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老,让我再看您一眼

新民周刊 2021-07-10
沉痛缅怀袁老

“我最大的愿望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国士无双,致敬,缅怀!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于今天(年5月24日上午10:00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图为送别仪式现场。白祖偕 摄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铭德厅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袁隆平同志”,横幅下方是袁隆平同志的遗像。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来自各地的民众前往殡仪馆送别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图为大量民众排队等待进入殡仪馆送别袁隆平院士。杨华峰 摄

人们排起长队含泪送袁老,吊唁堂人山人海。从场外的照片也不难看出,为元老送别的人们都手捧鲜花,眼含泪光。

一个人迟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袁隆平的离开,可以说让整个世界为之伤感。因为,他用自己的杂交水稻养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不止是对中国,对全世界都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


昨天(5月23日),全国多地已自发举行了悼念活动送别袁老。


长沙


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路口,尽管小雨淅淅沥沥,但是仍然有大批的市民前往殡仪馆,缅怀袁隆平院士。在距离殡仪馆约2公里的路口,已经有许多市民下车步行前往。

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殡仪馆昨日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但仍有众多市民自发前往送别。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也有不少同事学生前来悼念,献上鲜花,不忍离去。

早在5月22日下午,袁老去世的消息刚一传出,就有很多群众自发组织为袁老举行哀悼仪式,并且车队也排队鸣笛,大家一边喊着:袁老一路走好,一边泪流满面。


南京


袁隆平高中曾在南京就读,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49届校友。如今,校园里还有袁隆平的雕像。昨天,南师附中校园内,袁隆平的雕像前摆满鲜花,表达哀思与悼念。


重庆


袁隆平院士的母校西南大学昨天发文称,全校师生、校友们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


在西南大学袁隆平雕像前,不断有学子前来献花,在雕像前默默地哀悼。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往献花。

袁老生前喜欢运动,有学生在他的雕像前摆放了一颗排球,上面有字写道:“愿您在天上,也快乐运动!学长一路走好,吾辈当努力!” 


网络上,人们也以各种方式纪念袁隆平——
“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5月23日凌晨,画家@乌合麒麟  在微博发布了自己的最新作品缅怀袁隆平,画面下方用了袁隆平的原话。画面中,稻穗金黄饱满、一片丰收景象的稻田中,91岁的袁隆平佝偻着背站着,稻杆高出他不少,袁隆平穿着衬衫,脖子上挂着“共和国勋章”,肩上搭了个毛巾,转过头看到一个青年学生手拿一株稻穗出现在稻田里。

网友们也被这一幕戳中,有网友表示,“年迈的他看着年轻的他,真的一辈子都在为一个理想一个信仰活着,一辈子都献给人民献给国家了”。@乌合麒麟 本人还点赞了这条评论。

最后,让我们跟着新华社的这些老照片,再次回顾袁老的一生。只不过,这一次,看着看着,不禁泪流满面……


这是1975年11月,45岁的袁隆平(右三)和同事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那时候,他毕生所追求的事业早已起航。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8年3月21日,全国科学大会上,湖南省代表袁隆平在小组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刘少山 摄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员袁隆平(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右)、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1976年发)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学家袁隆平(左三)和国际杂交水稻育种培训班学员一起参观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高光效育种技术。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1980年10月3日发)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左二),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

新华社记者 蔡国胜 摄。1994年7月16日 发

2003年10月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湘潭县泉塘子乡的一个超级杂交稻示范田里。 新华社记者 丁文杰 摄

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2007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2012年1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右)为袁隆平(左)颁发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表彰他在热带农业发展领域的贡献。新华社发2020年11月2日上午,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届九旬的袁隆平透过大屏幕盯着200公里外的稻田。当时的氛围有些紧张,他等待的是一场考试的结果——考生是水稻,分数是亩产。

中午,结果出来了:双季稻亩产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超世界纪录!

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院士在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测产现场进行视频连线。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袁老,走好!


编辑 | 应 琛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青春北京等





· 解忧 | 你经历过“社死”吗?· 痛悼 | 袁隆平和他的“禾下乘凉梦”· 几个“超故事”,吴孟超院士的另一面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