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泽东为父母扫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生我者父母,还得承认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你的景和我的桥 Author 景桥先生
文∣景桥先生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你的景和我的桥”(jing6qiao)授权发布
01
1959年6月25日下午4时许,在长沙通往韶山的公路上,几辆小车疾驰而过。
进入韶山地界后,只见公路两旁稻田连片,沉甸甸的黄熟稻子,在夕阳的映照和夏风的吹拂中,荡起千万重金浪,田间闪烁着农人们忙碌劳作的身影。
车上坐着一位66岁的老人,他示意司机放慢车速,渴盼地注视窗外,脸上溢满兴奋之情。
这位老人,正是开国领袖毛泽东。随车的,有公安部长罗瑞卿。
此时的老人,思绪一定回到过1927年。那年1月,他也是从长沙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在农协的会议上,他动情讲道:
“我们的革命这才开始,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还得二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来了。”
话语斩钉截铁。
如此彰显意志之言,1910年,他也说过一次。在负笈远行求学前,他改写了一首小诗,夹在父亲必看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历史,惊人的巧合,也印证了伟人穿透时空的灼见。
22年后,他开天辟地,完成了缔造新中国的历史壮举。32年后,久违故乡的他,回到了这块魂牵梦萦的故土。
晚7时许,入住韶山招待所。他兀自沉浸在回忆中,点滴故土故事,纷纷涌上心头。
在院子里,他滔滔不绝,和随行人员谈起往事,回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秋收起义,谈到了家常小事、左邻右舍、幼时玩伴……
在这里,他抖落一身仆仆风尘,放下常年肩负重担的疲惫,更像是一位归来的游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1959年毛泽东与韶山乡亲交谈
02
虽是回乡,但毛泽东也是带了调查的目的,他要真实了解老百姓的生活。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没人比他更熟悉。
当然,和历史上大人物的衣锦还乡比,他的低调还乡,显得太过寒碜了些。三辆小车,几个随行人员,身上穿的衣服,早已洗得发白,饮食也是格外的俭朴。
不过,为了更自由地拥抱故乡,临行前,他特别和罗瑞卿约法三章:
一、不要派干部去韶山,特别是不要派公安人员去;二、在行动上给予自由;三、到了韶山要让我广泛接见群众。
毕竟,回到故乡,就是回到了家。在自己家里,如果还要像处理国事公务一样,警卫森严,铺排分毫不差,那就太无趣了。
而也正是这“约法三章”,才让毛泽东完成了几宗夙愿。
6月26日凌晨5时,向来习惯深夜工作早晨睡觉的毛泽东,不知是否彻夜难眠,竟出乎意料起了个大早,然后径自朝附近一座小山走去。
工作人员赶紧跟上,等到了目的地,才恍然大悟,原来毛泽东是给父母上坟扫墓来了。
由于事先未知,工作人员毫无准备,既无花圈,更没香纸爆竹,急中生智之下,连忙在路边采了一束松枝,递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接过松枝,正了正身姿,神情肃穆,将松枝敬献在父母墓前,接着深深鞠了三个躬。
鞠躬完毕,他还轻声说了一句: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当地干部见机便问:要不要把坟墓修一下。
毛泽东立即回应:不要了,添一下土就行了。
影像资料:1959年毛泽东在父母坟前鞠躬献松枝
当天,毛泽东又兴致盎然地看望了亲友、农户,亲切喊出了许多邻友的外号,到韶山学校看望师生。
晚上,用自己的稿费请乡亲们吃饭,真切体会了一回“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一路上,他的脸上时不时便露出“听得见的笑容”。
中间,还去了毛震公祠。当地干部说里面没摆祖宗牌位了,毛泽东却毫不在意,再次动用“自由行动权”,坚持进去鞠躬行礼,还边走边说:
“管他三七二十一,鞠三个躬再说”“菩萨是迷信,但烈士墓和祖宗牌子是个纪念。”
在阔别32年的上屋场旧居前,他的脚步变得更加缓慢,每个房间都走了一遍,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兴致昂然地和身边人介绍这介绍那。
在主卧室,他看到了父母遗像,默然凝视许久后说:
“这是我父亲和母亲。我母亲颈上生了个包,穿了眼,只因在那个时候,要是在现在就不会死。”
在自己的卧室,他看到了一张合影,那还是1919年,他接母亲到长沙治病时,专程带母亲和两个弟弟去照相馆照的,这也是母亲唯一的照片。
坐者为毛泽东的母亲,左边为两个弟弟
回到招待所后,毛泽东意犹未尽,又同罗瑞卿讲道:
“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还得承认。我下次来,还要去看看他们。”
这样的话,周恩来也说过。
1954年11月,周恩来执意为病逝的杨立三执绋抬棺,并说:“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不是无情论者,是杨立三把我从鬼门关抬出来的,我现在不送他一程,死人也会说话的。”
许世友也说过类似的话。许世友请求中央同意自己死后土葬在母亲身边,说:“活着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
他们,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样也是不忘来处、至情至性的大地赤子。
毛泽东与群众合影留念
03
显然,毛泽东的故土情结和孝悌情怀,是极为浓厚的。
这一方水土,生他养他育他,恩泽绵绵,也凝结了他和土地及人民的血肉联系。
出走乡土后,他南征北战,离家乡越来越远,却从不曾忘记这里。
终其一生,阔别故乡多年,即便已成伟人,他仍固执保留着故土的方言和习惯,终生不改。
