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ALK | 头顶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光环,我成了大热动画《虫师》的一员
X-TALK
是AF企划部特别准备的一档栏目
每期内容邀请来自不同艺术专业
和不同经历的艺术导师
来分享TA的见解与新知
本期与我们分享的是
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的Liu老师
她将揭幕日本传奇院校武藏野
以及为大热动画《虫师》做画师的趣事
我是09年在国内读的本科,当时对于日本了解甚微,脑袋瓜里只有小时候看过的动画和喜欢听的东京事变。
后来上大学偶然看了今敏的一部动画《未麻的房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惊叹剪辑的精巧,嵌套的叙事方式,包括回忆、臆想、以及梦境对现实产生影响。
·武藏野美术大学
后来,我把今敏大师监督的片子看了个遍,也查了很多关于他的经历,发现他的分镜头脚本画得很精细,以及他毕业于武蔵野美術大学的这件事。
但其实我考武蔵野和他关系也不大,硬要说的话就相当于一个开头吧,回头来看,其实有各种因素让当时的我对日本产生了兴趣。
到日本之后在语言学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挺不自信的,主要是不确定自己在国内做的作品是否能够达到读修士的标准,我当时觉得,只要能考上五美中随便哪个都算是积了八辈子德了。
所以真的考武蔵野,更多是因为这所学校是顺位里第一个考试的,当时一直守着手机刷结果,看到合格俩字就去了,没有任何犹豫。
13年毕业后我就直接去了东京,作品集是在国内印好带过去的。一边搜学校相关的内容一边准备JLPT,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知道错过了当年10月份第一次考试,次年过了N1 ,OC的时候写好研究计划书。
考试前两个月练习了几篇过去问的小论文,作品说明重新润色了一遍,面试也没穿西装(大家尽量穿西装,我当时年幼无知不懂)就跑去了。
教授都见过面,问题不会太刁钻,面试时只要稳定回答理清逻辑,就可以在轻松的氛围里结束了。
我是一个杂人,对什么感兴趣都会想去搂一杆子看看。所以在武蔵美真的很好,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喜欢哪个教授也可以去找教授随便聊。
我当时本着一颗求学的心,听完自己的zemi听别人的zemi,在图书馆的个人研里扎根,一门心思求知想把学费赚回来。
·展览
毕设做了一份半成品可能是我的遗憾吧,主题是言语·思想·身体,这其实也是和狐朋狗友在食堂聊天聊出的主题。
当时就发现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总会多少加一些手势,为了讨论这些手势及言语和原本要表达的想法之间存在的缝隙,以及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身体动作弥补言语,我做了一套并不成熟的作品。
但这个作品其实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生之年还是想把它完整的做出来。
·言语·思想·身体
日本在艺术教育上走的很远,究其原因,我认为更多是国民对于美学教育长期投资的结果。
但话说回来,日本的美学教育其实也是从德川幕府结束明治时代开始普及的,好像那之前都是以私塾的体系进行,所以受教育的人也比较有限。
我觉得国内现在也在慢慢意识到,不管是音乐美学、舞蹈美学、文学还是视觉美学都非常重要。因为社会在进步,艺术和商业的距离也一定会缩小。
再说说艺术创作吧。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疑虑去找人多方咨询,最后自己都绕进去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我想说的是,成熟的个人创作无需任何他人的建议。
所有的建议(即使是专业的)也常常建立在个人偏见和偏好的基础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作品里最发光的特质和隐秘的瑕疵。
重要的还是依靠自己的想法理念,使用到的材料,建立属于自己的结构、透视、声音和色彩。
·毕业式
我建议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保持一些浓密的孤独感,这样最终才能呈现出高密度的力量和美。因为对于真正的创作者而言,最重要的事反而不必(也无法)和任何人聊,生活也一样。
我在武藏野毕业后开始找工作,当时本来是在网上找アルバイト,结果偶然搜到Green这家背景公司在招实习,海投了一波误打误撞就去了。
做动画在我心里其实更多是为爱驱动。我和同事们长时间工作,并无大量交流,大家都在东京电台的背景音乐下,盯着电脑屏幕划拉板子,所以我没什么人际方面的困扰。
知道老板脇桑是虫师背景监督也是后来的事了,一开始我做的背景很多都是自己从来没看过的新番或者里番。
后来我的头头小野桑(和他聊天发现他是武蔵美油画系毕业的)和我说,让我跟他一起做虫师续章的背景。再后来,就是大家看到的那些天空、草地、河水、油灯的微光,还有榻榻米、枕头、被褥…
不得不说,这种成就感某种意义上确实能够抵消掉平时上班的枯燥。今天的分享大概就是这些吧,我是一个土人,也说不出什么漂亮话。
最后,分享给一张在佛罗伦萨拍到的圣光,祝大家考学成功。
点这里,作品集免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