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

博士扩招背后真相:平均一位导师带五位博士生,教师资源短缺问题?扩招是否会加剧延毕现象?

AI尼克 AI说热点
2024-10-22


01

博士教育的隐忧


在学术的殿堂里,博士生的求学之路常常被视为一段光辉的旅程。

然而,许多身处其中的学子却发现,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齐威,一位在北京某“双一流”高校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正经历着这场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尽管他已进入读博的第七个年头,却因论文未达标而延迟毕业。

面对不断的拒稿与修改,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焦虑。


02

扩招的背后


近年来,国内博士生的招生人数持续攀升,2024年更是创下新高。

专家们指出,博士生面临的竞争与就业压力将愈加严峻。

齐威所在的课题组人数不断增加,从他入组时的十人,迅速膨胀至如今的二十余人。

这样的扩招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导致资源的紧张与竞争的加剧。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在过去十年中翻了一番,博士生招生人数也首次突破了十万大关。

尽管扩招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博士生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郭英剑指出,扩招的背后是国家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教育质量的隐忧。


03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中,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反映,导师的指导往往不够到位。

齐威的“大导师”以“放养”著称,长达数月的沉默让他感到孤立无援。

苏成则表示,导师的精力有限,难以兼顾每位学生的需求,导致许多学生只能依靠“小导师”进行指导,而这种指导的质量也因人而异。

随着博士生人数的增加,导师的数量并未同步提升,导致师生比例失衡。

沈文钦指出,虽然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正在推进,但在扩招的背景下,如何确保每位研究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4

论文与创新的困境


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发表论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许多学生发现,追求数量的压力往往抑制了创新的可能。

齐威所在课题组的毕业要求是发表4至6篇SCI论文,但由于课题方向的限制,他不得不独自摸索,导致进展缓慢。

苏成回忆起自己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时,感到无奈与羞愧,许多博士生在追求数量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科研的初心。

韩立则认为,科研的本质在于创新,而不是重复性的工作。

然而,面对审稿人的严格要求,许多学生选择放弃追求创新,转而迎合市场需求。

李锋亮指出,唯论文论的现象在学术界愈演愈烈,导致学生为了毕业而选择低质量的期刊,最终影响了学术的整体水平。


05

延毕与未来的选择


在博士生的求学过程中,延迟毕业的现象屡见不鲜。

根据调查,近年来博士生的延毕比例逐年上升,许多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与不确定性时,选择了延毕以积累更多的经验。

齐威坦言,自己在连续两年延毕的过程中,感到无比焦虑与疲惫。

未来的就业市场对博士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毕业生发现,自己的学术成果难以与同行竞争。

尽管博士后研究成为一种新的出路,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顺利进入高端学术机构。

郭英剑指出,企业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博士生或许能在新兴产业中找到新的机会。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博士生们不仅要面对学术的压力,更要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扩招的初衷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提升教育质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END -

推荐阅读

💡添加关注,获取更多AI热点资讯~💡

感谢您的阅读,辛苦您 点赞、在看、分享!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I说热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博士再扩招,毕业更难了?
大龄博士,出局
又一985名校,研究生超过本科生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毛湛文的成功之路揭秘
博士扩招潮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