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po Baby”火了!但这可不是个什么时下流行的穿搭概念
“Nepo Baby”在社交网络上的使用频率激增,变成了流行词汇。
而流行语在一定层面是能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归根结底,这个词的流行,说明了公众对星二代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这下好了,直接在舆论场掀起了连锁反应,星二代们要发声,而公众对他们越来越不耐烦,骂战,就开始了。而且,本周骂战还升级了。
她事后什么也没说,到底是对“星二代”身份的自嘲,还是在借此反击点什么,都不得而知。
但网友已经坐不住了,说她“得了便宜还卖乖”!
“People are ready to pull you down and say, ‘You don't belong there’ or ‘You are only there because of your dad or your mom.’”
“人们随时准备把你拉下来,说‘你不属于那里’,或者‘你在那里只是因为你的父母’”(但要我们说,这话,确实留在闺蜜的浴室里说说就好了)。
她分享说,自己可以算是“星二代”OG了,入行多年来也遭受了不少贬低和诋毁,很少真正拥有归属感。
其实该片的制作人Debra Hill曾表示,当初选定她做女主角,就是因为她的母亲是恐怖片偶像级人物。
如今,Jami已经专心致志地在行业内打磨自己多年,累积了多部优秀作品;并没有透支父母的名气财富,可以说是在爸妈铺的这条路上,她走稳了。
如果到了现在还在用“星二代”的标签来讽质疑她,那确实不公。所以,编辑觉得她其实是有立场这么说的。
比如当年初出茅庐的Kendall Jenner,就在拍杂志封面的时候旗帜鲜明地表示过:“我叫肯达尔,肯达尔·詹娜,我不是卡戴珊家族的人(My name is Kendall. Kendall Jenner. I am not a Kardashian.)”。
当时的媒体也一片叫好,觉得这个“金小妹”有个性。
她这套论调我们不要太熟悉,因为几乎每个星二代出道不久都会有媒体在采访大纲里塞一题:爸爸妈妈的名气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要我们说,等真的做出点硬成绩再说这话其实也不迟。
又或者,就大方承认是“爸爸妈妈的名气给了我入行通行证”,然后,再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用作品而不是口号来把“毫无价值的星二代”的标签摘掉,不是赢得更漂亮?
急于撕掉自己“星二代”标签本身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要看动机在哪里,如果是真的踏实走自己的路、积累作品时不希望大众以更表面的标签定义自己,这是合情理的,但如果是急于用“撕掉标签”来立个“我活得很通透明白”的人设,那就会让人有骂的理由了。大众虽然说被信息轰炸越来越多,信息也越来越碎片化,但是,水涨船高,大家也真的越来越聪明了。
而且,有趣的是,那些嚷嚷着“我不是星二代”的人,往往从出道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她/他是星二代的。也就是说,这个身份正是她/他快速被人熟知的原因所在,而现在再撕掉,自然会有人骂“过河拆桥”。
而下面这几位,确实如果我们不说,你是不知道他们也是星二代的。
编辑挑得票高的几位说说。
达妹在10岁的时候就有机会参与电影拍摄,但是真正让大家记住她,则是借助题材很重口的玛丽苏电影“五十度系列”,虽然剧情很爆米花,但不得不说达妹作为新人,演技是在线的。
编辑记得她有次上《艾伦秀》,还跟主持人开玩笑说外婆Tippi看过她演的《五十度灰》,害得Ellen大跌眼镜。
她到后来也拍了些独立电影,还成立了电影制作公司,制作并主演的首部电影《恰恰丝滑》在去年获得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剧情片的提名。
编辑也是最近才发现,原来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她是奥尔森姐妹(也就是The Row老板们)的妹妹。
站在一起是有姐妹相的,但是搜一搜发现,这三姐妹同框的照片还真是不多。
"Nepotism is a thing and I'm very aware of it(裙带关系是个问题,我很是清楚这一点的)” ,她在2021年接受《红秀》采访时说。
奥妹还说其实一直希望能“自己干自己的,但是这个姓氏有点棘手”~
