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的套现,谁是导演?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3-12-11

 

接着昨天的文章,来聊一聊“顶级财阀”的布局——

在94年分税制-98年房改(住房商品化、货币化)前后,他们伺机进入内地市场。

一手入股+培植“众多房产商”,另一手曲线参股各金融机构(隐匿身份)。

95-99年,中美双边谈判接近落地,但发生南斯拉夫事件。

2000年初,美国国会同意议案,随后中国入世,外资产业资本进入内地,劳动力红利开始大幅推高GDP——

(中日美GDP对比)

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并且需要购房。供需错配下,各地炒房热开始膨胀。

到03年宏观就说自己“开始要打压这股热潮”(彼时房价增速年化10%+),恰逢非典,房价下跌。按理说应该“得来全不费工夫”了吧,但“打压”立马变成了第一次喊出“房地产是经济支柱”。

其实不喊,按照当时的劳动力红利叠加供需失衡,房价也会慢慢企稳。

但有了这一喊,各房产商和资本等于有了官方“保障”。

直到2007-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不过“好”在4万亿填补了国内的流动性缺口。

而我查了下,在2000-2010年,一共有28家国内房企赴港上市,包括世茂、碧桂园、恒大、花样年、佳兆业、融创等。

到2015年,这个规模又翻了一倍。

有一些神仙资金在上市IPO这个环节,已经“套现”了。他们是优先级。(空手套白狼,钱是“借”来的)

然后才是高级皮条客。

我们知道2011-2012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开始转负,同期李超人开始清理境内资产,你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不建房只囤地就能赚钱。

而囤地的钱又来自于金融机构的授信。

而有了地不建房,市场的供求保持失衡会助推房价的上涨。

故事是荒诞的。

所以在布局的前期,要满足三个要素:

1) 入股房开、2)入股金融机构、3)神仙调和。

高级皮条客的退出,需要接盘侠。

但接盘侠没有那么多资金怎么办?

金融创新,且必须要快。

因为根据套现的窗口期,到2017年(2017年人口曲线转负)——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金融创新来了,沪港通来了(2014),涨价去库存也来了(2015)。

金融创新,让一些人丢失了本金;

A股牛,接着迎来了最惨烈的股灾(投机资本和产业资本趁机套现),只剩下没搞清楚状况的产业资本深陷质押困境+股民崩溃;

涨价去库存最令人诟病的,是托市就托市,去库存就去库存,没有必要让房价2年涨一倍,一下子把居民债务率抬至高位。

这就是昨天我说的,财阀们——创造债务、抬高资产价格、转移资产和债务给新人(利润自己拿走)。

2016年底-2017年,房住不炒被提出和执行,2017年美放风要打贸易战,并于2018年执行。

2017年10月,美联储开始缩表,收紧离岸美元流动性,摇晃高债务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

而2017年之后,住房销售面积依赖惯性仍在攀升——

所以我画了那张图《我不是CFO,我是UFO》。 

这次换次级皮条客成为主演。

他们既是上一级的接盘侠,又在尽一切力量,搜寻市场上的接盘侠。

他们在这段期间努力给自己分红,并且希望借“海外投资”和随后的“投资失败”来让利润转移。

一度小国护照(拿钱可以直接买)的价格因此被炒高。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万亿计的缺口,让产业链共震,并使得多少人住不进辛苦劳动+高价购买的新房。

他们是,偷走大家时间的人。

直到新闻上开始越来越频繁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话题。

尽管次级们,没有全身而退,但猜猜看,这56家公司,在离岸市场分红+美元债高利息这么多年汇出了多少“利润”?

而与他们合作的金融机构又留下了多大的窟窿?以至于“实际挤出”了普通人的保障支出。

 

写下这些,最有意思的是,

今天看了篇文章,那个谁说——

我国居民如果每年存缴收入余额中的56.9%用于养老,那么在年均2.2%通胀率、5.8%投资回报下,可以支付退休后20年的消费。

荒唐至极。

即使是群众演员,

也有自己的人生啊。


许老板只不过是个接盘侠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3000人后会提价)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