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央到地方,一文了解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蓝图

ACMI 化工新材料
2024-12-14
关于中国国际涂料展更多详情可访问:www.chinacoat.net;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化工新材料产业被许多国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美国大选结果已出,特朗普以压倒性选票数获胜,而回顾特朗普此前执政期间对华开展的关税政策,也让化工行业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此外,贸易摩擦还影响了国际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所以对于这一类新兴产业来说,政策层面的影响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本期推文,我们将为您一一梳理从中央到地方的重点产业政策,带您一文了解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蓝图。


中央定调

2010年10月,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包括新材料在内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我国首次将新材料做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从国家战略角度进行重点扶持。实际上,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经过“十一五”时期(2006-2010)的发展,在“十二五”时期(2011-2015)初期已开发出十几个门类的众多产品,初步形成一个新兴的化工产业门类,国内企业开始生产化工新材料各个领域的主要品种,科研单位也一并着手研究所有的小品种。随后,我国开始重点发展功能性膜材料(超低压、抗污染、抗氧化反渗透膜及海水淡化用高压反渗透膜、微孔滤膜、医用膜、光伏胶膜)、工程塑料(聚芳醚酮、聚苯硫醚、聚芳醚、聚甲醛、热塑性聚酯PET/PBT、PC、长链/耐高温PA、LCP等)、合成橡胶(卤化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氯醇橡胶等)、有机氟硅材料(有机硅单体、耐高温硅橡胶、含氟特种单体、高性能四氟乙烯、耐低温氟橡胶等)等新材料产业。然而,截至“十二五”期末,国内的化工新材料市场主要还是由世界五百强的外资企业主导,我国化工新材料总体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此外,从外部看,国外大企业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在我国企业没有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技术突破之前,国外竞争对手通过垄断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一旦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在某些领域获得实质性技术突破,国外竞争对手又会马上将已被打破垄断的比较低端的技术和设备转让给国内企业,获得技术转移利润并大幅降价打压国内产品进入市场,同时把重点转向较高端的产品。其中,碳纤维、含氟离子膜就是典型的例子。也正是这个节点,我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支持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拓展阅读:全面对比!一文了解三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和淘汰类有何变化



地方响应

事实上,“十二五”期间,国内一批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北京、天津、深圳、宁波等地区初步形成了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整合。通过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全国已建设了48个新材料领域相关基地,形成了一批发展载体。

到了“十三五”和“十四五”,中国新材料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多个省市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布局。总体来看,我国新材料产业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各有侧重,呈现“东部沿海聚集,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

东部沿海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涵盖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依托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形成了以材料深加工和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如湖北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湖南的先进储能材料等。东北地区则主要服务于重大装备和工程,形成了高性能合金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等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这种布局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在全球新材料产业中的竞争力。

今年,上海江苏山东等国内主要新材料产业的地区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推出了多部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甚至有些省市还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材料提供了详细的性能要求。



国内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正在逐年上升。在化工新材料的各个细分领域,也涌现了一批重点企业。


但目前来看,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极不均衡,一部分占据世界前列,如聚氨酯原料(MDI、TDI)、部分高性能纤维(聚酰亚胺、间位芳纶技术)、石墨烯;一部分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如聚甲醛、溴化丁基橡胶、碳纤维、对位芳纶、特种PA、聚苯硫醚;还有部分亟待突破,如特种聚酯单体、高碳α-烯烃、电子化学品等。

结合上述政策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重大战略需求来看,未来,我国在巩固国内新材料产业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仍将朝着攻克高端“卡脖子”掌握核心经济材料实现系统性原料配套/系列化发展(补链、强链)绿色化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等方向迈步,推动我国实现化工新材料强国的战略地位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工新材料的技术研发普遍面临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仅靠国家政策的支持远远不够,其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双驱动,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以吸引市场资本的进入。

参考资料来源: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化工管理等期刊、化工新材料、工信部、各地工信厅【化工新材料】上期推送一览>>

1、日本巨头宣布,转让己内酰胺技术!

2、免费参会!事关新型储能的重要技术!

3、万华化学宣布,15万吨改性功能塑料验收完成

4、延期!阿科力2万吨聚醚胺项目

5、科莱恩又一签约!

6、全球单厂规模最大!宝丰能源百万吨级材料项目成功投产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化工新材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