态圈,十年来,南开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39424家,注册资金总额2043.4549亿元,其中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企业3988家,注册资金总额1184.1876亿元;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内资到位额1063.14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
老城新韵 “首店”正勃发 “老牌”发新芽


“百年松鹤楼在南开大悦城开‘首店’啦,快来尝鲜!”今年3月,不少人被这条朋友圈刷屏。“这几年许多新店开业,不少是头回进驻天津的,粉丝们特别感兴趣,催着我更新。”一位资深探店博主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首店”落户南开区,越来越多的“首发”选择南开区,越来越多的“首秀”登陆南开区。

南开区不断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步伐,商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协同发力,助力“老城津韵”品牌越打越响。仅今年上半年,南开区已引进各类“首店”品牌20家。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79亿元,总量位于全市第三,中心城区第一。


作为天津的发祥地,南开区以“一座古城、两位总理、三所名校”闻名遐迩,也孕育了众多历史悠久、传承绵长的“老字号”。为扩大“老字号”的影响,南开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支持老字号企业不断挖掘文化价值,开发文创新品,鼓励老字号企业在购物中心、商业街区等地开设品牌旗舰店、展示店,让“老字号”更加行稳致远,将天津品牌输出到全国各地。

北部片区依托鼓楼—古文化街—天后宫“文化金三角”,以及大悦城—仁恒伊势丹—新世界百货“商业金三角”,建设老城厢—古文化街地标商圈;南部片区打造水上—奥体商务休闲区,依托水上公园、南翠屏公园,奥体中心的3座体育场馆,奥城、鲁能国际中心等商务楼宇,聚焦总部经济,打造集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会展发布、生态旅游多功能融合的消费新地标……南开区通过加大力度提高优质商业面积的配比、引进首店“新业态”、盘活本土“老字号”,举办更多国内、国际商业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消费能级。


3
人才优先 “津”牌服务佳 南开效率升


“‘破四唯’这词以前只是听过,这次真正享受到了。多亏了天津市的好政策和南开区的优质服务,赋权‘企业家提名’‘代表成果一票决定’,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公司20名员工通过‘一年多评’获得正高级和高级职称。让科研人员真正安心地搞业务、做产品,完成技术转化,切实感受到天津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断努力。”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明说。


发掘企业需求,为辖区企业提供定制化“津”牌服务。日前,天津市“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第二季度评审已全部完成。南开区结合区域内九安医疗、尚德药缘、京信通信3家领军企业研发团队职称评定需求,开通“直通车”服务,按照“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标准,为企业开展线上培训,对政策内容、申报程序、基础知识、申报方式、系统填报等进行重点辅导,目前已成功帮助3家企业共46人获得工程技术系列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生物制药、通信工程等专业职称。与此同时,另有数家企业的52名专技人才职称申报信息已填报完毕,纳入第三季度评审计划。

“为做好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我们坚持‘以业绩论英雄’,以‘破四唯、立新标’为改革目标,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南开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办这么多事,只填了一张表,而且连社保也一起办了。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人社部门的服务是越来越好了。” 天津吉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人事专员黄姐只用了15分钟就打包办完了参保人员增减、社保关系转移、就业登记业务。今年6月,南开区人社局与社保南开分中心共同落实天津市人社局“打包快办”工作要求,打造“一门办”“一窗办”服务模式,联合设立“打包办”服务窗口,涵盖企业员工招用和退工备案、企业社会保险登记、缴费人员增减申报等6大项、60余子项经办事项,实现在南开区人社大厅一站式受理。

南开区不以老城底蕴为缚,敢以创新为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阔步向前,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为城市发展锻造强大引擎,提供持续动能。



南开区锚定“创新南开”目标定位,用好丰富的科技资源,着力构筑平台、产业、生态、人才“四个创新高地”。打造“两翼腾飞、双核驱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切实走好产业优化升级之路


锚定“创新南开”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  访南开区委书记马珊珊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是高质量发展的大都市、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大都市、高效能治理的大都市、高品质生活的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区,南开区对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举措?就此,记者采访了南开区委书记马珊珊。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马珊珊说,南开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展现南开担当、体现南开作为、作出南开贡献。

就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马珊珊表示,我们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锚定“创新南开”目标定位,用好南开区丰富的科技资源,不断深化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推动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和新能源电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更好发挥作用,加快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着力构筑平台、产业、生态、人才“四个创新高地”,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区域竞争力。持续创响“解‘南’题、‘开’心办”特色服务品牌,着力引进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大力营造“近悦远来”发展环境。

“我们打造‘两翼腾飞、双核驱动’的发展格局,切实走好产业优化升级之路。‘两翼’是打造老城厢文商旅融合、水上奥体商务商贸两大高端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双核’是依托环天南大4.7平方公里,建设东核—海河科学城;依托西营门片区3.8平方公里,建设西核—启航创新城,形成‘双城联动、东西互补’的空间布局,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马珊珊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马珊珊告诉记者:“作为人口大区,南开区将一以贯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普惠、面向普通、惠泽普遍,精心组织谋划实施20项民心工程,倾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民生难题,切实把南开高质量发展成果最大程度转化为民生福祉。”

马珊珊表示:“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广‘南开红哨’‘五新五力’等创新做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快‘清廉南开’建设,引领保障南开各项事业行稳致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荐阅读·津报观察
非凡十年 | 东丽:浩荡东风壮行色
滨海新区放宽外来人口落户限制,户籍制度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人事动态 |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一批干部
健康 | 疫情期间上网课,护眼注意“3个20”



← 老铁请扫码关注天津政能量感知发展新趋势


天津日报时政部 津云·津报观察工作室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