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揭开中国高温超导的神秘面纱!

HotAI AI说热点
2024-10-07


01

赵忠贤的科研历程

赵忠贤院士在中国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贡献不可小觑。他不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在成为院士后继续推动相关研究,影响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赵院士的科研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02

超导的基本概念

超导是指材料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零电阻的现象,而高温超导则是指在相对较高的临界转变温度(Tc)下实现超导状态。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70年代后期。赵忠贤自1976年起积极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1986至1987年间带领团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发现了液氮温区的铜氧化物超导体。

03

早期成长与教育背景

赵忠贤于1941年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自小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在中学时期,他对几何问题的探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1959年,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受了扎实的数理基础教育。在大学期间,他选择了低温物理作为研究方向,并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完成了毕业论文,奠定了日后科研的基础。

04

剑桥大学的进修经历

1972年,赵忠贤获得了到剑桥大学进修超导物理的机会。在那里,他参与了第II类超导体的研究,并独立开展了非线性运动的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也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5

高温超导研究的开端

回国后,赵忠贤意识到物理所的实验条件尚不适合继续在剑桥大学的研究,因此决定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1976年,他带领团队开始了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框架。

06

液氮温区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

1986年,赵忠贤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液氮温区的铜氧化物超导体YBaCuO,Tc达到了78.5K。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为中国在超导领域的地位奠定了基础。随后,赵忠贤积极推动国内超导研究机构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研究水平。

07

铁基超导的突破

进入90年代后,赵忠贤没有放弃高温超导的研究,而是继续探索新的材料。2008年,他带领团队在铁基超导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发现了Tc超过50K的PrOFeAs超导材料。这一成果再次将中国的超导研究推向了国际前沿。

08

科研成果的背后

赵忠贤的成功离不开他敏锐的物理直觉、扎实的学科训练和优秀的科研组织能力。他在科研过程中始终保持对新材料的探索和对前沿问题的关注,使得他能够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取得重要成果。

- END -

推荐阅读

💡添加关注,获取更多AI热点资讯~💡

感谢您的阅读,辛苦您 点赞、在看、分享!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I说热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