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东全程飙车,女歌手满脸通红,这还不是性骚扰??

西瓜季节 橙雨伞 2021-11-25


踏浪的人也最容易被浪拍倒。


曾经的“污力天使”马东就一脚踩空,栽进了“油腻中年”的坑里!


起因是他在节目《乐队的夏天》里,对着“皇后皮箱”乐队的女主唱发问:


“所以在皇后皮箱里,到底是吉他好一点,还是贝斯好一些?”


△皇后皮箱乐队里,

吉他手(右)与女主唱为夫妻,

左边是贝斯手


意味不明的问法引来男吉他手的不解:“哪方面?”随后得到马东“义正言辞”的回答:就是技术。


接着他又问一遍女主唱同样的问题,用意再明显不过:



这下,不仅有台下的乐队成员实时吐槽“马东老师好坏,老是设套给比人跳进去”,节目的弹幕数量也在这里达到高峰,飘满“我怀疑你在开车,但我没有证据”之类的话。


看上去娱乐效果十足,相当成功。


唯独显得格格不入的,可能就是台上那位一脸尴尬无助的女主唱。



有博主截取这段对白进行抨击,收获了一波声援,但评论里也有很多人觉得马东说的没毛病,是观众太敏感。


图/微博


可是当有一千个、一万个观众都觉得不适时,还要怪他们太敏感吗?



中年男人为什么总和“油腻”挂钩?

 

马东也不是头次在节目里开内涵玩笑了。


前几年《奇葩说》,他就“污”力全开,热衷给女嘉宾挖坑,或是抓住话头引导,来达成目的。


有一期柳岩当嘉宾,马东开场便问:


“如果有一个人将陪伴你,在一个无法离开的荒岛上共度余生,你会选择谁?”


柳岩回答:孙悟空可以吗?


马东眼睛一转:“你选择孙悟空,是因为他有金箍棒吗?”反应过来的柳岩又急又臊。



还有一次马东问谢依霖,早上起床,发现和伴侣灵魂交换了怎么办?


谢依霖向来“hold住”,说:打手枪。


高晓松接话道,这在中国大陆叫“打飞机”。


马东抓住重点:“武器的规格不同而已。”又引起现场的一片叫好。



比起《乐队的夏天》,这些五年前《奇葩说》的内涵片段在尺度上只高不低,怎么就没引起多少纷争?


不仅没纷争,马东还靠这些荤段子,成功立下“骚浪贱”形象,回过头又秀一把文化底蕴和卓越口才,活脱脱一个文人雅痞,成功在年轻一代的文化土壤中划下了自己的领地。


那这种观众体验上的区别从何而来?


我姑且认为有三层原因。


其一,是场合与对象的区别。


《奇葩说》里,马东乐于和女嘉宾们插科打诨。她们受邀而来,地位足够,姿态平等,甚至和马东私交甚好。老朋友间开些迂回讨巧的荤玩笑倒无可指摘。



但回到《乐队的夏天》,一款比赛性质的音乐节目,一方是主领对话节奏的主持人,另一方是参赛成员,相同的对话照搬过来立马变味。


为什么?


在同样为马东主持的节目《@所有人》里,我找到了答案。


面对“中年油腻讨厌吗”的辩题,邱晨说,中年油腻的特征,第一个就是公开谈性,开不合时宜的黄段子。


但她站在反方的立场上,又辩解说,其实从小孩到大人,每一代人都喜欢开黄腔,不能因为做此行动的是个中年人就给他安上“油腻”的罪名。



接着正方辩手胡渐彪细化了“油腻行为”的概念。


“但是你知道吗,中年或者油腻中年开黄腔被讨厌,和年轻人开黄腔,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他们)是跨代开黄腔。


跨代,代表着级别、辈分上的不等。


领导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强势者对弱势者,有话语权者对无话语权者。


就像公司酒席上,老板酒到酣处,拿你的私人生活当哗众取宠的谈资;又或者像过年饭桌上,长辈亲戚们挤眉弄眼地问你内涵笑话,揶揄你、取笑你。


倘若经历过这些情境,想必你会对“油腻”二字产生真切体会。


图/网易


再一想,把马东在《乐队的夏天》里的言行换成我们更熟悉的场景,不就像是公司HR在面试女职员时,对其当众进行语言性骚扰一样吗?


后者除了尴尬赔笑,往往无计可施。



这就是赤裸裸的性骚扰!