作为“那对双胞胎”的妹妹,奥妹的作风一直都很低调,不像姐姐们一样在穿搭上面标新立异,也没有在自己拥有名气之后跟她们联手搞捆绑销售那一套。
她说到做到,确实更倾向于“自己干自己的”——用演技和作品说话,是个挺谦逊的妹二代。
正因为是这样,大家反倒觉得奥尔森家的三姐妹各有各的酷。
她的父亲Jon Voight是第42届奥斯卡影帝,手里握着的经典电影IP一大把。
从17岁出演首部电影开始,朱莉便已经是金球奖、奥斯卡等颁奖典礼的常客。
她的形象和演技都十分突出,佳作不断银幕形象也多变,从超模“吉雅”,到盗墓的“劳拉”,再到身手矫捷的“史密斯夫人”,每一代观众都拥有关于朱莉的立体记忆点,“星二代”显然不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了。
而“Nepo Baby”的压力估计接下来要交棒给希洛等星三代,爸爸妈妈都是世界级的超级巨星,这个大招,编辑倒想就看看他们要怎么接。
相反,不精进业务能力却着急要摆脱父母名气的“枷锁”,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编辑并不是在鼓吹什么“星二代努力成功学”;要知道他们的努力与成功并不一定划等号,而换言之,普通人的不成功也不能与不努力划等号,这就衍生出我们的下一个议题了👇。
“Since the beginning we've been super selective about what shows I would do ... I was never one of those girls who would do like 30 shows a season or whatever the fuck those girls do. More power to 'em. But I had a million jobs, not only catwalks but everything else. "
“从一开始我们就对我选择要走的秀非常挑剔……我从来都不是那种一季走30场的女孩。我有无数的工作要做,不仅是走秀”。
不管她说这段话的初衷是在表示自己压力大还是工作量多,看起来都傲慢且无知,基本上是“何不食肉糜”的级别了。
要知道这些一季走30几场秀的女孩,有的并不单单是热爱时尚,这份工作是她们养家糊口的出路。
虽然经过多年的磨练,肯豆、贝拉也算得是成熟成功的模特了,粉丝拥护品牌爱护,看起来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但编辑要提醒的是,这份成功并不是努力打拼就会有的必然结果,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着资源倾斜带来的不公。
特权事件当然不会只发生在时尚圈,回顾前文提到的“绝望主妇行贿上学”丑闻,则是特权放大之后的反作用力体现,它真实地侵犯到了普通家庭成长的孩子接受应有教育资源的权利。
很愤愤不平对不对?但我们要说的是——特权的赋权过程,不单单是这些手握特权的人在独立完成。
其二,想呼应一下文章开头那句话,流行语是能反应当下社会价值观导向的,而这些观念又会反作用于使用语言的主体的我们——“Nepo Baby”能激起反对星二代特权的水花,“少爷公主”与“老奴”的对应出现是不是也为慕富慕强的风气推波助澜了呢?
对富裕阶层or某二代三代光环的拥护氛围,将一件一开始可能只是找个“娱乐爆点”的事件,演变成了一种舆论风向的改变。N代们因此声名大噪,而当她/他有一天说错一句话,把他们拽下神坛的,有可能是同一个群体。
因为,两件事会让群体高潮,一是树立英雄,一是将英雄拉下神坛。舆论风向甚至是社会价值观,就是因为一些“引领”和一些“跟随”而被悄然改变的。
技术的发展会改变人类的规则,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想在互联网上被那些“有些讨厌”的争吵影响,或者说,不想再因为看到社交平台上某些观点和言论皱眉,也许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这个世界怎么了”,而是“我还能做点什么让它变得更好一些”。在一个舆论场里,在一个风向改变的潮水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选择自己的角色的。
那些总被误会“很流行、很难穿”的单品,其实你穿起来也可以很迷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络\侵删
监制:Teresa Zhao
编辑:Stacy
设计:阿拉蕾
©海报时尚
海报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