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新材料,为什么是重庆?
本期内容包含院士经济与实验室经济、全国主要新材料领域省实验室情况、重庆先进材料产业分布、战略布局、先进材料第一大区(聚氨酯、聚酰胺、聚酯产业为重点)、新材料链主龙头企业情况等。
近日,明月湖实验室(筹)揭牌启动暨引进专家团队入驻仪式在重庆市两江新区举行。
为完善具有重庆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重庆市聚焦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建设,打造嘉陵江、金凤、广阳湾、明月湖4个重庆实验室。作为重庆聚力打造“416”科技创新布局中的四大实验室之一的明月湖实验室将汇聚材料领域的国内外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以新一代颠覆性储能材料、高性能轻量化材料、智能新材料和材料智能设计研究等方向,积极开展“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科技布局支撑重庆万亿级材料产业发展,力争建成国际一流的材料科创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
实验室依托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牵头,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实验室创办以来,引入了大数据及智能化、纤维材料、腐蚀与防护、清洁能源等领域的4个院士团队,陆续引进海外10余名优秀青年学者,引培出10余位国家级人才。
科研攻关方面,该实验室聚焦储能材料、轻量化材料、智能材料与材料智能设计,累计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14项,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安时级镁离子电池、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与装置、镁合金一体化超大压铸件分别荣获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国际镁协“镁未来技术奖”。潘复生院士创办的世界上最大的镁合金研究平台-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是国际标准、国际组织和国际刊物的负责单位。
产业化成果方面,潘复生院士团队联合宝武镁业、重庆镁利信等,成功试制出一体化车身铸件和新能源车电池箱盖等两个镁合金超大汽车压铸结构件,投影面积均大于2.2平方米,是目前世界同类产品中最大的镁合金汽车压铸结构件。与常用的同类铝合金铸件相比,力学性能相当、减重32%,轻量化应用前景巨大。实验室正与宝钢金属、宝武镁业、广东国研等开展合作,推广镁基储氢材料在氢储运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并和华电集团等合作开展固态氢仓、风光电氢储一体化的示范应用。
揭牌现场,明月湖实验室与超威集团、宝武镁业、中铝高端、国网重庆电力、重庆机场集团、宜安科技、大拇指集团、华础宇科等8家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潘复生院士表示,未来,明月湖实验室将力争通过四期建设(12年),建成1个国家级平台,累计形成高水平标志性成果10项以上、培育国家级人才40名以上、建成高水平科技团队30个以上、人员规模超过3000人、形成专利(含申请)5000项以上、完成科技成果应用及转移转化200项以上、服务或孵化企业共计1000家以上。
实验室经济与院士经济
实验室经济与院士经济结合的模式具备极大的引领作用与资源积聚优势,高能级的科创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能让产学研合作发挥的最大效益,推进技术落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实验室经济是以企业为主导、以实验室为载体的一种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模式,企业依靠自建或与科研机构共建的实验室进行技术研发,然后将研发成果落地应用于生产线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起了科学前沿发现、技术创新转化高效衔接的科学产业一体化模式。
院士经济是各地方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以院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抓手,以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集聚创新资源,培育科技创新团队,突破关键技术制约,促进地方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式。
不同于以往的实验室,新近成立的省实验室、重庆实验室通常聚焦平台性、综合性、交叉性,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紧扣当地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引进或依托国内外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全省创新资源,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部分材料领域省实验室示例如下:
重庆先进材料
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2023年)
涪陵区是重庆材料产业第一大区。涪陵拥有2个千亿园区,形成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今年1—9月,涪陵规上工业产值近2000亿元,材料产业产值超千亿元,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涪陵区积极融入全市布局,谋划化工新材料、动力电池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前沿新材料3大产业赛道,布局聚氨酯树脂、氨纶、轻合金汽车零部件材料等11条产业链,突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3大组团,打造先进材料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2024年,涪陵区在发展先进材料产业中,将以聚氨酯、聚酰胺、聚酯产业为重点,持续做大优势产品规模,培育壮大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集群,开工建设华峰年产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万凯新材料PET四期、东方希望年产150万吨PET等项目;依托卡涞科技拓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开工建设联洋新材等项目。