如果你有心观察,会注意到各大媒体上性别议题相关的新闻越来越多。


是因为社会上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加重了吗?当然不。


性别不等的事件一直不少,只是敏锐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来抗议的人越来越多了。


观众体验上有别的第二层原因,就是在女性意识上的进步。


近些年性别议题相关的运动、事件、政策与讨论,方方面面,都无疑让一个群体的女性意识普遍增强。她们变得灵敏、多疑、富有攻击性,也常因此饱受污名,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群体意识崛起过程中所必备的品性。


图/微博


正因为她们的敏感与熟练,才会精准捕捉到马东话语背后的负面影响。


第三层,也是最根本一层原因,就是被开“咸湿”玩笑的一方是否产生了不适感。


正如胡建彪所说:


“为什么我们会讨厌中年人跨代开黄腔,因为我们有那种不舒服感。”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问的是马东的“污”和郭德纲的“黄”有什么区别。


里面有回答说,区别在于尊重。



《奇葩说》里,马东的“污”是端着的,他从不挑明,半遮半掩,旁敲侧击,等在场其他人都明了其内涵义,反过来指责他时,又摆出一股“我可没这么说过”的无辜模样逃罪。


这样的“顽童”气质是讨喜的,也留被取笑的一方足够的台阶下,给她们腾出渠道去发泄。


此外,他对分寸感掌握得十分到位,能准确预测到听众的反应,在合适的时间点敲响木鱼,转移话题,终结他的“咸湿”笑话可能造成的后续恶性发酵。



这样一来,既炒热了气氛,也没耽搁了主题。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在马东早期的荤段子里,无论对象是男是女,都不会包含任何贬低的意思在里面,也不会拿过于私密的事情开涮。


他不但污别人,也乐于自污和被污,通过这样做,把“跨代”可能导致的尴尬和隔阂完全抹除,给自己,也给别人创造了平等、安全的娱乐环境。


可到了《乐队的夏天》里,马东对分寸感的拿捏却严重失调!


他明知女主唱与吉他手是一对夫妻,却仍在高晓松恶臭至极的“女主唱论”后,对其提出所谓的“技术”问题;


△典型文化人的恶俗发言

到底是在问演奏技术,还是夫妻二人之间的私密事,大家心里都清楚。


作为混迹娱乐圈多年的老油条,马东当然知道这段对话的综艺效果如何,只可惜这次,他根本没把当事人的感受考虑进去!


他忘了,这不是“U Can U BB”的《奇葩说》,参赛选手作为没有话语权的一方,只能尽力配合他为了节目效果抛出的污梗。


随着“尊重”的消失,他以往讨巧的荤段子也变得臭不可闻。

 


为什么我们要批判马东


我们反对的从来不是讲荤段子的行为。


荤段子也算是历史悠久的民风产物,风格多样,可粗暴可内敛,还自带羞赧、咸湿等特质。


△人称“污妖王”的费玉清

图/网易


正因为这些特质,荤段子与性骚扰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这条线,就是对玩笑双方持有尊重的基准线。


近几年,年轻一代更为先进、包容的思想,以及性的去神秘化,让荤段子这种地下产物在各大网络媒体上焕发春天,甚至涌现出了许多费玉清式一“污”成名的公众人物。


其中不乏女中豪杰,比如Ella陈嘉桦和小S徐熙娣。


Ella“开车”之所以讨喜,是因为她一百年专注“自污”,不会伤害他人,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不仅没有旧社会遗留思想附加在“性”上的猥琐特质,反而还透露出种成熟女性的可爱。



至于小S呢,她直来直去泼辣大胆的“开车”风格,在家人朋友间格外吃香,但偶尔也会失去分寸,变成赤裸裸的性骚扰。



有很多人觉得马东太无辜,抓住片段批判的网友太敏感。


事实却是,不是网友太敏感,而是这些在男权文化中耳濡目染成长、认为马东的话没有大碍的人太迟钝。


根据维基百科上对“性骚扰”的定义:


性骚扰是指以带性暗示的言语或动作针对被骚扰对象,强迫受害者配合,使对方感到不悦。


马东的那句“谁技术更好”的背后,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污梗了,而是引起对方强烈不适、带有霸凌性质的言语性骚扰!


每个认为无关紧要的人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代入了马东,却不曾想过,自己也很有可能会站在“女主唱”的位置上。


以马东为代表的“油腻中年男性”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如果我们保持默认状态,不反对、不批判。


随之也就会有更多的人不会意识到他们的错。


那么同样的情形,就可能再次出现在同学、同事间的对话中,领导、长辈的聚餐中,甚至埋伏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毫无预料地出现。


图/《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我们抵触的,是打着节目效果旗号、拿性骚扰当有趣行为的人;


我们反对的,是通过贬低、侮辱他人来达到取乐目的的荤段子;


我们希望的,是更自由的、平等的,尊重每一个人的交流环境。


为此,我们要发出声音,要批判,要讨厌。


正如胡渐彪所说:


“我觉得你们的讨厌有理。


我希望你们不要停止你们的讨厌。我需要你们不断在网络上继续嘲笑和谴责。我希望你们看到,这些中年人这样子的行为的时候,你们会由衷地觉得厌烦。


我更希望这个厌烦,你们可以一直保持着,因为你的讨厌,就是以后你不再油腻,其中一个鞭策的力量。”


也愿用这段话,与大家共勉。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


西瓜季节


国家一级磨洋工运动员


👇点击视频

观看古风反家暴公益短片

《敲门行动》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你点了在看

我们才会更有动力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