比如爱吃辣椒、红烧肉、马齿苋,爱用牙粉刷牙,爱穿长筒棉纱袜——幼时母亲给他缝制的款式。
1936年,在延安的窑洞里,他接受埃德加·斯诺的采访,开门见山就说:“我于1893年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
故乡和父母,在他心中有着极重的分量。
在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前,这片水土,锻造了他强健的体魄,培育了他善良的品格,也予他对远方的无限向往。
影响最深的,无疑是他的母亲文素勤(又称文七妹)。
他的母亲,一生辛勤操持家务,乐善好施,极具同情心。在灾荒年月,母亲常常瞒着父亲,悄悄送米给逃荒的人,或者免除困难租户的谷子。
少年毛泽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母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这种善良淳朴的品格,深深烙印进他的灵魂。
此后岁月漫漫,他将对故土的热爱,完全献给了中国人民。
由家及国,心系天下苍生,情满中华大地,毛泽东的家国天下情怀,应是由此而萌生的。
事实上,在9岁时,他还跟母亲信过佛。15岁时,曾专程到南岳衡山进香,为病重的母亲许愿祈福。
虽忙于学业和革命,但为母亲治病,他同样是极力奔波的。
1918年夏,在长沙请一位老中医给母亲开了个方子,寄给舅父。次年春天,又专程将母亲接到长沙就医。
1919年10月,文素勤因病逝世。惊闻噩耗的毛泽东,连夜赶回韶山,为母亲彻夜守灵,并泣泪写下《祭母文》: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他还给同学写信,动情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而利人的,我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对于父亲毛顺生,因为他的期望和自己志向不同,产生过一些分歧争执。但父亲对自己求学多有资助,他也是极为感激的。
不幸的是,1920年,父亲也因病去世。27岁的毛泽东,便痛失双亲。
从此,故乡于他而言,再无父母音信,只剩无限追忆。
毛泽东与乡亲交谈
04
人,可能越老便越怀念故乡,越想要回到故乡吧。
晚年毛泽东,故土情结愈加浓烈。
他归心切切,甚至渴盼回故乡颐养天年。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故人故事,他有着无穷的牵挂。也一直记着“还要去看看他们”的心愿,想再去给父母扫墓、鞠躬。
但操劳国事、日理万机的他,已不属于他个人了。
对此,他一定是深感遗憾的。他一定想起过1916年,那年他才23岁,给朋友萧子升写信,诉说因军阀骚扰不能回家探母的无奈:
“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
这也是目前史料中,毛泽东唯一一次以“游子”自称。
1966年6月18日,他再次回到韶山,在“西方的一个山洞”(即滴水洞),住了10多天。
走的时候,他依依不舍,叮嘱工作人员小廖:“你要把我的房子看好呀,我还要回来的。”
汽车启动了,随从人员请他上车,他摆了摆手:“你们先走咯,我还要坐下哒”,又默默坐下喝了一杯茶,这才恋恋不舍地走出房子。
没成想,这一走,竟成了他和故乡的永别。
毛泽东与乡亲交谈
1974年10月至次年2月,他在长沙养病114天,因身体原因,只能呆在故乡的边上。
1976年夏,病重昏迷之际,他再次向中央提出回韶山休养,想叶落归根。中央政治局为他身体考虑,没有同意,但还是通知了湖南方面。
1976年9月初,滴水洞管理人员紧张地收拾房间,做好接待准备。但不久,便传来了惊天噩耗。
晚年毛泽东,虽然很少再回到故乡,但内心一直是装着故乡的,也始终牵挂着故乡的尊长,惦记着要去给父母扫墓、鞠躬。
他从未忘记初心,永葆赤子之心,将自己当作一个农民的儿子,终生本色不改。
1950年,他曾让毛岸英替自己回湖南省亲,给岸英的母亲杨开慧扫墓,给岸英的外祖母杨老太太80岁生辰贺寿,给韶山的父老乡亲问好。
对故乡,毛泽东又深怀敬畏。
他要求毛岸英到湖南后,探望亲友不能坐车,并特别交代:“到韶山时你不能骑马,一定要在离韶山10多里地远的银田寺下马,然后步行回家,这是我们对家乡、对家乡人民最起码的礼貌。”
1960年4月,杨老太太90寿辰,毛泽东再致贺寿信,并寄上200元。
1962年11月,杨老太太逝世,毛泽东悲痛万分,发出吊唁函,并寄去了500元奠仪。
1975年7月,在病榻卧听北京大学芦荻教授诵读了东汉王粲的《登楼赋》后,可能是共鸣于“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等句,他动情地说:
“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写《到韶山》,就是想起了三十二年前的往事,对故乡是很怀念的。写《答友人》,说‘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开慧就是霞姑嘛!”
毛泽东与乡亲合影留念
今天,历史步伐迈到了2022年,中华大地已盛世如愿。
四月,梨花风起又清明。
此季的烟雨韶山,每年都有许多人自发到毛泽东的故乡,瞻仰他的铜像、敬献花圈,那是发自内心的敬爱。
想必,虔诚的人民,还会再次诵读他的《七律·到韶山》。
那是1959年6月,毛泽东回故乡后乘兴写的,他还特别加注小引:“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浓烈的故土情怀扑面而来。
诗曰: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作者简介:景桥,工作之余写温暖人间,写家国天下,全网近亿阅读量爆文《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作者,新书《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有故乡》正在当当网、京东、天猫平台热卖,多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之声转载。个人纯原创微信公众号“你的景和我的桥”(jing6qiao),欢迎前来做客,愿世间所有温暖的人,都能在景桥相遇,就像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