目前华峰集团在重庆累计投资超200亿元,华峰集团投资建设的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现有华峰化工、华峰氨纶、华峰铝业、华峰新材料、华峰聚酰胺、华峰锦纶纤维、华峰化学、华峰研究院、涪通物流等9家独立法人公司入驻。该产业园已规划建设135万吨/年己二酸、3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30万吨/年尼龙66、20万吨/年环己酮、46万吨/年差别化氨纶、20万吨/年聚氨酯树脂、50万吨/年铝热传输复合材料等项目和相关配套设施。华峰集团拥有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己二酸装置。
华峰集团接下来将继续延伸发展聚氨酯、聚酰胺新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重庆华峰新材料研究院、138万吨/年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30万吨/年功能性尼龙66一体化项目、45万吨/年新能源车用高端铝板带箔项目等。华峰集团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总投资约107.7亿元,占地面积约1500亩,计划在3年内分两期进行建设完成。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139亿元,工业增加值约93.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835人。
在技术实力上,重庆华峰化工联合重庆华峰聚酰胺、重庆华峰锦纶纤维开发了重庆华峰尼龙66全产业链绿色低碳成套工艺技术,该技术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尼龙66全产业链,彻底摆脱己二腈长期受制于国外被动局面。重庆华峰锦纶纤维开发了尼龙66工业丝连续聚合技术,建成国内首台套5万吨/年工业化装置,该套工艺技术的成功打通,使重庆华峰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自主己二酸-尼龙66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重庆万凯是一家以生产食品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分子新材料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PET瓶片主要应用于饮料、食用油等食品行业。目前,该公司实现年产能180万吨,成为产能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二的行业龙头企业、标杆企业。
2024年11月8日,央渝同行(涪陵)发展对接活动暨央企渝企民企外企涪陵行活动在重庆市涪陵区举行。此次活动签约项目67个,合作协议金额830亿元,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此次签约的重点项目包括华峰新材料及碳中和研究院、理工清科先进材料及碳中和研究院、福建华清半导体封装材料、浙江瓦司特钠科技钠离子电池、北京大有裕霖PFM(植物纤维全生物降解材料)基地等。
其中,华峰新材料及碳中和研究院总投资10亿元。该研究院将以研发工作平台和生产试验平台为核心,在新材料、铝镁合金、节能减排等板块围绕前沿技术,开展己二酸、氨纶、聚氨酯、尼龙制品及高端衍生品和高端铝材研发工作,力争5年内建成国家级创新实验平台,为建设涪陵国际尼龙城和干亿华峰新材料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瓦司特钠科技钠离子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拟在涪陵建立瓦司特钠钠电研发中心,并投建5万吨/年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1GWh储能产线项目。该项目分两期投建,建成后将推动涪陵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强链。
北京大有裕霖PFM基地规划总投资25亿元,拟建设50万吨/年PFM基地项目,采用独特的降密度方式改进传统可降解塑料开发,拓展以竹代塑新赛道。
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20亿元在涪陵区建设半导体新材料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突破25亿元,填补涪陵半导体产业空白。
未来,涪陵计划打造“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页岩气及清洁能源等3个五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精细化工等4个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等9个新星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7年实现工业产值4000亿元。
再升科技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是国内微纤维玻璃棉龙头企业,致力于超细纤维、膜材、吸附材料及吸音绝热材料等新材料应用开发研究,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同时制造高性能玻纤滤料、低阻熔喷滤料和高效PTFE膜等三大主要空气过滤材料的专业公司。再升科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生产出飞机用超细玻璃纤维(飞机棉),成功供应国产大型客机C919使用。
此外,重庆还有一大批先进材料企业,支撑着重庆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有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布局,科研领军人物的技术突破,链主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落地与带动等,重庆在先进材料领域的布局环环相扣,相互助益,稳步推进着产学研良性生态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