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VS 数典忘祖
仲春四月,草长莺飞。在这个美丽的时节,马英九一行结束了为期11天的访陆行程。
二度“登陆”,既是和平之旅、友谊之旅,又是寻根之旅、文化之旅。
二度“登陆”,三大变化。
从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到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既疗愈了马英九多年来的隔海“遥祭”的遗憾,也圆了他“常回家看看”的愿望。
去年,马英九首访大陆时就表示,“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不忘祖,永远要记得你是从哪里来的”。(另见本号文章《他寻的是什么“根”》)
今年,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后,他在感言中说,此次亲祭黄帝旨在表达台湾人对传统中华文化尊宗敬祖的重视。
从“家族”升级到“民族”,彰显了深藏于血脉中不忘本源、缅怀先人的民族情怀,是两岸同胞传承弘扬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写照。
由“青年交流”延伸到“两岸和平”。
青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去年,马英九带领台湾青年学生赴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座谈交流,大大增进了两岸青年之间的友谊。
今年,马英九率领20名“大九学堂”学员随行,访问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以“青年对话”推动两岸和平交流。
在一次次接触和了解中,同胞同宗同族的两岸儿女唤起共同文化记忆,感受彼此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正如马英九所言,两岸年轻人越交流,友谊越深厚,两岸发生冲突的几率就越低。
由“长江沿线”拓展至“大江南北”。
从沿长江而上到纵贯大陆南北,由线到面,马英九一行见证了中国大陆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斗不息开创出的新局面。
这无疑更有助于他们认识大陆、了解大陆,并通过自身将大陆发展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岛内民众。
11天的行程,贯穿始终的是马英九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认同。
有人清明祭祖,有人数典忘祖。
马英九连续两年访陆,架起了两岸间沟通的桥梁。
然而,岛内绿营却“集体破防”“蛙声一片”。
台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甚至叫嚣,“马英九的所作所为让人看不起,很伤害我们的感情”。
“绿蛙”们之所以如此“发癫”“酸涩”,正是因为马英九一行捅破了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费尽心机糊起来的“去中国化”窗户纸,使他们“文化台独”的丑行无处遁形。
挑起身份认同对立。
蔡英文执政八年间,放出其豢养的绿营政客、媒体名嘴大肆抹黑大陆。
“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对岸高铁没有靠背”等各种荒唐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民进党当局妄图通过鼓噪“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等大谬之言,蛊惑台湾民众轻视、敌视甚至是仇视大陆,进而挑起身份对立,为“去中国化”创造民意空间。
割裂历史渊源纽带。
2016年,蔡英文上任后仅10天,就立即废除了马英九对课纲的“拨乱反正”措施,变本加厉推出了更“独”的“108课纲”。
这个课纲规定,台湾小学不教中国史,高中历史课本直接砍掉单独的“中国史”,以所谓“东亚史”取而代之,更是大肆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一边一国”等“独”性、“毒”性十足的言论,企图培养所谓“天然独”的台湾青年,以此割裂两岸的历史联结和民族感情。
抹去社会中的中国元素。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闻“中”色变,见到“中国”或“中华”字样都想改成“台湾”,宁愿错杀也不肯放过。
比如,“中华航空”要改名“台湾航空”,中医也要改成“台医”,更是有绿媒主播 “创造性”发明新词“古今台外”……
这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骚操作”,无疑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离经叛道、数典忘祖,妄图将岛内民众绑上“台独”战车的狼子野心。
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
从学跳广西“科目三”,到“打卡”冰城哈尔滨,从热捧淄博烧烤,到“种草”甘肃麻辣烫,许多台湾同胞选择打破民进党编织的信息茧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祖国,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祖国,用实际行动戳穿民进党“去中国化”的种种谎言。(另见本号文章《继螺蛳粉、科目三之后,一个网红又让民进党破防了!》)
相信马英九一行会把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愿望带回台湾,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了解大陆、喜爱大陆,并和大陆同胞一道,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马英九一行时指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
任何倒行逆施的“去中国化”图谋,只能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