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硕初试405分的备考经验
原创文章,已得到独家授权,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进行接洽,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
编者按:本篇文章虽是备考宁波大学的经验贴,但鉴于国内诸多院校的学硕参考书目均使用马工程系列且考研初试获得400分以上的好成绩确有可参考的价值,因而本文对于(非)报考宁波大学的读者朋友们均有着不错的借鉴意义。全文条理清晰,内容详细,值得推荐。我们也非常期待高分上岸的其他同学为我们赐稿经验贴,征稿启示:考研经验征集,投稿邮箱:qmfmbjb@163.com。
作者简介:本科就读于河南省双非一本院校,平均绩点3.25,专业排名前30%,过四六级,六级530分。报考院校是宁波大学法学学硕,初试成绩405分,政治81分,英语52分,综合课一(法理学、民法学)134分,综合课二(刑法学、行政法学)138分。
一、诸多细节问题的处理
我先说几点我认为在初试中非常重要但又很容易踩坑的几点,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内容,我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1、关于学硕的专业课资料。学硕是自命题,因此我们大都会从以前的学长学姐那里买资料,而不是从有组织的机构来购买。那么关于学硕专业课的资料我想说的有几点:
(1)购买渠道和标准。关于购买渠道,大家如果在你的报考院校有认识的同学或者朋友,可以通过朋友来介绍,这样对于卖方的身份是可以保证的。如果大家没有认识的朋友,可以通过闲鱼、微博等平台认识一些卖资料的学长学姐,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的是:首先,对方的身份是否真实可信,可以核实一下对方的学生证之类的证件;其次是对方的初试成绩,根据对方的成绩来判定他的资料的质量。
(2)资料的内容构成。其实对于学硕,资料的内容大多是参考书目的简化版,并且突出了一些重点内容。那么我们要了解到的是,这本资料里,除了参考书目的内容,还有没有其他的内容? 如果有,那么这些内容的来源是哪里,是参考书目、其他的教材还是论文什么的。这样问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了解这本资料,不至于在往后的非常紧张的学习中对这本资料产生怀疑,从而影响自己的复习进度。
(3)我们对于资料应该抱有何种态度。学硕的资料一般是几千,低至一两千高至五六千或者更多,这都是普遍现象,那么许多同学会认为,这本资料这么贵,卖资料的学长学姐用这个考了那么高的分数,是不是我就可以完全依赖这本资料?只要我把这本资料背个滚瓜烂熟就可以拿高分?
我认为这个想法不可取。我们对于资料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首先,不要过分怀疑自己的资料,要与这本资料产生信任,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第(2)点说,要了解资料的内容构成。如果你在冲刺阶段发现,这本资料里的许多内容都是书里没有的,你一定会对这本资料产生疑心,最后会影响你的学习心情和进度。另外,资料许多都是学长学姐们个人编的,他们不会有严格的修订程序,因此出现错别字等现象很正常,当你看不懂时,一定要及时与学长学姐沟通,不要害羞不好意思,也不要自己浪费时间去生气猜疑,这样做只会降低你的学习效率。
其次,不要过分依赖这份资料。对于法学学硕而言,我们的试题是自命题的形式,出题老师应该不会变动太大,老师们心中的重点知识点当然也不会变化太多,因此考到往年真题的概率非常大。根据上述的分析,也就可以知道,往年的真题其实就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对于你购买的学长学姐的资料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不应该将学长学姐的资料过分神圣化了,要知道,所有的资料,不管他宣传的有多神,往年压中多少真题,归根结底都是以往年真题的重复频率为出发点所做的扩展和总结,并且这项工作,你同样也可以完成。但是问题在于大家不了解怎样去扩展知识点,所以我认为购买资料的最大目的不主要是资料里的内容,而是资料怎么样来扩展知识点,怎么样来组织答案。我们可以对资料的内容扩充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2、关于学校给的参考书目和大纲。对于法学学硕而言,许多学校的参考书目是马工程的教材,但由于马工程是2018年才开始通用的教材,我们的很多出题老师在上学的时候学的都是红皮书,另外老师们出题也并不会严格按照参考书目来出,也就导致很多真题的知识点其实是超出参考书目的,这在历年的真题中也不难看出。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备考时可以同时准备马工程和红皮书,在根据真题整理出重点以后,再看另一本书中相关知识点,做到全面准备。举个例子:宁波大学法理学的参考书目是马工程的,而今年考试就出到了一个五分的简答--“法律概念的功能“,看过马工程法理学的同学都知道,书里并没有这个知识点,而这个知识点只有红皮书才有,我刚好就复习到了这个知识点。那么如果你根本就没看过红皮书,你可能到最后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想这也是专业课想拿高分的要做的重要准备。
