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资讯 | 农业数字化改造、农村数字化治理、农民数字化生活,浙江打造数字三农生态圈

浙江农业农村 三农大数据 2022-12-31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浙江农业农村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浙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锚定“151”工作目标,搭建“1”个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推动农业生产管理、产品流通、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5”大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形成“1”整套工作推进措施,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从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到电子商务带动农产品热销,再到眼下的直播带货、村民办事,浙江高质量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乡村落地,移动支付、数字工厂等一批数字产业、数字技术加速在乡村布局,城乡“数字差距”加快缩小,农业数字化改造、农村数字化治理、农民数字化生活持续推进,数字三农生态圈加速形成。


数字农业初显成效



无人机、数字工厂、机器换人……现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形象已然被推翻。嫁接了数字这个“最强大脑”,浙江农业现代化驶上了快车道。如今,浙江农业生产信息化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畜牧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最高,数字技术在养殖环境监测、动物体征监测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种植业和设施栽培数字化应用继续稳步推进。

数字生产要用技术打基础。近年来,浙江省、市、区三级联动,全力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全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三农”迈入“数字浙江”建设第一方阵。

位于湖州市南浔区旧馆镇北港村的南浔区果蔬高新科技孵化园即将投入运营。叶敏 摄

平湖的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通过计算机对植物生长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全年连续生产,年产量翻一番。2019年起,浙江着力推进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流通营销、质量安全等环节,推进数字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与综合运用,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163个数字农业工厂,示范带动1062个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

数字生产要以平台做支撑。金华研发“田间一件事”智慧服务系统,围绕田间种植全周期“种、管、收、销”4个环节,为农户提供“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服务”。农户可在线学习最新的种植养殖技术,也可以通过系统上报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灌溉等方面问题,获得相关部门专家的在线解答指导。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分散、规模种植效应不明显、农资农具管理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近年来,浙江持续推进农业“机器换人”,组织开展农业特色强镇、农业“两区”等数字化转型,培育了一批省级数字农业园区和数字农业强镇,打造了98个数字乡村建设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增长强劲



随着5G技术逐渐普及,浙江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广泛实施,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建立完善,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示范区(县)。

在新技术领域,浙江始终保持敏锐嗅觉,以领跑者的姿态抢抓战略机遇。眼下,浙江农村各地正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去年8月,衢州市政府与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衢州共建数字农业示范区,一期面积1万多亩。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盒马村”。

温州“夜行经济”农创客直播间。叶敏 摄

“数字农业示范区建成后,衢州将成为我国华东的数字化‘菜篮子’,也将成为连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数字农业重要节点。”衢州市政府相关领导说。

数字经济发展,人才是保障。2020年,浙江举办“农行杯”首届浙江省农播超级联赛,呼吁新锐农播客进山区、入田间,通过网络为农民朋友架起从地头到城市的“高速路”,让当地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也鼓励着更多农民开直播、做网红,推销自家的农产品。

去年疫情期间,直播电商由于进入门槛低、传播快、受众广,在后疫情时期继续发挥强大的带货能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纷纷“触网”,一批市县领导当起了主播,进行农产品直播带货,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渠道、平台和方式更加多元化。

据统计,2019年,浙江省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819亿元,淘宝村和淘宝镇数量分别为1573个、240个,位居全国第一,农产品网络销售率2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6个百分点。


数字治理服务乡村



浙江作为数字经济的先行地、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数字乡村建设也一直走在前列。早在1998年,衢州市就创办了第一个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衢州农技110;2005年,全省启动“百万农民信箱工程”;近年来,浙江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探索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

此外,浙江首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逐渐向乡村延伸,乡村数字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农村不出门办事、不出村办事已基本实现。

德清五四村乡村治理“一张图”。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去年浙江农博会上,由浙江省自主研发推广的“浙农码”正式上线发布,该码既是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乡村管理的大数据集成平台,也是一张数字身份证,为各个农业生产要素提供身份保障,加快了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整体进程。

目前,该码已在畜牧养殖、捕捞渔业、农产品追溯、精准扶贫等领域试运行,为52.6万户低收入农户、4200余个畜牧养殖场、550个农产品追溯主体、1.8万艘渔船、1.5万名船员进行赋码,累计赋码量56.3万次。

浙江省发布的《2020浙江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浙江县域数字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水平为68.8%,远超全国36.0%和东部地区41.3%的发展水平,浙江临安、慈溪、德清、平湖4地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德清、长兴、平湖、桐乡等20个县(市、区)获评“2020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浙江数字乡村建设处于全国领跑地位。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变数字为生产力,正在浙江大地上变成鲜活现实。数字经济,已深深植入浙江经济的肌理血脉中,成为浙江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END




点亮特关小星星

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吧

往期推荐


数据分享 | 2020年《中国工业经济》三农及环境领域文章所用数据集?(附数据资源)

数据分享 | 2020年《JEEM》中国相关文章数据来源汇总(含年鉴资源)

报告分享丨亚开行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ADO) :亚太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对该地区经济影响几何?

热点资讯 | 我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

数据交流丨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免费获取世界各国的发展数据

报告分享丨亚开行:2020年基本统计数字(Basic Statistics 2020)

热点资讯 | 统计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


━━━━━━━━━━━━━━━━━━━━

推荐 | 沈梦露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