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逆着读研热潮直接就业,做特立独行的少数派也挺好

青法在线 2023-09-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D调魔法学园 Author 缔璞

文章来源:D调魔法学园


编者按

不论是国内读研、出国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更多的只是人生中的不同选择罢了。本文作者就逆着读研的热潮选择直接就业,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精彩人生答卷!

作者简介:沈保言,25岁,武汉大学法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武汉大学Legal-P律行法律工作室创始人,法学院2019届本科生“就业典型”。在校期间主修法学专业(涉外卓越法律人才试验班结业)、辅修翻译专业,曾获多项荣誉称号和赛事奖项。2018年7月进入某知名内所全职实习,毕业后就职于该所上海办公室。主要执业领域为合规、劳动雇佣、争议解决,为客户提供有关劳动合规、反腐败与反舞弊、反不正当竞争及公司法领域的多元化法律服务,并协助客户处理相关仲裁诉讼及危机管理事务。佛系斜杠青年,说走就走的旅行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家常菜厨师,德甲拜仁慕尼黑和CBA辽宁本钢球迷。




话题引入


一、直接就业的动机

二、寻找到心仪工作机会的途径?

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优劣势

如何确定未来执业领域?

关于毕业去向选择的一些建议


一、直接就业的动机?


Q1:在多数学生选择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大背景下,您选择直接就业的动机是什么?


A:其实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选择更多是“机缘巧合”。初进校园时,自己是以出国读LLM为目标,但同时也对未来保持着开放的心态。最终当机会到来时,下定直接就业的决心,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


首先,直观而言,自己对直接就业这条路并不排斥。虽然拿到Offer前在律所实习的小半年确实给懵懂的自己带来了不少压力和冲击,但同时也能发现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价值。


其次,从现实一点的角度考虑,自己从LLM项目毕业后回国工作能得到的机会和当时已经得到的机会可能并没有太大差距,选择后者也会带来难得的时间成本上的优势。

最后,从当时的情况出发,自己能申请到的海外高校可能也并不足够顶尖,但却要花一笔金额不小的学费,这样一来,不如先工作一阵再留学,凭借工作经验去到更好的学校,性价比也会更高。




二、寻找到心仪工作机会的途径


Q2:您在本科毕业就顺利加入了一家国内顶尖的律师事务所。请问您当时是如何获得就业机会的呢?在您看来,本科毕业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寻找到心仪的工作机会?


A:毫不夸张地说,我觉得我的就业机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当时自己确实海投了一些红圈所以及比较知名的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实习,但大多是石沉大海。最终的工作机会来自于学院的宣讲会,宣讲会听下来认识到了这家律所的实力,但也意识到这家律所当时似乎没有招本科生的意愿。听宣讲会的大多是研究生,合伙人也称更青睐研究生。即便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投了求职简历,之后就“戏剧性地”过了简历关然后被通知笔试、面试。


其实,彼时站在选择的路口,是无法衡量哪条路更理想的,可能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就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某个决定就会影响一辈子。例如当时我也得到了去最高人民法院实习的机会,纠结之后我决定接受律所的Offer而放弃了最高法的实习,便就此走上了这条特立独行的道路。


至于如何寻找到心仪工作机会,我觉得对本科生而言,相比于海投,校友内推及校招可能仍然是更高效的途径。除此之外,要充分发挥检索能力,搜罗招聘信息,像“D调魔法学园”公众号、各大知名法学院的就业公众号都会经常更新各种各样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找准感兴趣的机会就鼓起勇气去尝试。关于后续的笔试和面试环节,就我有限的经验看来,互联网大厂的笔试套路化较强,刷刷题库或许会有效果,但律所考察的往往是学生过往很长一段时间的知识与技能储备,临时抱佛脚的意义不大。


律所考察的主要是律师所应具备的一些基础性能力,不仅是法学知识的功底,甚至还可能细化到对错别字、格式和标点瑕疵等问题的考察。最后,在成功拿到实习机会之后还需获得留用,就此我认为最基本的保障是工作能力必须在线。而这种“在线”与其说是工作能力明显突出,倒不如说是“掉线”和“拉胯”的情况要尽可能少。


对本科生而言,我们也要承认那些平台好、收入高的机会是有限的。本科生在学历上本就有一定劣势。尤其是对于在地域上没有身处核心法律市场的法学院的学生而言,获得心仪的实习机会可能更难。所以在这种处于相对资源劣势的情况下,真正迈出直接就业的一步还是需要勇气的,要衡量现有的机会符不符合自己对未来就业去向以及人生规划的预期。



三、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优劣势


Q3:请问您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体验如何?相比于选择读研读博后再工作,您认为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


A:从校园到职场,扑面而来的是突然间角色转换带来的落差和压力。律师是一份在身体和精神上会有双重压力的工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累。刚进入律所的时候,我也顿感压力,也曾需要去看心理医生找到情绪和压力的出口。其实,无论是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还是读研究生、博士后再入职,在律所这个场域里,合伙人并不会因为你年纪轻、学历少了那几年,就对你犯的错更“宽容”。所以对于本科生来说,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可能不如见惯了风雨的“前辈”们从容。另外,本科生能从学校内的人际圈里得到的帮助也比较有限。例如我刚工作的时候,想要去和学长学姐沟通请教一些困扰,但他们彼时可能都还没开始工作或者工作年限较短,所以不少问题需要自己探索琢磨。


总的来说,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对我来说最大的锻炼,除了肉眼可见的工作能力提升之外,抗压能力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眼下我在上海生活了快四整年了,这四年里住过一开始十几平米见不到光的天井房,也经历过学生时代的非常规律的时间表被随时随地可能开始的加班打断的“紊乱期”,现在慢慢也找到了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方式。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出现,比如现在在三四年的时间过后,我一下子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苦笑),也期待在未来有机会再跟D调的小伙伴们回头看看今天,进一步分享关于职业发展的更多思考。