3、关于是否报班(一对一或者一对几)。我在备考时没有报班。(1)我认为不报班的好处有:第一、你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第二、针对性更强,如果觉得自己哪里学的不是很好,可以多投入一点时间,毕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哪里不懂只有自己最清楚;第三、节省了听课时讲授的你已经熟悉的考点的时间;第四、避免风险。如果你选到了一个讲课没有那么负责或者相比之下没有那么优秀的老师,那么你可能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还伤了感情;第五、节省金钱。综上,我认为,如果你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有自己完整的学习计划并能一步一步付诸实施,那么不建议你去报班。(2)报班的好处(在你遇到一个认真负责并且优秀的老师的情况下):第一、重点突出;第二、帮你理解一些知识点。第三、会教你一些答题思路。由于我没有报班,所以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我在备考的时候听到过有的同学抱怨自己的老师,但也有人会遇到认真负责的老师。如果大家要一对一,建议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要过分依赖老师,还是要自己积极主动去学习。
4、关于专业课背书背几遍。我认为这并不能算一个问题,因为背几遍的问题背后意味着你对这门课有多熟悉,由于大家的基础不同,复习知识点的范围也不同,背几遍没有可比性。到考研的后几个月,许多考研号会说什么背十遍才能考高分什么的,都不要相信,相信自己就可以了。我到考前专业课大概背了四遍半,但我的复习范围比较广,而且每一遍的效率也比较高,我每复习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最后的专业课成绩也不差。
5、关于英语手译本。个人认为手译本完全是浪费时间的一个东西,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没坚持下去,我打印了十年的阅读,结果发现很浪费时间,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工作),也就没有再练了。我的意见是,一天可以写一句,不要写太多,手译本的工作完全可以在阅读纠错的时候做,没必要单独抽时间去学。(不过我的英语只有52分,没有很大信服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6、关于政治的开始时间。我的意见是不要太早,我是八月份开始的,其实我觉得九月份开始也并不晚。
7、关于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时间分配上。英语满分是100分,政治是100分,专业课总共300分,显而易见专业课的分数占大头。第一种情况:你想在英语或者政治取胜。这几乎是很难的,因为英语政治大家普遍水平是60-80分,而就算你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最后超长发挥,也很少会超过90分,也就是很难拉开差距。第二种情况:在专业课取胜。专业课只要认真学,到考前多复习几遍,想考高分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我建议大家在保证公共课可以达到平均水平时,多花点时间在专业课上。我当时复习的时候由于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好,前期花了大量时间在英语学习上,虽然也有成效,六级考了530分,但快到了七月份专业课还没学完一遍,还好学姐及时提醒,才让我扭转了学习策略。
8、关于笔记。笔记完全是一个工具,它的目的是把知识学进自己的脑袋,大家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无效记笔记。要知道,不论笔记记得有多漂亮,记不住也是白搭的。我是一个不习惯单独用一个本子笔记的人,我一般会直接把要补充的东西直接记到书上,不仅方便查看而且节省时间。另外如果有内容要记,我会用iPad记电子笔记,这样也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二、政治
政治参考书目及课程:
1、基础知识: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
2、强化阶段:陆寓丰老师的《考研政治冲刺背诵手册》+《1000题》
3、冲刺阶段:《肖四》+《肖八》+《腿四》+肖秀荣老师押题班
最后的提醒:政治是考研后期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性价比非常高,投入跟产出成正比,即使大家开始得不早,到最后几个月一定要多给政治一点时间,对提高总分来说有很大帮助。
三、英语
1、词汇:三月份听了刘晓燕老师的词汇课,讲得很生动,我是在六月份之前把核心词汇背了五遍,但如果你开始得比较晚就不建议听了,可以直接背。到了六月份我就开始背红宝书的词汇,一直背到十二月,最后几天专业课压力太大,没有坚持背。
2、语法:三月四月听了刘晓燕老师的语法课,另外我会背听课时记的语法笔记。我认为背语法笔记这个方法对于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比较友好,我个人认为自己的进步还是比较大的。