至于选择直接工作和读研读博后再工作的比较,首先,我没法去评价选择的高下,各有各的价值。我个人认知里可能有下面这些优缺点:


一、“先工作”和“继续读书”相比的优点在于


①  对于法律职业来说,实践得来的经验十分重要,以时间换空间、快速积累工作经验不失为一项优势。


②  早点进入职场能让自己更早地想清楚是否适合律师职业以及某个执业领域,以便调整未来的职业规划。


③  早点进入职场也能对于自己感兴趣和希望研习的方向有更清楚的认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本科阶段只是完成了知识启蒙,即便是在选择研究生阶段的深造方向时,对相关专业实践运用方面的了解仍十分缺乏。毕业后直接工作可以迅速获得对某一领域的法律实践情况的认知,后续无论是继续工作还是回到校园,这样都更有助于尽早确定深耕的方向。


④  最后就是一个虽然很俗气但是很真实的收获:能够更早地获得经济来源,实现经济独立。


二、“先工作”和“继续读书”相比的缺点在于


①  本科的法学教育更像是一种普法教育,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有机会能对某个学术领域获得全面了解,深入探索,做到“术业有专攻”。缺少了这个阶段,当然会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少了点。


②  对于有未来回到学校,“回炉深造”想法的学生来讲,未来的深造规划和当下的工作日常可能会有所冲突。一方面,未来的入学规划工作期间可能会缺乏“一鼓作气”态度,丢失连续性。另一方面,工作带来的压力,也会对为回归学校作的准备造成干扰。


③  在生活体验上,22岁就要开始接受“社会的毒打”,失去同龄人还能享受的象牙塔里那种惬意而纯粹的快乐,也不免有些遗憾。


④  在就业机会上,整体来讲本科阶段能接触到的优质资源和机会比较有限,很多时候会觉得是懵懵懂懂就入行了,而研究生阶段也会有更多时间更多机遇去尝试更为多元化的实习项目,开阔眼界,作出更全面的选择。


四、如何确定未来执业领域


Q4:您目前的执业领域是什么?您认为对于将律师作为职业理想的在校法学生,应当如何了解并确定未来的执业领域呢?


A:我过去一段时间主要的执业领域是合规,主要涉及劳动雇佣、反腐败与反舞弊、商业秘密保护与反不正当竞争等,最近也在努力学习ESG(环境·社会·治理)合规的新领域;另外除了主体的合规业务以外,我们还会处理大量的仲裁诉讼案件以及公司常法咨询。从客户群体上来讲,我们对接企业客户居多,包括一系列在细分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内外企业,涉及金融、互联网、医药、先进制造等诸多领域。


总的来说,因为无论法律法规、行业发展前景还是社会意识都在不断地迭代更新,作为直接服务商业社会的职业群体,律师这份工作需要从业者保持“活到老学到老”和“常学常新”的求知状态。同时,律师也带有很典型的“学徒制”色彩,对于律师工作内容的了解以及对其价值的理解更需要“边做边学”来获得。所以,对于如何了解并确定未来从事的执业领域,法学生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渠道(例如高质量的微信公众号、新闻报刊文章以及实务与通识书籍等),去从不同的侧面形成对某一业务领域的基本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去通过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检验。就本科生而言,这样的探索也应该是多元化和循序渐进的,在充分吸收法学院中习得的智慧(更多令人受益匪浅的内容可能在讲座中、在老师的言谈中等等书本之外)的基础上,有机会的话可以利用假期空闲在律所、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公司等各种类型的职场都试一试,以更全面地了解法律行业。



五、关于毕业去向选择的一些建议


Q5:对于面临毕业去向选择问题的在校法学生,您有何建议?

A:作为一个特立独行且随心所欲的人,我最核心的建议就是“Follow Your Heart”。当选择的岔路口出现时,先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想要做什么,如果这样选择会不会开心。其次,在衡量或者说纠结眼下的多个选择时,我建议可以切分划定几个阶段(例如半年/一年/三年/五年)来考虑。基于对自己的认知以及与他人沟通后所了解的情况,去判断和推测在未来的这些时间点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它们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就像我当初选择鼓起勇气在大三的夏天去实习,而把法考和托福统统抛在脑后那样,我知道这样的选择的确不寻常。我也当然清楚后果——可能因为实习耽误语言考试以及司法考试,进而落得申请无果、法考不过、工作没着落。可转念一想, 先去实习,之后Gap一年,能灵活安排生活也没有太坏,好事多磨。最后,即便那一年确实面对了LLM申请胎死腹中、法考倒在主观题的残酷现实,自己也还是顶住压力拿到了那张入场券。


这一路走来,深觉人外有人,自己或许处处不如人,但唯独心态稳定积极如初。这可能也就是我最愿意分享的究极致胜法宝。这法宝虽小,但真的管用。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文末征稿启示


青法在线微信公众号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长期征稿:

1.青法在线主要推送以法科学子校园、职场成长为中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建议选题如下:

1.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2.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3.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4.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5.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6.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7.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

8.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

9.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

10.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

11.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

12.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

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征稿|经验分享与数据分析,服务法学生成长


本文责编 ✎ Zorro

本期编辑 ✎  Lily 



推荐阅读


考研民商法,43所院校近4年招录数据一览

求职面试最强攻略来袭,助你拿到心仪offer!

红圈所实习保姆级指南

2022年53所院校法律硕士考研招录情况

超全!2022年53所院校法学硕士考研招录情况分析

考研刑法,27所院校近2年招录情况一览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Fuermodi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