3、阅读:(1)参考书:我阅读用的是黄皮书,答案讲很细致,会有长难句解析,解题思路,完整的翻译以及阅读文章的出处和背景,个人认为很不错,并不会像有些经验贴说的黄皮书适合基础好一点的同学,我的英语基础很差,但用起来并不会很吃力。我室友买的是《考研真相》,据他所说好像不是很细致(我没仔细看过),他经常会借我的黄皮书来用,我们一致认为黄皮书很不错。(2)六月份听了唐迟老师的阅读的逻辑,只听了方法论的部分。六月到七月,每两天做一篇阅读;七月到考前,每天做一篇。阅读也是到了十二月往后就没有再做了,到考试之前把2001-2021真题大概刷了两遍。
4、小三门(新题型、完型、作文):1、完型:完形填空我是十月份听了一下刘琦老师的课,用老师讲的方法自己做了几篇之后发现,平均分只有4分左右,最高也就五六分。后来试着全篇翻译做了几篇,发现最终还不如只用技巧做,不仅快而且分数稳定。后来经过自己的摸索,我最终放弃了完型的十分,原因在于:第一,我的基础不好,做题慢,做完其他题之后,留给完型的时间最多十分钟,没办法认认真真读一遍再去做;第二,在备考的最后两个月,我给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吝啬,而这个时间我主要在整理英语作文,因此没有专门的时间去认真准备完型。不过,如果你的英语基础好,并且你觉得自己的专业课复习得差不多,认为自己能征服这十分也是没问题的,不然我真的不建议在最后关键时刻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5、新题型:新题型总共有三种题型,我在十月份听了刘琦老师讲的技巧,后来大概一周练两道题的样子。新题型难度不大,技巧性比较强,不用开始得太早,最后能把真题练个两遍我认为就可以了。
6、翻译:我在九月的时候听了唐静老师的翻译课,但由于太长了,没有坚持听完,最后就是每天练个一两句。
7、作文:大作文大家可以准备个作文模板,可以自己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不要让老师一眼看出是模板,然后可以背几个套句。小作文的话,比较灵活,我当时背了王江涛老师的很多范文,考试的时候也都是自己写的,没有套用模板。
我的英语成绩不高,只有52分。最后考完对答案的时候,我的阅读对了不到十个,翻译也错了很多,完型是3分,所以得分的地方大概在作文和新题型,这两个地方大家可以稍微借鉴一下。
四、专业课
我的专业课开始得比较晚,背的遍数也不多,但我的分数还是比较不错的,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原因:1、我的复习范围比较广,除了参考书目,我的法理学、民法学和刑法学都参考了红皮书,个人认为红皮书更容易理解,内容也更有逻辑性。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学两本书,而是针对往年的重点,对照另一本书中的知识点,做一个全面的整理总结。2、我每一遍复习都比较认真,我在每一遍学习的时候,都会联系法条、时政、论文之类的东西。对于民法来说,《民法典》出台后,跟课本有些不一致的地方,我在每一遍学习时都会看《民法典》的规定与现在是否有不同;对于刑法来说,刑法的红皮书主要是没有加入《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内容,我在备考的时候也比较关注,考试的时候也恰巧出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内容(一是刑事责任年龄,二是妨害安全驾驶罪),这里刚好也复习到了。3、对比学习法。不论是同一学科,还是不同学科,总会有相似的地方,我会把这些相似的内容对比起来,一来可以帮助理解,温故知新,二来可以加深印象。比如行政法,整本书的前前后后有很多关于听证程序的内容,我在学的时候会把每一处的听证程序整理起来一起对比,既重温了前面的知识,又对新的知识加深了理解。又比如关于法律解释,这个知识点,不仅在法理学中存在,在民法、刑法中也是很重要的知识点。4、框架学习法。这个方法是很多人都会用的,我在学习每个科目之前,会自己形成一个框架,有整本书的,也有每个章节的。框架不仅可以帮助你理解,到后期也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是否掌握得牢固。
也是因为我专业课复习得晚,在最后几个月我也没怎么模拟,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不过还好考试的时候写完了。鉴于这一点,我非常建议大家可以早点开始复习专业课,能多看几遍就多看几遍,最后可以抽出个时间模拟一下。
最后我想说,网上有很多经验贴,有很多学习方法,不过都是适合别人基础、习惯的一些方法,大家刚开始学习不必要固定太死,可以多试几种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青法在线主要推送以法科学子校园、职场成长为中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现在更加欢迎大家就保研和考研复试经验进行分享。
稿酬等详情请点击:征稿|经验分享与数据分析,服务法学生成长
本文责编 ✎ 稻壳豚
本期编辑 ✎ CHL
推荐阅读
文献综述、选题论证、创新意识、投稿指南......这些讲座,只有学术!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Fuermo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